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作文教学中教材的回归
——以人教版必修⑤为例
2018-01-25安徽
安徽 江 瑛
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乃至命题专家都认为,作文占据了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几乎所有的一线教师都把目光对准近年的高考作文题,时刻关注着作文试题的丝毫的变化。尤其是高考结束后,语文老师乃至社会相关人士首先关注的都是:今年的作文考了什么?变化大吗?究其原因,是对考纲和教材缺乏深入研究。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通览教材,我们可以发现,作文教学需要回归教材。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以下简称“考纲说明”)中对写作的要求,其中关键性的几条是: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等。如果再行抽取的话,就是符合题意及文体要求,思想健康,透过现象看本质,论据充实等。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是议论文,而高考是为高校选拔具有学术潜质的储备人才。因此,高考作文考查考生的论述类的写作水平,主要是从思想内容和文本形态两个方面提出的要求。
首先,文体必须符合要求。这就是要求文章有论点、论据和论证。当然,论证是一个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考查的就是论据是否妥当,是否有说服力,能不能服众。
其次,立论必须是正确的、积极的。“考纲说明”是对高考作文提出的宏观要求,符合这些要求的就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文章。
众所周知,高考试题作文的命制,是一线教学的风向标。那么,历年的高考作文题是怎么命制的呢?
综观近年全国新课标卷和各地自主命题的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其评分的参考标准不仅均在“考纲说明”的框架内,也在我们的教材中。大家记忆犹新的就是2015年的全国新课标卷Ⅰ、卷Ⅱ作文题:小陈举报老陈高速路打电话和最具风采人物评选。各地研究机构、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从不同角度解读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发布的文章——《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中对高考作文命制的指导思想。由此,掀起了一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高潮。那么,作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不是新生的事物?如果我们熟悉高中必修教材的话,就可以发现历年作文的命制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类似的写作练习。就拿任务驱动型作文来说,我们看必修⑤《表达交流·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中“写作练习”中的第二题和第五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女儿、儿子、妈妈、爸爸一家四口谈到了“亲情”问题。女儿最先发言,她说:世间最美的是亲情。儿子接着说:亲情是把双刃剑。妈妈想了想说:亲情常常创造奇迹。爸爸最后说:理智比亲情更重要。
请以上述某一个人的话作为话题,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据报载,一位父亲与儿子签订了一纸“父子协议”,主要内容是:儿子全部自筹高等教育经费,自己解决谋业、创业、结婚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父母要自己解决养老费,自己料理日常生活等各种事宜。这一纸协议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这个协议违背了我国传统的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的伦理道德;也有人说,传统的双向依赖的亲情与孝道是建立在农村社会多子多孙的人口基础和小农生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消极因素,应该有一种新型的父代与子代之间的关系来代替。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这两道作文题是不是与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需要谈论亲情与理智、法制之间的关系,同样需要思考、权衡与取舍,同样需要辩证分析理解。
针对前一道作文题,女儿与母亲的理解充满感性,强调亲情正面积极的作用,这是很多人的观点。但儿子和父亲的观点则比较辩证。儿子认为,亲情是把双刃剑,说明了对亲情需要理性对待,防止在亲情温情的外衣下带来的不自觉地伤害,客观公允。父亲的理解则更加理性化,认为亲情必须在理智的指导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在作文时,女儿和妈妈的观点可以作为儿子、父亲观点的部分佐证。如果仅以她们的观点论理,就有失偏颇了。
第二道题是对父子关系、亲情伦理关系的新审视。传统的父子关系、家庭伦理关系自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如果跟不上时代步伐,就是抱残守缺。那么,这一纸“父子协议”是否值得称道?很明显,这种做法似乎很时髦,与西方的某些理念相似,可是如果不考虑实情,盲目照搬,未必行得通。引申开去,就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甚至全盘西化之间的关系了。本题的难度比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题难度更大,因为需要自己设立论点并证明。如果考生在平时训练时做过这方面的思考,那么高考试题也就不难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也就不是新鲜的事物了。
我们再看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涉及创新话题的作文题。此道题在必修⑤《表达交流·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中也有所涉及。在教材的82页“话题探讨”中说:“创新,要有意识地打破旧的思维定势。人有了思维定势是很难改变的。”紧接着,教材引用了张丽均的《门的悬念》一文:校长以玻璃门代替普通门、大铁门,结果出人意料。以此作为典例论证创新。这种创新与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的作文题涉及的话题堪称异曲同工,那就是打破常规思维,改“防、堵”为疏导。应该说高考作文材料中的“小羽”与张丽均文章中的“校长”都是因为具有创新思维,才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再看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 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 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 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我们再来比照必修⑤《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礼仪制度”练习题4:
下面是《礼记·曲礼上》中有关“礼”的格言式警句,你认为这些说法是否有现实意义?
(1)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2)敖(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3)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5)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这是对中国古代君子“知礼”的思考,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在训练时由此引申开去,引导学生对“义”“仁”“智”“信”等方面探讨思考,岂不是将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的作文训练了一次?
笔者根据网络热点新闻命制了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不久,陕西省西安市民孟先生坐出租车时不慎落下了装有驾照和几张银行卡的包,出租车司机多方寻找到他,但在归还物品时向他索要了200元。孟先生认为,司机主动归还乘客遗失物值得称赞,但要钱的行为实在不可取,于是将出租车司机投诉至相关部门。在网上的舆论声中,本次事件中出租车司机几乎获得了网友一边倒地支持,而乘客孟先生则几乎成为了众矢之的。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题该怎么解读呢?到底该不该有偿归还?司机为什么会获得网友一边倒的支持?其实这道题在必修⑤《表达交流·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的“写作练习”中出现了。原题是: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会意作文。
上述题中材料就是《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子路受牛”和“子贡赎人”的故事。孔子的观点代表的是儒家的观点。这表明“有偿归还”自古有之,而且符合实情,利大于弊。其指导思想对于当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对考试精神的贯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其视野。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掌握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无论是应试还是做人,都能临阵不慌,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