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艺术院校创作教学探索
——以山东艺术学院为例
2018-01-25高启光
高启光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地方艺术院校是对举着部属艺术院校而言的。在办学方面,地方艺术院校始终将部属艺术院校作为标杆予以模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地方艺术院校办学水平不及部属艺术院校,差距是明显的。地方艺术院校办学如果一味地模仿部属艺术院校,最终会失去自我。因此,立足地方突出特色,走自己的办学道路,成为地方艺术院校谋求发展的共识。
多年来,地方艺术院校立足自己所处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主阵地,设计生存发展路径、策略。在如何凝聚自身特色,以创作教学推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谋求发展,创立了诸多经验,培养出了不少杰出人才,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在这片景色之中,山东艺术学院尤显别致。
山东艺术学院从1958年建校,经历了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山东省艺术学校、山东省“五七”艺术学校等时期,至今已走过了一个甲子。建校之初,学校设置了音乐、美术、戏剧三大学科。众多在中国享有盛名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在这里教学,为山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山东的艺术教育开拓了道路。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以自己的热忱、严谨和专长,在这里勤奋耕耘,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后辈人才,为山东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60年来,山艺几代人不忘初心,历经坎坷,砥砺前行。学校根据省情、校情,确立自己的办学定位;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建设自己的师资队伍;根据学生的专业素质,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强化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和创作能力,形成了自有特色的山艺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一贯重视学生基本功训练和思想品质培养,重视学生生活实践锻炼,重视学生创作能力提升,在课堂教学、生活教学、创作教学等方面积极探索,聚焦创作教学,助力人才成长。这就是课堂——生活——创作三位一体之路。
课堂——系好第一扣
课堂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首要关口。可以说,再宏伟的办学理念,再科学的培养计划,都绕不过课堂这个关口。基本功训练,即常言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功”,是课堂的重要任务。对艺术专业学生来说,课堂基本功教学是他们从事艺术创作生涯迈出的第一步,如同人们着衣要系的第一粒扣子。基本功不牢靠,后面的艺术道路就势必歪斜。教师如何认识和把握学生的专业条件,因材施教,如何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专业特长,打牢基本功,建立起正确的专业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并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们可谓悉心执教,费尽心思。在这方面,山东艺术学院的老先生们深谙其中规律,建立了有效的范式。以声乐教学为例,王音璇先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王音璇(1936-2014),著名音乐教育家、民族声乐演唱家,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原文化部“文艺拔尖人才”,原文化部、原人事部“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王音璇先生曾经为电影《苦菜花》、《大浪淘沙》等电影配唱主题曲。演唱作品如《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力。
王音璇先生注重课堂基本功教学,并因材施教。她从学生的声音、语言等方面严格基本功训练。她注重发现学生发声方面的特点及问题,把握学生的声音条件和音域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学。据她回忆,她当年曾对五个学生的声音特点做过典型分析,发现每个学生最好的一组声音各有差异。根据这五个学生的差异情况,她分别采用加强鼻腔和头腔结合共鸣的方法进行训练;她发现有的学生最好的一段音是属于中低声区,就多结合混合共鸣的方法进行训练。她又发现,她们在唱母音时,同样各有差异,王音璇先生就仔细地找出她们发的最好的母音,加以重点练习,以此带动其他音的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王音璇先生还注重加强学生多科的课堂基本功训练。加强学生表现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塑造音乐形象的训练;加强学生在演唱作品时的形体、动作、表演、神色甚至还有化妆造型和舞台实践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专业基本功扎实而又全面。
王音璇先生的课堂,特别注重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她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走声乐民族化的道路。民族音乐教育在山艺有深厚的文脉。当年受到弘一法师恩惠提携的弟子刘质平,在山艺工作期间,秉承恩师的乐教精神,为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事业默默耕耘。王音璇先生也为此奋斗不息。她认为,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必须同人民的血脉相连,深深植根于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中。首要的就是教师要正确认识到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宝贵价值,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教师备课,应自修学习京剧、梆子、吕剧、打鼓、单弦、坠子、琴书及地方民歌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从多样丰富的唱腔到形式复杂的板式再到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装饰音的演唱,都要做到一丝不苟,虚心认真地去向老艺人学,直到老艺人认可为止。然后把学习的成果编成教材,传授给学生,滋养其民族唱法功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建立起了学生对民族声乐的坚定信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上出现过轻视民族声乐而重视西洋声乐的现象,使部分学习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受到冲击。曾有一个学生,声音较适合民族唱法,王音璇先生曾动员其学习民族声乐,她本人开始表示同意,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去学西洋唱法,但西洋唱法并不适合她的声音,兜兜转转了几年并没有取得什么进步,于是被迫改行。还有的学生学习民族唱法,已小有进步,但碰到具体问题,又产生动摇,认为民族唱法不吃香,于是放弃民族唱法改学了西洋唱法,结果演唱技巧变得不伦不类,专业几乎荒废。对此,王音璇先生感到非常惋惜。她更加坚定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品质的教育引导。在她的引导鼓励下,很多学生都坚持学习民族声乐。其中,有位学生对民族声乐的学习信念非常坚定,既苦练基本功,又排除了思想干扰,在王音璇先生的培养下,专业进步突出,在校期间多次参加专业比赛,多次获奖,在歌坛上崭露头角,得到名家赞赏。正是因为对民族声乐专业的热爱和老师的正确培养,她很快就成为了国内有影响力的歌坛新秀。
歌剧,被誉为音乐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是最能综合展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艺术成熟度的舞台艺术形式。延安时期,一出《白毛女》,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活的时代精神,使歌剧这颗音乐明珠在中国的艺术百花园中生根开花。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歌剧《白毛女》在其首演40周年纪念之际,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重登舞台。舞台上,院校科班培养的年轻歌唱家把自己融入角色,装扮、唱腔、情感,从外到内,手眼身法步浑然一体,升华为立体的艺术形象。年轻歌唱家以创造性的风格,独特的表现力,全神贯注于歌剧唱段的抒发,唱得字字真切,声声入耳,演得发人深思,感人肺腑,其艺术水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给观众呈现了一个独具时代风貌的“喜儿”。被誉为第三代“喜儿”的代表,是该剧诞生以来最好的“喜儿”之一,其经典形象深入人心,观看过演出的山艺音乐专业师生倍加兴奋,倍受鼓舞,倍感触动。声乐的民族化教学在山艺有着悠久传统。歌剧《白毛女》重登舞台,筑起了山艺音乐人的歌剧梦想。什么时候能创排出自己的一部民族歌剧成为山艺新一代音乐人在艺术上梦萦魂牵的追求,也是王音璇等老一辈先生们的夙愿。2017年,山艺原创民族歌剧《檀香刑》作曲文本经过6年孕育创作完成。剧写胶东潍坊高密人民反抗外敌入侵,保卫家乡的壮烈故事,歌颂了当地人民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民族英雄精神。歌剧《檀香刑》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首演和巡演均大获成功,特别是到潍坊站的演出,引起故乡轰动。歌剧被推选参加了全国歌剧节展演,得到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校庆60周年之际,走进了国家大剧院演出。一所地方艺术院校的音乐学院,能够成功地创作演出这样一部民族歌剧,实在是不小的惊喜。正如专家所言:“歌剧《檀香刑》在保持西洋歌剧基本外形的前提下,成功地植入了丰富而鲜活的以地域性民俗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基因,从而使得这部非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成功地实现了文化嫁接,充盈着母语文化的内涵和精气神,体现了作曲家和主创团队高度文化自信和自觉驱动下的锐意创新的可贵精神。”[注]孙志鸿、张奥川:《中国艺术报》,2018年2月5日。歌剧《檀香刑》创作演出的突出特点,一是其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色,茂腔音乐和山东琴书在整部歌剧中的贯穿,并与交响音乐融合,很有胶东地方韵味;二是主创人员包括编剧、作曲、演职员基本由山艺音乐学院新一代师生担当。其扎实的课堂基本功,完美的艺术表现力,严谨的舞台作风,如同把扣子系得整整齐齐的多彩衣装,充分展示了山东艺术学院民族音乐教学的成果和山艺音乐人对艺术高峰的不懈登攀形象。
生活——迈好第一步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众所周知的原理,但对于在探索专业学习的艺术学生来说,想要真正把这种抽象的原理掌握起来,确实要下一番功夫。
一般来说,生活指的是自然界中所有的活动,如吃饭、穿衣、居住、交往,甚至是生老病死等等。艺术则是在生活之上的一种活动,如享受生命的过程、感悟人情的冷暖、探究生命的真谛,寻求心灵的慰藉等等,这些都是人对自然的体验和提炼,并且利用了艺术的方法去完成对生活的认识,以使人们了解自然、了解生活,完成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进而达到一种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目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艺术,生活照样进行,但艺术可以让原本平庸的生活变得更闪亮,更美好。艺术家是美的创造者。但是,对于正在学习艺术的学生来说,从课堂到生活,却是一个重要转折。以美术教学来说,校外写生、深入生活是美术学生向生活学习的重要环节,是面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通过观察,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提炼,把所得出的最突出、最深刻的印象和认识借助美术工具展现给外界的一种美术专业训练方式。这也是美术学生由课堂向生活学习迈出的第一步。在这方面,山艺的老先生们为后辈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及传统。于希宁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
于希宁(1913—2007),中国著名花鸟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曾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担任山东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2007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文化艺术终生成就奖”。于希宁先生作为山东省高等美术教育的第一代开拓者和学科创建者的光辉代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他的几代学生至今活跃在画坛,在美术界具有相当的声誉和影响力。
于希宁先生在教学中,特别强调生活就是课堂的思想。他借鉴和吸收别人的优长,结合自己多年学习、实践、创作经验,提出了分科教学、基础教学、创作教学的系统性教学主张,引领了中国画教学发展。他极为重视生活体验,强调要把生活作为课堂。他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到名山大川写生,探讨新的表现手法;去园林花卉之乡写生,开阔视野;去名胜古迹写生,启发构思立意。他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将学生的基本功、创作灵感及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既强调了绘画的真实性,又加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于希宁先生为此亲历亲为,以身示范。在新中国成立30周年之际,他的代表作之一《铁骨立风雪》(1979年)问世。这幅巨幅梅花作品从其构图、质感和复杂的层次中都显示出了不凡的张力,而其中所透露的梅韵,更是显现了他对于画面整体的把控。画作中处处充满了遒劲与潇洒,显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蓬勃精神。相比较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所做的《春风图》中铿锵挺拔的梅花意境更见大气高远。这幅传世之作,就是于希宁先生在坚持写生训练中积累的结晶。即使先生已花甲之年,他还是不辞辛苦,先后到江、浙进行实地考察,探寻古今梅树,系统地研究了梅花从含苞欲放到怒放盛开的全过程。在那个没有储存影像和图像的年代,记录下梅树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的老枝新枝舒展情况及花蕾含苞至开放的变换姿势,困难可想而知。而花朵的全开、半开和它们不同的舒展角度更是姿态各异。于希宁先生不畏繁琐,做了详细的笔记及大量的素描。积累了有整株、有局部,还有花托、花萼、花瓣、花蕾的特写,并配上详细的文字说明。这种厚重的艺术积淀,最终成就了上述这幅辉煌的作品。
于希宁先生以做人民艺术家为最高境界,总结出了“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艺术创作观。他强调“三魂共一心,旨在追求画之魂、人之魂、国之魂的一体化,以更好地创立、塑造、弘扬具有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美之载体与美之品质。”[注]沈颖:《三魂共一心——于希宁画学思想的核心》,发表于2013年3月《美术观察》,第41页。美术家应当为做人民的画家、艺术家而创作。这些思想和主张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年轻一代美术师生继承了老一辈艺术家的传统,受益匪浅。上世纪90年代末,美术国画专业年轻教师带领学生赴陕北写生。他们住老乡的窑洞,睡土炕,吃小米黄豆豆饭;帮助老乡收葵花瓜子,吃着老乡给的炒熟的瓜子,感觉格外香;帮助老乡担水、劈柴、拉风箱,累了就跟着老乡们扯开嗓子学几句陕北原生态民歌。这些都是学生在学校里无法体验到的生活状态。在这苍茫的黄土地,生活的背后是太多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独特的风土人情深深地感动了老师和同学们。他们挥洒笔墨,毫不吝啬地去赞颂这种苍茫粗犷之美。他们用斑斓的色彩和复杂的线条将所见之美转化为内心的火热,在纸上表达着自己对于艺术的感情和对美好的赞颂。大红色、明黄色,这些高纯度的色彩被一些学生大胆地涂抹在画纸上,跳跃、明艳,仿佛陕北秧歌的热烈和喜庆;有的学生一反常态,用粗乱的线条和涂抹来表现陕北农民的形象,看似随意混乱,不是正常的比例关系,但恰是这种超越,传达出了陕北汉子的苍茫风格和深厚气度。这种创新,是平时画室里见不到的,是浓郁直白的自然渲泄。也恰是年轻教师传承老一辈绘画精神,发扬学生的创作个性,让他们拥有更独立的绘画风格,哪怕仅有一点点的个性因素蕴涵其中,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引导学生继续进行这种创作个性的探索。这些学生回到学校,举办了他们的陕北写生汇报展。意外的是,这些稚嫩的学生作业却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学生们收获的更大意义是通过写生体验生活,为从事专业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油画,又称西画,在中国美术大家庭中是后来者,尤其是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它犹如一个来自古希腊神话世界的艺术之子进入了中华民族艺术摇篮并神奇的成长。1983年,在山东艺术学院的一次画展上,有一副油画作品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品的名字叫《摇篮》。这幅描绘山东风土人情的作品向我们展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位村妇立在村口的土坡前,怀里抱着一个戴着虎头帽的幼儿。这幅作品可以用来比喻油画艺术在山东的成长。这或许不是作者要表现的本意,但是形象很合适。山东油画扎根孔孟之乡的生活土壤,如胖小子头戴虎头帽,滋润着人民的感情成长。
油画自上世纪初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相交相融。油画艺术家不乏探索和创新。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更新着人们的观念。油画跟随人们的社会意识,在短短数年间,疯传了中国大地。在这种时代潮流冲击下,山艺油画的人才培养、教学观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画什么,怎么画,成了当时年轻一代画家的叩问。他们以困惑的画笔探索眼前缤纷斑斓的世界;他们在民间美术的宝藏中发现了厚实的学习资源。在校油画教师和七九级油画专业学生深入山东各地体验生活,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用自己的眼、耳、手、心去学习创作。师生们共同组织举办了“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引起较大反响。前面提到的《摇篮》就是其中的参展作品。这次画展中的所有作品都弥漫着浓厚的山东风土人情生活气息,展现了师生到农村、山区、厂矿,渔村等地,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中进行现场教学和创作,与人民群众感情交融的成果,受到广泛好评。犹如吴冠中先生所言:“从生活中升华出的作品比之风筝,高入云端,但不宜断线,那与人民感情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联系了启示作品灵感的生活中的母体之线。”[注]吴冠中:《香山思绪——绘画随笔》,《文艺研究》,1985年第4期。画展成功使师生体会到,不管油画的表现风格多么不同,绘画的基本功是根本,是基础;不管对待艺术的观点是否异同,“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思想绝对不能动摇。
2015年,新一代美术师生继往开来,策划了大型美术推广项目《新沂蒙》美术作品展。几百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深入沂蒙革命老区写生,体验生活。进入沂蒙老区,“奋力奔小康,一个不能少”、“脱贫攻坚,打胜第二个孟良崮战役”等宣传声势扑面而来,给师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参观临沂红色教育基地系列展,探访红色沂蒙精神,学习革命老区人民奋斗脱贫致富的英雄事迹,使大家深受教育;“文化就是力量”专题展给师生巨大鼓舞;红嫂群体的英雄事迹给师生感染激励;事迹、精神、图片、劳动场面等等感动了师生。他们将这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笔下转换为一幅幅写生和创作。《新沂蒙》美术推广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一百多幅创作作品集中展现了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和沂蒙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同年,山东艺术学院与临沂市人民政府合作策划确立了弘扬沂蒙精神、为沂蒙六姐妹等红嫂进行肖像造像的美术工程项目。美术学院新一代师生继承了山东艺术学院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扎根人民,体验生活;探望了六姐妹中还在世的伊淑英和伊廷珍两位老人。两位老人叙说着当年夜以继日为陈毅司令员的队伍赶制军鞋的任务,冒着枪林弹雨推独轮车支援前线的场面,使在场师生领悟到陈毅元帅曾说的“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这话的深刻含义。师生们被红嫂事迹感动着,激情澎湃,昼夜加班,一鼓作气,集体创作完成了“沂蒙六姐妹”的肖像国画6幅、油画6幅,这不但为红嫂六姐妹群体留下了独特的美术肖像记忆,同时也彰显了沂蒙精神的品质。作品一经推出,引起不小的轰动。作品现在已被临沂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妇联妇女儿童博物馆收藏。
正是有在校牢靠的基本功训练和坚定的扎根生活的信念,美术学生毕业后,仍牢记母校教训,不懈奋斗。他们或参与举办大型美展,或举办个展、联展,或举办各种专题美展,或策划有影响的专业美术活动,硕果累累,支撑起了山东美术半壁江山。近几年,山艺国画、油画等专业学有所成、功成名就、来自国内外当刮目相看的学子们经常聚集母校,交流学术,策划举办了盛大的“师生汇报展”;在校庆60周年之际,“时代的温度——山东艺术学院建校6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受到了广泛关注,好评如潮,集中展示了山艺美术创作的力量。 有谁会想不到,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彰显的是当年在校向生活学习,迈好第一步的扎实功力。这成为山艺美术人才培养成果的华彩名片。
创作——开启一道门
创作,是艺术家对自然和生活的总体认识及表现的提炼和概括,是一种自我的审美情感转换。对于艺术家来说,创作是信手拈来的日常工作,但对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创作可谓是一条漫漫长路,复杂又艰辛。在校通过创作教学,锻炼创作本领,是学生创作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创作教学如同通往艺术巅峰的一道门坎。教师应当懂创作,能创作,成为学生艺术创作的引路人;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甚至跟着教师参与创作,在实践中增长创作才干。
以戏剧创作教学来说,戏剧表演就是创作舞台艺术形象。一个演员如何出色扮演剧中人物,是一门不易的学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学说,要求演员体验并生活于角色;布莱希特表现派学说,主张舞台间离,打破幻觉;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表演体系,强调程式化的动作表演,利用“唱、念、做、打”等多种手段在舞台上塑造艺术形象,既是体验的,又有表现的。但是究竟应该怎样去把握,值得思考,行话讲,需要先生开范儿。“实际上,在更多的时候,体验与表现是微妙的交织一起,演员是经常出入于体验与表现的边缘地带的。表演的过程,就是这两者不断矛盾、不断统一的过程。”[注]黄克保:《戏曲表演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1月,第147页。在山东艺术学院,以项堃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为戏剧表演创作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堃(1915——2009),193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京国立剧专。曾在电影《南征北战》《大地重光》《烈火中永生》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其表演技巧炉火纯青,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表演艺术家。项堃先生于1961年到山艺执教戏剧表演,任戏剧科领导。在教学上,他注重创作实践的贯穿性,从表演元素、小品、片段、短剧到多幕剧,直到大戏,环环相扣,密切生活、密切体验、密切实践。他认为,只有把表演的基本功扎牢靠,舞台上才能不糊弄。
为了扎实表演基本功,戏剧科设置了戏曲程式教学课程。聘请山东省戏曲学校的专业教师上课。山东省戏曲学校成立于1960年,集聚了很多京剧流派名家名角执教,他们以科班童子功身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唱念做打、生旦净丑,功夫了得。在山东省戏曲学校、山东省艺术学校、山东省“五七”艺术学校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以京剧艺术为代表的杰出戏曲人才,为梨园增光添彩,誉满天下。2001年,山东省戏曲学校与山东艺术学院合并,成立了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的戏剧戏曲学科建设实现了健全健康发展。这是后话。当年,戏校教师给戏剧科学生开设了老生、武生、旦角等课程,训练圆场、起霸、念白、身段、把子等戏曲程式,传授了《武家坡》、《三打祝家庄》等折子戏,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学生得益于话剧、京剧表演艺术基本功训练,毕业剧目创作顺利进行。项堃先生执教毕业创作大戏,选择了根据巴金的小说改编的《家》做创作教学剧目。学生在剧中担任大少爷觉新的B角。为了引导学生规范创作角色,给学生开范儿,项堃先生亲自示范,在剧中担任A角。
台词,作为语言动作,是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堃先生认为,台词不仅靠好听的音色和洪亮的嗓门儿,还要细腻地去运用嗓子的优势表现作品的内容和人物的感情。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因为人物的核心基础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和节奏。项堃先生强调,台词表达的目的是感情和意志的显现,在舞台上表演,不能仅仅追求个性,还要强调生活化。
他重视演员自我向剧中角色的转化。强调真听、真看、真感觉,明白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据学生回忆,他以自己的体会提示学生去找《家》剧中觉新——“一头忍辱负重的牛”的角色体验。他鼓励学生去把握角色这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作品中作为大少爷觉新这个人物的身世、身份、性格、生活环境等等要素。这些是人物舞台动作的基础。把握住这些,就把握住了舞台动作的要领。项堃先生循循善诱,细心引导学生通读巴金的原著,以便理解时代语境;记读书笔记和排练日记,丰富案头分析和创作体会;运用服装道具来自我营造人物内心情境;日常独处也要多揣摩人物,体味走路身段动作感觉。
毕业大戏《家》的演出非常成功。更让学生佩服不已的是在项堃先生作为A角大少爷觉新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发现追光有误,就轻声向近处的同学提示调整好追光。演出结束后,有学生好奇地探寻项堃先生怎么能跳出角色顾及到指挥调整灯光。项堃先生很自然的说,深入角色要做到能进能出,进出自如,如果一直都活在角色之中出不来,那也不合情理。在项堃先生身上,学生似乎看到了斯坦尼的体验与布莱希特舞台间离的有趣融合。
戏剧科还对学生进行改编大戏创作训练。当时有一出话剧叫《迎春花》,就是由学生们组成的创作团队,根据作家冯德英的同名小说《迎春花》改编的。看似简单,实则编创过程着实不易。教师指导着主创团队到小说故事发生地胶东山泊头村劳动采风,体验生活。还特邀了小说作者冯德英与学生们面对面座谈创作。学生们通过理解作者情感、体悟思想意图,再进行剧本的完善、改编,最终将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冯德英认为,改编后的剧本《迎春花》是他看过最满意的。创作教学使学生增长了创作的本领,也为他们今后从事艺术创作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教学也尝试无剧本爨演训练。爨演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排戏方式,简单讲就是在无剧本的情况下,演员凑在一起,根据一个故事撮合成一段戏,很见演员的编创能力。上世纪90年代,山东的省级和地市的艺术团体急需能演能导能编的一专多能的戏剧艺术人才。戏剧老师们敏锐地发现,只有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各地的文化艺术事业人才需求,这已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一组教师带领表导演专业学生做了一次有意思的尝试。他们挑选了一篇当代题材小说作为基本素材,采用了与传统排练逆向的方式,在没有任何可摹拟参照的条件下,仅依据小说的文字,依据个人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构思,也可以说是凑戏。先做小品构思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这不只是在台上完成角色那么简单,还要学会当导演,去构思舞台动作,去考虑场面调度。既要完成立意,又要时刻把握能否把普通的情节与情节之间的相互碰撞,促其生成为多种可能的意外,使其更具“戏剧性”。小品做下来,看去还满意,又向片段拓展,片段做得也较理想,才向成品冲刺。三个阶段本来没有统一计划,原设想走一步看一步,没想到学生在枯竭和煎熬中,激活并打通了灵感和创造力。学生着实在从无序到有序的混沌状态里撞了一把,在无目的的符合目的性的迷宫里找出了门道,经历了由小品练习到片段排练到成品创作直至演出,一个从台词到舞台演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剧本是在演出完成之后根据录音整理加工的。创作演出非常成功。学生在编、导、演等技能方面长了见识,体验了成功,收获完满。为今后走向社会,承担多方面的任务,锻炼了本领。这种一专多能的教学方法,后来发展为戏剧影视专业教学方案中“五位一体”(编、导、演、舞美、影视制作)教学法,取得了许多创作教学成果。师生联手自编自导自演,还拍摄并播出了数部电视剧和电影。《“五位一体”戏剧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教学法》也因此获得了山东省首届“文化创新奖”的殊荣。
近年来,戏剧专业年轻一代教师秉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传统,体验生活,创作教学,不断以新作品培养锻炼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根据莫言小说《红高粱》改编创作的话剧《九儿》;深挖齐鲁传统文化资源,创排的“山东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之《管子》《李清照》《东方朔》《荀子》等新编历史话剧等创作,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60年来,山东艺术学院培养了四万名左右的合格毕业生,遍布全省乃至全国文化艺术系统。其中不少学生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和领域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有的成为国家著名的歌唱家、教育家。有的成为本专业知名的代表人物,成为音乐家、美术家、戏剧家、舞蹈家、设计家,成为京剧名角、教学名师、表演艺术家,成为文化企业家,有的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
当前,全国高校兴起了“双一流”建设热潮。地方艺术院校虽积极参与,但难入主流。尽管如此,地方兄弟艺术院校和山东艺术学院一样,并没有停止奋进的步伐。他们相互关心,协作交流,从抱团取暖到抱团发展,努力探索,在各自地区争取多方支持,展示办学特色和优势,在高等艺术教育百花园中迎春绽放。对艺术院校来说,优秀的艺术创作教学是优秀的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是一所学校产生杰出教育成果的催生器。艺术院校的教师队伍,名师名家双重身份交叠。他们崇尚学术的氛围和严谨的学术规范,在学术积累与社会影响方面富有优势;他们追求良好的学术品质,在艺术创作和教学方面融合了历史意识、文化情怀、艺术经验和艺术素养;他们为人师表,德艺双馨。他们在整个艺术生态结构中独树一帜,他们在高等艺术教育百花园中是最令人尊敬的园丁。
每当念起山艺的发展成绩,分享其收获和喜悦的时候,大家对为学校做出贡献的前辈先生们的缅怀之情便油然而生。为了表达对前辈先生的敬仰,勉励后辈,鞭策进取,校园里矗立起了王音璇、于希宁等老先生的塑像,以寄托情思。每年清明之际和重要纪念日,都会有一束束鲜花恭恭敬敬摆放在先生的塑像前,印证着山艺的历史和文脉,蕴涵着山艺后人的崇敬、感恩与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