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三线建设述评

2018-01-25韩小召

山西青年 2018年20期
关键词:河南工业发展

韩小召

(湘潭大学历史系,湖南 湘潭 411100)

一、三线建设的背景及河南自身客观条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苏联策动新疆少数民族叛乱,拒不履行协定和合同,特别是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更是大举向中苏边境地区增派军队,由原来的十个师不足二十万逐步增加到五十四个师近一百万人,把近三分之一的战略导弹对准我国各中大城市,扬言要对我国进行核手术。苏联巨大的军事威胁,使我国由领导人不得不考虑战争爆发的可能性。1964年,美国扩大在越战争,使越南战争骤然升级,美国悍然轰炸北方越南民主共和国,将战火燃烧到中国的南大门。对于美国这一行径,国家领导人思虑长远、越南如果作战失败,美国是否会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可以说,是美国又把中国推到了战争的边缘。

由于近代历史发展的原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分布集中,而广大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极为薄弱。如果发生战争袭击,我国近百分之七十的工业都将受到毁灭性打击,无法提供长时间的战争武器消耗。鉴于美苏的军事压力和工业集中于沿海,毛泽东明确提出,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会有战争的危险……没有后方不行,同时提出要把全国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下决心搞三线建设。

河南豫西地区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跟其良好的区域位置分不开。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地形西高东低,境内有众多的天然关隘、绵延不绝的山脉、对于阻遏侵略者是天然的屏障。在三线建设时期,对于美国或苏联的军事侵略模拟,所提出的“北顶南放”或者“诱敌深入”方针,河南首当其冲,都是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其境内的山脉,河流,关隘,谷口,都是歼灭来犯之敌的天然优势。也可以视河南为战略退却空间地带,诱敌深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河南居于天下之中,又处于交通大动脉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在全国军事的宏观部署下,河南可以发挥应有的桥梁作用。立足于便利的交通,通过境内的铁路把苏需要的战略物资和后勤补给输送到前线地区。

河南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劳动力,为三线建设的展开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河南三线建设时期的主要项目

三线建设时期,是河南国防科技工业大发展时期。大规模的三线企业从豫西南的伏牛山到豫西北的太行山下,夜以继日纷纷投入生产。全省基本建成具有现代化生产能力的大中型军工企业66家,职工人数8万多人,累计投资13亿元。它们分布在郑州、洛阳、济源等27个县市。各企业生产出4大类19种炮弹、枪弹、地雷、炸药……在基础工业方面,在冶金方面,栾川钼矿、栾川县钼酸铵厂,舞阳钢铁厂、郑州铝厂等以及各县地方自办的小冶金厂、小钢铁厂等小规模的厂矿企业纷纷出现。河南冶金工业发展促进了全省工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建设。在煤炭方面,相继建成平顶山、焦作、鹤壁、义马4个国家统配煤矿,还兴建投产县以上地方矿井67对,总设计能力每年近90万吨同时又开办一大批社队小煤矿,推动全省地方煤矿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南阳油田和中原油田相继发现,70年代后期投入生产。三线建设期间,全省有色金属工业迅速发展。1965年,在洛阳筹建中国第一座规模最大的半导体材料厂——洛阳单晶硅厂。1969年,又兴建焦作铝厂,拥有铝锭生产能力1.4万吨,铝材生产能力7000吨。在交通运输方面,焦枝铁路、太焦铁路的建成通车,对加强豫西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地方铁路如汤阴——鹤壁,孟庙——平顶山——宝丰等铁路的建设,促进了各个地方县市交通经济发展。在三线建设期间,豫西地区几乎县县乡乡都修建了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运输网。

三、三线建设对河南的历史影响及现实启示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在河南建设发展的大中型项目,使河南的工业初步得到发展,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三线建设的开展,国家的大量投资建设给河南的工业无论是行业结构还是地域分布都得到较好的均衡发展。在此以后,河南工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平顶山火电厂、平顶山姚孟电厂、鹤壁义马国家统配煤矿的建立,数度搬迁之后的舞阳钢铁厂的投建,南阳油田和河南油田的发现和建立,摆脱了不生产油的“帽子”,此外,在其他工业方面,如化学、机械、有色金属等都得到发展。三线建设为河南打下了现代工业的基础,使河南的工业体系更加完善。

在教育方面,三线建设时期需要大量的技术、职业工人,河南建立了大量普通学校和职业矿工大学、中专等学校,提高了河南教育事业的质量。新中国成立之时,全省除了河南大学有较好的文化教育资源以及教育人才外,其他城市在教育上的人才投资和教育设施几乎是一片空白。三线建设时期,大量厂矿的投资建设,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勘测、练矿、绘图等等专业技能,都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为了弥补技术上人才的不足,省政府与各大型矿区相继建立矿工大学和职工院校,焦作煤炭工业学校、平顶山矿务局“七·二一”矿工大学、平顶山煤矿技工学校等一些中专、技工教育。三线建设时期,河南大中专、职业技工、工业学院等的成立,为三线建设下的重大项目源源不断提供了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工人的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解决建设生产上的困难有较好的理论保障。

三线建设对河南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的同时,在建设实施中也有一些弊端显现。投资过分地向国防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倾斜,没有相应的把农业和轻工业搞上去,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形成“重工业越来越重,轻工业越来越轻”的现象。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家对三线建设的进程要求过急过快,计划不周,许多项目仓促上马不能按基建程序办事,工程建设按三边(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有的项目施工忽视质量,有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盲目开工,留下一些后遗症,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三线建设期间,河南五小企业的滥觞式发展,给省政府和地方政府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经济包袱。1970-1975年,全省共建成县以上煤矿45处,小氮肥工厂发展近120个工厂。1970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河南省大办发展“五小”工业的报纸。“文化大革命”以来,河南省在8个专区3个市兴建了2000多个小型厂矿。“五小工业”在河南的滥觞发展,出现乱釆烂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

三线建设的发展中存在的缺点,我们要加以总结借鉴,给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经验教训。三线建设的目的是要在我国的建立一个稳固的战略基地,主要是围绕国防建设而开展其他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只单纯强调项目建设,忽视了与之相联系的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造成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河南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经济平稳、持续、高效的发展,不能顾此失彼而忽视其他精神文明方面。三线精神是广大三线建设者在当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优秀的文化和传统美德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它形成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属于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之一。三线建设所形成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国家集体奉献自我的精神值得当代学习。

猜你喜欢

河南工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