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及意义评价

2018-01-25

齐鲁艺苑 2018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音乐

孙 莉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北京 10031)

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分布着诸多民族,由于地域、文化等的差异,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非常丰富,它们不仅承载着民族历史、民族心理和当地人对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在民族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前,国家经历了重要的历史变革,社会动荡、经济文化发展滞缓等原因导致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遭到忽视,仅有少数学者关注到了民族地区的音乐研究,成果甚少。但多种研究迹象仍表明,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已悄然进入萌芽状态。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开始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组织学者前往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可以说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66年的17年中,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加之“十年动荡”等原因导致研究工作陷入停顿。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为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研究工作获得了迅速复苏,并逐渐走向全面深入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及方法开始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中国获得发展。1928年,蔡元培主持和组织了一大批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前往全国各地,他们开始关注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并进行考察。

人类学家凌纯声在1929年对“东北赫哲族”进行了考察,对其民歌做了记录,并在1934年出版《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此外,还有学者对海南岛少数民族音乐进行考察,涉及到黎族乐器,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做了初步分析。王光祈将德国的比较音乐学说介绍到中国,但由于社会条件与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而未能得到重视。

20世纪40年代,黄友棣曾考察广东连阳一带的瑶族音乐,其后发表了较详尽的调查报告。[注]黄友棣.连阳瑶人的音乐[J].民俗(第一卷,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编),1942,(4).此外,陕甘宁边区吸收了很多蒙古族干部,安波、许直等从中了解蒙古族民歌,在1946年开始着手进行调查、收集与记录,此后出版了《东蒙民歌选》。[注]安波,许直.东蒙民歌选[M].上海:新文化出版社,1952.

限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学者们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非常有限。据资料显示[注]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书目汇编(下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949年前与少数民族音乐有关的出版物仅有二十几种,其中大多是在40年代出版的歌曲集,且内容多为重复。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在20世纪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已经逐渐步入到了萌芽发展的状态。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笔者依据社会发展的时期特点,将新中国建立后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至1976年,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主要处于有组织的初期调查与研究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工作开始复苏,并逐渐走向了全面深入阶段。

(一)少数民族音乐的初期调查与研究阶段(1949-1976)

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的支持、知识分子的关注和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意识的增强,为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工作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研究虽然主要处于探索阶段,但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少数民族音乐的田野调查

1956-1958年间,由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组织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活动积极开展。设16个调查组,组织学者们分赴16个省区对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进行发挖、整理和研究。他们不仅收集到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音乐资料,还撰写了一批调查报告,编辑出版了两册《1958年少数民族文艺调查资料汇编》。此次调查活动可以说是建国以来,首次有组织的对各个民族地区音乐文化的初步调查和资料收集,为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开端。这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院校也开展了少数民族音乐的考察和研究工作。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在1961年11月至1962年5月间,分赴福建、广东、江苏、云南等省,调查采访民间音乐和搜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料,直至1964年基本结束。收集的资料不仅为此后的案头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和音响,还为此后的少数民族音乐的学科建设建立了初步的基础。

第二,民族地区的文化部门同样重视组织田野调查工作。例如,云南省音乐家舞蹈家协会曾组织完成了对傣族、纳西族、藏族、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采集和整理工作,出版了多种内部油印本资料。贵州省音乐家协会曾组织人员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的侗族大歌、侗族民歌进行调查,首次系统地收集、整理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并出版了曲集。又如四川、新疆、内蒙古等地的音乐工作者也做了许多相关工作。

通过上叙可知,尽管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少数民族音乐专业研究人员队伍还未壮大,但全国各地的音乐研究者已经重视深入田野考察。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研究者在长期田野工作中逐步认识到民族历史、语言和民俗等因素与传统音乐的密切关系,在研究中将音乐本体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客观的说,尽管很多学者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考察和研究工作是初步涉及,存在工作深度和广度的不足,但是我们仍要重视这些工作所产生的成果,因为这些成果为后来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2.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

新中国建立初期,虽从事收集和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的学者多为汉族,但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专业音乐人才,曾先后在北京、上海及各地的音乐院校开设民族班和各种进修班。例如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文艺系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开设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在60年代初培养出了少量的少数民族音乐专业人才。他们和汉族音乐家一起努力工作,并发挥自身对民族文化熟悉的优势,有的在民族地区长期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有的写出了为各族人民欢迎的优秀音乐作品,有的在表演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些优秀的民族学者有杨放(哈尼族)、关也维(锡伯族)、石光伟(满族)、乌兰杰(蒙古族)等。

3.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初步成果

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1966年的17年中,学者们在专题性音乐研究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收获。如中央音乐学院教师方暨申,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南部侗族地区的田野工作中,采用了民族学田野工作的“住居体验”方式,收集到有关侗族民间音乐的第一手资料,并著有《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等。音乐研究所简其华、何芸撰写的《苗族民歌》[注]简其华,何芸.苗族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和《苗族芦笙》[注]简其华,何芸.苗族芦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对苗族音乐文化做了较为详尽的记录。毛继增对藏族民间音乐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田野收集工作,出版了《西藏古典歌舞囊玛》[注]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西藏古典歌舞囊玛[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和《西藏民间歌舞堆谐》[注]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西藏民间歌舞堆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两本著作。万桐书等学者对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即喀什木卡姆)做了抢救和整理,1960年由音乐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文化厅.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民间古典音乐)[M].北京:音乐出版社;民族出版社,1960.。这些著作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不仅记有谱例,还附有文字说明。除上述外,各地还编辑出版了一些民间歌曲集和器乐曲集,内容包含民族音乐研究者们对作品的介绍。

(二)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发展阶段(1980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为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各类重要举措的实施也增强了科研人员的自信心。学者们在前几十年的研究基础上,学习国外文化观点和方法理论,注重拓展研究视角和深入田野考察,从而完善了更多民族的音乐研究,取得了众多新成果。

1.重要举措的实施

(1)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工作的启动与运作

1979年7月,文化部和中国音协联合组织了大型类书总集《民族民间文艺集成》(下分民歌、曲艺、戏曲、民族器乐四部)的编纂工作。80年代全面铺开调查,有数千名音乐工作者参加,不仅收集保存了民间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更是直接推进了少数民族音乐全面和系统的采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并且通过这项工作培养出一大批从事民族音乐研究的专业人才。21世纪初期,《集成》已经基本完成,约有120卷,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万里长城。这次活动是一次全国性的、深入的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科学的考察与研究。

(2)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召开

1980年6月在南京召开“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以“民族音乐学”作为中心议题。其后,学者们开始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开始寻找研究的新视角、新契合点。此次会议的举办确立了民族音乐学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3)全国性、地区性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组织的建立

1984年全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建立,学会定期举办年会,为各地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学者提供交流机会,开阔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并多次出版年会论文集。

90年代后,国内部分民族地区成立了以地区性或以民族为研究范围的音乐学术组织,如满族音乐研究会、朝鲜族音乐研究会、甘肃民族音乐研究会、侗台语民族音乐研究会等。

这些组织的建立与学术活动,对于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4)《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编撰与出版

1979年由吕骥、贺绿汀、缪天瑞、赵沨等人组成的委员会的牵头下,开始筹备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发动了全国各地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的学者,对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分别形成概述,后于1989年出版。通过此书的组稿、撰稿,推进了全国各个民族地区系统调查、整理和分析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工作。

2.研究工作的拓展

80年代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者的学术视野逐渐扩大,在议题、选题方面出现诸多角度新颖、填补空白的新成果,研究工作得到拓展。以下对各类成果做一简述。

(1)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

这个时期,出现了较多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论性研究成果,例如杜亚雄《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注]杜亚雄.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注]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卷》[注]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和云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注]和云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柯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观》[注]柯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观[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等。这些著作概括性的展现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背景、类别和特征。

在此时期,各种个案性的研究论文与专著大量涌现,内容涉及全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研究深度也大有改观。

总体而言,近30年发表的研究成果(论文、著作、曲集)的数量与质量皆远超文革前的27年。这些成果不仅包括了音乐志、调查报告、乐种研究、音乐分类研究等音乐志性质的课题,也包括了音乐文化学、音乐形态学、比较音乐学等属于音乐学术论述性质的课题。其中,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议题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2)少数民族音乐史学研究

学者们在80年代前期注重对民族音乐作共时性的考察研究,在进入80年代中后期逐渐开始进行历时性的民族音乐史学方面的研究。由于缺乏文献与实物的支持,工作难度甚大,目前已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方面的著作有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注]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1999.、袁炳昌、冯光钰、赵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注]袁炳昌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和云峰《纳西族音乐史》[注]和云峰.纳西族音乐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边多《西藏音乐史话》[注]边多.西藏音乐史话[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更堆培杰《西藏音乐史略》[注]更堆培杰.西藏音乐史略[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等。

(3)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

改革开放前,由于学术界认识上的偏颇,对宗教音乐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故而在此方面成果甚少。直至80年代后学者们的研究范围有所拓展,宗教音乐逐渐纳入考察与研究视野。三十多年来,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

例如专著类的成果有:田联韬主持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中多个民族地区的省卷、靳宗伟和刘同生撰写的关于伊斯兰教音乐的研究——《宁夏宗教音乐》[注]靳宗伟,刘同生.宁夏宗教音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田青研究分析少数民族原始信仰的《佛教、基督教宗教、少数民族宗教音乐》[注]田青编.佛教、基督教宗教、少数民族宗教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多杰仁宗等著《青海藏传佛教音乐文化》[注]多杰仁宗.青海藏传佛教音乐文化[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杨民康撰写的南传佛教音乐著作《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注]杨民康,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桑德诺瓦与巩海蒂编著的《云南藏传佛教音乐文化》[注]桑德诺瓦,巩海蒂.云南藏传佛教音乐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刘桂腾《中国萨满音乐文化:以东北阿尔泰民族为例的地方叙述》[注]刘桂腾.中国萨满音乐文化:以东北阿尔泰民族为例的地方叙述[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包·达尔汗《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注]包·达尔汗.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的多元性[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嘉雍群培《西藏本土文化、本土宗教——苯教音乐》[注]嘉雍群培.西藏本土文化、本土宗教——苯教音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等。

(4)少数民族宫廷音乐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含有宫廷音乐的数量很少,只包括满族、蒙古族和藏族三个民族。其中满族和蒙古族的宫廷音乐主要建立在元朝和清朝。西藏从13世纪起就已归属中国,但清朝时期在西藏实行了特殊的“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服务于宗教和贵族上层的乐舞“噶尔”,按它的社会属性也可以归属于宫廷音乐。

改革开放前,少数民族宫廷音乐研究与宗教音乐研究的境遇一样,同样是在进入80年代后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近三十多年来,研究蒙古族宫廷音乐和藏族宫廷乐舞噶尔的论文都已发表多篇,还有个别地区内部出版了有关曲集。

(5)民族学音乐理论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期,罗传开主编《音乐与民族》(内部出版)介绍了国外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方法。进入到80年代后,学者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法愈加重视,结合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特点,对理论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总结,出现了较多新成果。如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注]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杨民康《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注]杨民康.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等。

通过上述可看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愈加深入与广泛,研究成果既有对个体的探究剖析,也有宏观性的综合归纳。

3.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人才的培养

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校的建立。自20世纪50年代起,广西、云南、贵州、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陆续建立中等教育性质的艺术学校。后为培养更高层次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而提升为艺术学院。同时内地的专业音乐院校也在积极培养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不仅在学校吸收了传统的理论方法,同时注意对外来理论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因此,他们的研究大多选题新颖,深入细致,学风较为严谨,填补了多个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领域的空白。

80年代后,汉族学者继续在民族地区发挥作用,同时少数民族音乐学者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其科研成果受到了国内外音乐学界的瞩目。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学者有:范西姆(壮族)、杨士清(达斡尔族)、杨秀昭(侗族)、杨民康(白族)、和云峰(桑德诺瓦,纳西族)、格桑曲杰(藏族)、嘉雍群培(藏族)等,优秀的汉族学者有:田联韬、周吉、刘同生、伍国栋、毛继增、刘桂腾、沈洽、杜亚雄等。他们都为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学术活动与学术刊物

这个时期,各类学术研讨会纷纷召开,为广大少数民族音乐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他们深受鼓舞,对学术研究投入了更多热情。

随着学会活动的增加,学术刊物也随之不断增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仅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创办音乐杂志,许多民族地区也创办了以少数民族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如云南《民族艺术研究》、广西《民族艺术》、新疆《新疆艺术》、西藏《西藏艺术研究》等,这些刊物为各少数民族音乐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媒介,同时促进了学术交流,推动了研究工作。

综上所述,20世纪上半叶至今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工作,大致经历了萌芽、停滞、复苏、全面深入研究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的阶段特征都与特定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造就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推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工作的重要举措。虽然研究工作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探寻之路,但在无数研究者付出艰辛努力的基础上,目前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中国文化事业发展中倍受关注。

三、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展望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的考察、采集等基础性工作远未结束,还有不少珍贵的音乐遗产正随着一些老年歌手、乐手、艺人的逝去而佚失。[1]近年来,少数民族音乐的变迁与传承问题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寻求最优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学者们共同思考的问题,相信此问题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将会不断深化。

对少数民族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的考察与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学术界今后需要在此方面继续深入。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在民族地区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人员较少,且大多为非专业研究人员。他们即使获得了丰富的资料,但又因缺乏理论知识而难以产出较深入的研究成果,这对于研究工作是不利的。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才的重视,今后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领域做出新成果。

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音乐文化都是极其丰富的,对于中国音乐学者来说是大有可为的事业。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重要基础是实地考察,作为青年学者,尤其需要重视田野工作。在东西方文化共融的大背景下,我们在中国传统理论研究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吸收外来的理论方法等作为参照,为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工作所用。同时,通过区域合作、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等途径,了解国外学术动态,拓展研究空间,实现新的发展,今后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将愈加丰富和成熟。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音乐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