APP下载

创新培训思路 助力教师发展

2018-01-25文|

山西教育·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沁县研修校本

文|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进修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渠道,关系着一方土地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

沁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在整体改革实验、差异教育研究、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强与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专用教室建设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等。2015年,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开通了网站,建立了校园网,实现了在校园网上共享信息。增强了与全县中小学教师的研讨、对话、沟通,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全面提升本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广泛聘请市县教研室、电教馆专家,各中小学的学科带头人等做兼职教师,组建起一支强大的、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新型培训队伍,并不断根据培训的实际需要充实调整。和城内红旗小学、育才小学、沁县中学、实验中学等校合作,建立起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三、围绕“国培”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战略任务,密切结合沁县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研究探索促进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的长效机制。建立了培训教师与全县中小学定点联系制度、调查研究制度、送教下乡制度等,经常与一线教师展开交流和研讨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先后制定了《校长工作职责》《师训处工作职责》《办公室工作职责》《教师岗位职责》等一系列岗位制度,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制度》《沁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学时登记制度》《沁县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检查、评估制度》《沁县小学校长培训管理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小学校长培训优秀学员评选办法》等工作制度,在实施中不断完善,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学校在借鉴兄弟学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校本研修登记册为载体,以县、校(中心校)业务指导为依托,以过程指导、校本研修册(培训手册)审核、学时认定、证书登记、年度培训综合考核为主线的工作机制。学校为全县参训教师建立培训学籍,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充分发挥了校本研修登记手册审验的鉴定评价和激励导向功能。

在培训方法上,学校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采用“菜单式”“互动参与式”“问题探究式”的培训方式,培训过程中注重“四个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培训过程与实效考核相结合,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

猜你喜欢

沁县研修校本
沁县:用好“金钥匙”凝聚“动力源”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心系老区环卫 扮靓水城市容——记沁县环卫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建军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厚重的沁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