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贾英杰教授从脾胃论治恶性肿瘤*

2018-01-25谢东玲李小江贾英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英杰扶正正气

谢东玲,李小江,贾英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天津 300381)

临床大多数肿瘤患者都存在脾胃失调的共性:癌者毒瘀炽盛,复伤脾胃,正气受损,再因手术、化疗等更伤正气,导致脾胃失调,正愈虚毒愈恋,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基于上述理论,可知肿瘤的发病及某些西医治疗均会损伤脾胃,致脾胃失调,调理脾胃在肿瘤治疗中扮演了重要的地位。贾英杰教授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强调分期辨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同时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提出“人瘤并存”的治疗思路,认为扶正祛邪临床疗效显著。

1 脾胃失调是肿瘤发病的重要病因,决定了调理脾胃是肿瘤治疗的关键

土不及是肿瘤的根本病因病机[3]。历有“积之成者,正气亏虚,而后邪气踞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贾英杰教授认为肿瘤发病乃“正气内虚,毒瘀并存”[4],强调正气对预防肿瘤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人体先有正虚,外之邪气、邪毒乘虚而入,而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经络气血津液运行失常,阻滞经脉,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相互交结,化生毒邪蓄积于脏腑,留滞不去,郁结日久形成癥积、癌瘤。这里所谓“正气内虚”主要指脾胃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景岳全书·积聚》曰:“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现代医学认为,免疫功能下降引起的免疫监视失败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5]。脾胃失调可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研究发现[6],脾虚患者及其动物模型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等方面均呈低下状态。脾虚模型大鼠免疫功能下降和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7]。治疗脾虚可提高免疫功能,脾虚证与淋巴细胞免疫密切相关[8]。综上可知,脾胃失调是肿瘤发病的重要病因。

2 从脾胃论治恶性肿瘤的用药遣方依据

2.1 手术伤正,机体羸弱,重在补虚 手术是早期肿瘤治疗的最佳手法,在切除局部病灶的同时,因“峻攻”为害,邪去正伤,以致经脉受损,气血亏虚,血络瘀滞。贾英杰教授认为中医治疗应以扶正固本为大法,根据术后气虚,气滞、血瘀等病机,酌情加用“补气”、“理气”、“化瘀”之品,促进机体尽快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抑制肿瘤的复发与转移。

肿瘤患者术后身体虚弱,多表现为“正气亏虚”,脾胃气弱,临床常见乏力、纳差、腹胀、舌淡等症状,治疗以扶正为主,通过调理脾胃以扶助正气,所谓正气复而邪自安,用药善用生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太子参等,尤善重用生黄芪,初以30 g投石问路,渐加至120 g,认为非重剂不足以撼重病,《本草求真》言:“黄芪为补气诸药之长,是以有耆之称。”更有术后脾胃升降失宜,胃气壅塞,形成痞满证,尤其见于胃肠道肿瘤,症见脘腹痞塞、胀满或胀痛不适等,治宜行气消痞,调理脾胃气机为主,用药善用焦三仙、焦槟榔、厚朴、鸡内金等。并不忘滋其生化之根,临证时常“阴中求阳”,理气药配伍生脉散、生地、石斛等养阴之品。贾英杰教授认为肿瘤术后损伤经脉,血络瘀滞或术后机体处于羸弱状态,气虚血不行而致血瘀。治疗应适当配伍活血化瘀药,常用丹参、红花、鸡血藤等。另外肿瘤是一个复杂的疾病,术后症状往往不是单一出现,在扶正补虚的基础上,常常补气、理气、活血并用。

2.2 化疗伤胃,中焦壅塞,重在理气 化疗药物属“药毒”之邪,“热毒”之品[9],对人体损害极大。化疗药物常常损伤患者脾胃功能,使患者身体极度亏虚,往往不能按时足量完成治疗,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贾英杰教授认为中焦为枢,可旁及四维,遂医家用药,应首重中焦,枢机一转,大苛乃散。贾英杰教授认为此时的治疗应分期辨治。

另,化疗药物蓄积体内易生“浊毒”,浊毒败胃,寒热错杂,往往伴随大便溏结不调的症状。故贾英杰教授在临床诊治时亦重视询问患者大便情况。

2.2.1 化疗期 和胃降逆,醒脾润燥 此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治以和胃降逆为主,用药善用半夏、竹茹、旋复花、代赭石等。此期不可强求进药,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适时服用。若化疗后脾虚难运,化生湿邪,出现脾虚湿盛证,症见乏力、纳呆、恶心、脘腹胀闷、大便溏泄等,治宜醒脾燥湿,喜用茯苓、泽泻、木香、檀香、砂仁等。贾英杰教授认为后期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寒化”与“热化”两种病机,“热化”者表现为湿与热结,伤及气阴,耗伤津液,症见口干、咽干、潮热盗汗、乏力气短、大便干结等,治宜顾护气阴,养阴润燥,用药善用二陈汤、沙参、麦门冬、天花粉、甘草等利湿滋阴之品,酌情加用大黄、山楂、神曲等消导通腑之品。若津液耗伤较重,热结津亏,出现大便燥结不通,加用增液承气汤使下之而不伤阴。肠热腑实者加用小承气汤或宣白承气汤。“寒化”者表现为寒湿日久,耗伤阳气,以致肺脾两虚证,症见食欲不振、气短而喘、咯痰清稀、面色无华、大便稀薄、小便清长等,治以健脾燥湿为主,加用沙参、白术、茯苓、砂仁、薏苡仁等,“健脾”、“醒脾”、“燥湿”共用;甚者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久泻不止、小便不利等脾肾两虚证,治宜温寒扶固正气为主,加用肉豆蔻、补骨脂、附子、干姜等温肾散寒、固脱止泻之品。

2.2.2 间歇期 恢复胃气,扶正固本 化疗后患者脾胃受损,身体虚弱,贾英杰教授认为间歇期治疗的重点应为积极调节患者脾胃功能,调整身体状态,促进正气尽快来复。贾英杰教授认为此期治以健脾扶正为主。临床实践证实,间歇期调理脾胃可扶助正气、改善和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化疗周期的顺利进行。贾英杰教授临床善用生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茯苓、甘草等,正所谓治其病更要顾其命。正如金·张元素言:“盖积聚癥瘕,必由元气之不足,不能运行而致之。欲其消散,必借脾胃气旺如一味克消,则脾胃愈弱,后天气愈亏……”。

基于上述,化疗邪毒伤胃,致中焦壅塞,重在理气,治疗上应分清时机灵活用药,动态辨治。贾英杰教授认为肿瘤化疗伤脾,导致机体脾胃虚弱,不耐攻伐,强调用药宜轻,循序渐进,推崇“轻可去实”的观点。临证应细查详审,不可急于求功。

2.3 肿瘤晚期,提高质量,延长生存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肿瘤必须切除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等根治性治疗的时机,大大缩短了生存时间,降低了生活质量。

贾英杰教授认为此时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调动患者本身的积极因素、抑制肿瘤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因此,贾英杰教授提出了“人瘤并存”的肿瘤治疗思路,努力使患者的饮食起居趋同于正常人,病情稳定,甚至逐渐康复,形成“瘤与人和平共处”的局面。这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真谛。贾英杰教授认为肿瘤是“正邪相争”的过程,治疗上强调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在不伤正气的条件下达到祛邪的目的,即“扶正以祛邪”。扶正首重调理脾胃,通过调理脾胃以扶助正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调整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使病灶稳定,即达到了治疗的目的。祛邪亦是扶正,实现带瘤生存,可适当兼顾祛邪。常见的祛邪之法有理气解郁、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补虚扶正为祛邪的根本。带瘤生存即通过调节机体,达到正邪的平衡状态,维持病灶稳定,抑制肿瘤的生长与复发,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带瘤生存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反映了中医治疗的特色与优势,是中医肿瘤理论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

总之,西医治疗是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对人体损害极大,患者往往不能按时足量完成治疗,且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贾英杰教授以调理脾胃法治疗恶性肿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西医治疗的疗效,延长生存期,很好的阐释了中医药的减毒增效作用。

3 验案举例

患者女性,67岁,2009年11月23日初诊。患者因发现左乳肿物2月余就诊于天津市肿瘤医院查乳腺钼靶确诊为左侧乳腺恶性肿瘤,后行穿刺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未行手术,行1周期化疗(环磷酰胺+紫杉醇)。诊见:消瘦,精神疲倦,周身乏力,少气懒言,动则自汗出,纳可,寐安,大便每日1~2次,不成形,小便可,舌淡苔白,脉沉弦。辨证:肺脾两虚证,治以益气健脾化湿之法。方药:生黄芪30 g,太子参 15 g,麦门冬 15 g,五味子 10 g,川芎 10 g,当归 15 g,白术 30 g,生薏苡仁 15 g,白芍 15 g,猪苓15 g,半夏 15 g,炒鸡内金 15 g,天花粉 15 g,杜仲15 g,郁金 10 g,姜黄 10 g,共 14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早晚温服。二诊:二便可,左胸部时感胀闷疼痛,纳可,寐安,于原方基础上去白芍,加香附10 g,延胡索15 g,白花蛇舌草15 g,川芎改为15 g,连服2周。三诊:精神好转,未诉明显不适。患者间断于本院门诊口服汤药配合西医治疗存活至今,生活质量可。

按:结合患者初诊时消瘦,乏力,大便每日1~2次,不成形,为肺气不足、脾气亏虚,运化无力的表现,辨证为肺脾两虚证,治以健脾补肺为原则,方选六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方中重用生黄芪以大补元气,取其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之功,兼用太子参加强扶正之功。五味子、川芎、当归、白芍以补血益气,麦门冬、五味子以滋肺阴,取其“阴中求阳”之意;患者腹泻多由化疗后邪毒直接或间接损伤脾胃,使脾失运化,湿邪内生,方用鸡内金、白术、生薏苡仁、猪苓、半夏以健脾燥湿止泻,太子参配伍燥湿药取其培土生金之意。加用郁金、姜黄抗肿瘤之药。二诊大便可,脾虚湿盛之症好转,脾胃功能处于恢复状态,继见胸部胀闷之气滞证,加用香附、延胡索以理气除胀止痛。三诊未诉明显不适,表明正气来复,贾教授以上方为基础方,随症加减用药,随访至2017年7月,至今已带瘤生存8年之久。定期复查B超示左侧乳房肿块较前无明显进展。本例患者因放弃手术,故选用中医药治疗,贾教授通过适机介入调理脾胃及随症加减,改善了其生存质量,实现了人瘤共存。临床上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等.2013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7,26(1):1-7.

[2] 贾英杰,陈立伟,汪瑜菡.试论调理脾胃是治疗癌症的前提和关键[J].光明中医,2005,20(3):3-4.

[3] 罗安明,戎志斌.肿瘤以脾虚为本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2):164-165.

[4] 贾英杰.试论癌瘤“正气内虚,毒瘀并存”的病机观点[J].新中医,2013,45(6):9-11.

[5] 薛 娜,林洪生.免疫编辑理论与中医药抗肿瘤免疫[J].中医杂志,2012,53(21):1801.

[6] 刘永琦.虚证的免疫学本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5):7-13.

[7] 赵荣华,谢 鸣,李 聪,等.肝郁、脾虚和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变化[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12):821-824.

[8] 郭闻一,邓文宏,孙荣泽,等.氧调节蛋白ORP150在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2):218-222.

[9] 王春玲,戴正香,戴新娟.复方杞菊汤漱口治疗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11):3-5.

猜你喜欢

英杰扶正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方天祥
Observe modern design works and tas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画说中医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贞芪扶正胶囊中10种成分
燕赵英杰
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