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选材特点,明确设题方向
——201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浅析
2018-01-25安徽崔成志
安徽 崔成志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考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地理、天文、历法、哲学、美学、音乐、艺术批评等社会科学领域。从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相对稳定,分值多年不变,均为3题9分的客观题形式。然而,这样一道相对而言较为稳定的题型,往往让考生在做题时投入较多的时间,却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2018年高考语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与2017年相比,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在表述上没有变化,在“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规定了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
下面,笔者以201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为例,通过对选材特点和设题方向分析,以期能够给2018年的高考备考提供一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人批评指正。
一、把握选材特点,熟悉命题角度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卷Ⅱ、卷Ⅲ的论述类文本考查,分别选取了曹明德的《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万明的《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和陆邵明的《留住乡愁》。在选材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视野,大格局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在材料的选择上,视野开阔,格局宏大,呈现出融通古今、兼顾中外之势。全国新课标卷Ⅱ《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一文,以青花瓷作为写作视角来阐述明代瓷器工艺发展及社会转型,是为通古;全国新课标卷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一文,从气候正义的角度来阐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传达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而全国新课标卷Ⅲ《留住乡愁》一文,则立足中国当前城镇化使乡愁无处安放的现状,大声疾呼留住乡愁,发人警醒,此两篇为融今。全国新课标卷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从国际视野的角度,选取两个维度来阐释气候正义的含义,继而提出当前我们应有的态度和做法,具有国际视野,是为外;全国新课标卷Ⅱ《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和全国新课标卷Ⅲ《留住乡愁》,前者立足明代时的中国,后者立足于当代中国,是为中。短短的三篇文章,通古融今,兼顾中外,由此命题者的大视野、大格局可见一斑。
2.关注时代,重视思辨
2017年论述类文本在选材上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针对现实,关注时代,注重引导考生的理性思考。全国新课标卷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在传达“气候正义”这一概念内涵的同时,引导人们关心气候,从伦理上审视当前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时代感强。全国新课标卷Ⅲ《留住乡愁》,引导人们关注现实,关注精神诉求,留住乡愁,就是留住人们的精神家园,赋予人们一份情感寄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全国新课标卷Ⅱ《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表面上侧重于青花瓷的工艺制作,然而在工艺制作的背后,传递的是明代社会的转型变化信息,同样关乎人文社科,具有特定的时代特色,引导人们重视思辨,理性思考。
3.精心剪辑,富有情怀
2017年论述类文本在选材上精心剪辑,控制选文字数,富有人文情怀。论述类文本对篇幅长短进行有效控制,选编的文章通常三至四段,字数900左右,严格控制在1 000字以内。如全国新课标卷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只有862字,相当于一篇高考作文的篇幅,体现了全国新课标卷不在篇幅上为难考生的人文情怀。文段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或深入挖掘,如全国新课标卷Ⅲ《留住乡愁》,就城镇化背景提出留住乡愁,接着一说乡村记忆的种类,二说呵护乡村记忆,三说活化乡村记忆,步步深入;或结构分明,如全国新课标卷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以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开篇提出气候正义的概念,继而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分述享有气候资源的国内、国际公平问题,最后对气候正义这个概念进行总结;或推物及人,如全国新课标卷Ⅱ《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先追溯明代青花瓷的兴盛,再引出明代社会的转型变化,由器物到人类社会,推物及人。三篇选文均精心剪辑,在阐释文中新概念、新举措的同时,又不忘传递新见解,行文流畅,不蔓不枝,体现了浓郁的人文关怀。
二、明确设题方向,提高解题能力
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命题者一般会从题干设置、选项设置、错项设置等常见的三个方面入手来命制试题。
首先从题干设置上来看,2017年全国新课标三套试卷,对论述文本阅读的考查仍然是3道客观选择题,其中包括1道“三非一是”的选是题,2道“三是一非”的选非题。每道题赋3分,共9分。命题者在题干设置上分别为以下三种方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照“考试大纲”,不难发现:第1题考查的能力层级为“理解B”,而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是对“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具体落实;第2题考查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2017年“考试大纲”新增设的考点,而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是对“考试大纲”“分析综合C”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考点的具体落实。笔者预测,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在2018年的高考中会继续体现甚至强化;第3题考查的能力层级也是“分析综合C”,考查对原文内容的推断,这是对“考试大纲”“分析综合C”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的具体落实,用相关推论来检验对原文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
其次从选项设置上来看,论述类文本的各个选项既来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而“高于”是指在尊重原文基本文意的基础上,借助压缩、重组、转换、概括、整合、推断等重新加工来设置选项,以此来考查考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中提出了“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的要求,论述类文本在选项上的设置,正是对新课标这一能力目标的落实与体现。
1.压缩重组
如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A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就是对原文第一段“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的压缩、重组,去枝摘叶,但在压缩、重组中又偷换对象,而“气候正义”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并非“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且把“气候正义”的产生归结于非政府组织的提出,而原文却没有这样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所以A项错。
2.提炼概括
如全国新课标卷Ⅲ第2题A项“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采用了提炼、概括形式来设置选项,原文第二段和三、四段分别从人们的情感寄托和维护、活化乡村记忆来阐述留住乡愁,A项用了“必要性”“可行性”此类概括性词语对文本内容进行提炼、概括,由此可确定A项正确。
3.整合推断
如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题A项“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选项用表假设关系的“如果……可能就……”来对原文内容“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或“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进行重组整合,反向推断。比照原文,A项反向推断符合逻辑,正确无误。
4.综合运用
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考查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考点的第2题所设置的4个选项是: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A项侧重于审视角度,B项侧重于立论方向,C项侧重于归纳概括,D项侧重于行文结构,但解题时,都离不开对原文信息的筛选整合,也离不开对原文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分析,更离不开对原文结构的把握、要点的梳理、内容的概括,所不同的是,在筛选整合、归纳概括、结构梳理的程度上,有多有少、有浓有淡罢了,从而避免了考查能力的单一,体现阅读能力考查的综合性要求。
最后从错项设置上来看,如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其中A、B、C三项为错误选项: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A项内容见原文第一段第二句“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后,是“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而非“提出气候正义”这个概念,它只是气候正义产生的一个背景。显然在重组压缩的过程中,有意把“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这一句压缩掉了,然后又故意把“提出了气候正义”粘上去,洞悉了命题者错项设置的方法,就不难看出A项的牵强附会、无中生有。
B项内容在原文第二段“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所谓“公平”,首先应该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遏制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选项只是简单地把“公平”和“限制排放”画等号,忽视当下应满足“基本发展需求”,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C项内容在原文第三段“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以及第三段最后一句“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如果只看“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这一句,选项似无问题,而再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这一句,设置的选项显然错了。前文是从单纯的权利义务关系看,后者则是从气候正义角度上看问题,把前者内容置于后者角度上显然不妥,属于张冠李戴,随意置换。
第2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关于代际公平的表述,内容主要在原文第三段,开头“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文中“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其后“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仔细比照选项设置,C项前半部分概括无误,后半部分则显得勉强,再由第一段“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可知,“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包含了当代人的立场,而不仅仅是“立足未来”,应是“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所以C项得出“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的结论是错误的。
第3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项“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原文在第三段“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长期目标是“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是对影响气候系统中人为因素而言。从逻辑推理上来看,控制了人为因素干扰,并不意味着就落实了这个所谓的“长期目标”,也并不意味着后代需求就一定能得到保证,结论过于绝对化。况且“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符合的是“后代利益”,很显然原文强调的是“符合后代利益”而非保证“后代需求”。B项强词夺理,说法绝对,不合文意。
通过对以上5个选项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对错误选项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断章取义,移花接木;二是偷换概念,中途易帜;三是以偏概全,孤注一掷;四是无中生有,主观臆测;五是混淆时态,不分彼此。
把握住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材特点,明确了其设题方向,考生就可以在加强对此类题型的研究与规范训练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对题目的研判,从而在高考中有的放矢,有效提高文本阅读能力,收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