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理念
——以文化为本
2018-01-25贾二娟
贾二娟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教育理念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具有指导作用。英语表面是英文字母,实质学习英语是通过字母感受异国的文化。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那么为什么英语教育教育要以文化为本;教师教学活动应如何以文化为本以及教师应如何对待这一理念?本文从这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文化为本,英语教育之必须
新高考中,英语将变为一年两考,并且注重口语的考试。曾经应试教育让学生只需要记住一些短语,背诵一些模板就能取得高分,而忽视了英语的文化价值。导致哑巴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出现。新高考中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出新要求,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入乡随俗是真理。农耕经济时我国形成了保守的大河文明,能征善战的西方国家形成了开放的海洋文明,这就产生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交流密切,出国留学,旅游等普遍流行。然而,要实现入乡随俗,就要了解文化差异。英语课堂将不再是单纯知识点的传授,而将成为文化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交流中不可避免的会面对文化的差异,处理得当就可以避免这些尴尬的出现。
如最典型的例子,当我们中国人碰到认识的人,我们一般会问“吃饭了吗?”。这只是中国注重饮食文化的打招呼的方式。如果我们和英美国家的人说“吃饭了吗?”,他们会理解为想要请他们吃饭。而英美打招呼常常提到天气。英美国家的人不谈论私人信息,而在我国一般不会忌讳。
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应对新高考的需要,也是了解文化差异,减少交流障碍的需要。
二、文化为本,教学活动多样性
在课前活动环节,可以设置每日演讲或新闻播报。英语在表达中传递文化。我们经常看电视,会对谁演的好做个评价,还会推测结局,有些经典搞笑的语录我们还会成为自己的生活语言。如贾玲在春晚上表演了女神和女汉子的小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做出评价。在每节课前,设置每日演讲,可以传达一些新的价值观,让同学们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增强文化观点和文化意识。每日演讲让学生讲后,其他学生做评论。演讲的内容可以为感兴趣的话题,或最新时事。演讲时间五分钟,不会影响上课教学时间。
课中设置角色扮演等活动。角色扮演可以更形象的让学生感到文化的魅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学生对话,也可以是一个故事,话剧等,有几个角色就分成几个人一组,然后让他们排练,最后在班里展示,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课后环节,可以做辩论赛,续写结尾等活动。对于一些热门话题,可以将全班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分成两组,让他们自由辩论,从而激发已有知识,并接受新的文化知识。续写结尾,对于故事性强的课文,而且学生学习后感觉兴致未尽,可以让他们继续写结尾。这样的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
三、文化为本,教育理念的态度
面对新高考和英语和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全球化的出现,英语学习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应对考试,而成为交际的手段,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中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无意的挖掘教材涉及的文化知识。这些文化包括显性和隐性文化。英语词汇可以是派生词、合成词、缩略词、外来词等,每个单词都有他们的由来,教师可以找出一些典型的词,并把词的由来告诉学生。教师也可以介绍课文的相关背景知识。
英语中的文化熏陶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在图书馆阅读一本英文名著简写版,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感想。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看一些英文电影等。如“生活大爆炸”,内容反应了原滋原味的英美人的生活习惯,而且发音标准,单词相对简单,每集只有20多分钟,容易看懂,也可以了解英美文化。教师也可以定期请外国人来课堂与学生交流,使学生近距离接触英美文化,体味纯正的英语。
对待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注重文化包括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等。长久以来,如果在教师强调英美文化的重要性,在中学生价值观形成之际,会用一些英美不适合我国的价值观影响学生。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盲目崇洋而忽视传统文化的倾向或多或少与上课接触的文化价值观有关。因此,教师要多用比较的教学方法,区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文化优劣之分,但需要符合本国的国情与价值观。不能盲目追求国外的文化而忽视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四、总结
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因此,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以实施该理念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进人的文化意识和素质的提高的同时,文化里蕴含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答案,最终也会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