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富阳东梓关历史文化村落院落空间
2018-01-25杨京武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杨京武 张 娜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一、东梓关基本概况
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位于场口镇西部,地理位置独特,面临富春江,背靠小山群。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小说《东梓关》,讲的就是作者在东梓关发生的故事。东梓关村坐落着众多明清古建筑及有价值的历史遗迹,文化底蕴深厚。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二、传统建筑院落空间围合特征
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各地民居在长期发展中,因经济、地理位置等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院落关系。
我国的传统院落大致可以分为北方地区的合院式和南方地区的天井式。北方的代表是北京四合院,南方的代表是徽派及杭派建筑。
(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建筑来说,墙体之外的院落空间为外部空间;对于整个宅院来说,院落是属于内部空间的。院落对于家庭而言,是家庭的公共活动空间;相对于整个空间环境而言,院落又是家庭的私密空间。如果这样说来,其实住宅的内外空间是很模糊的。
(二)强调方位性
自古以来,家庭就是组成国家的最小单位,民族、国家的多种礼仪制度也都是由家引申而来的。古代君王上朝时,皇帝坐在最高的中轴线上,俯视群臣。同样,在家庭中,长者居正房,在中轴线上,儿女居左右厢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院落空间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注重方位性。
三、东梓关院落空间分析
(一)东梓关搬迁安置区院落空间形式
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规划》,笔者总结出一些东梓关搬迁安置区设计在空间形式上的特点。它从每一个单体建筑入手,将宅基地轮廓边界与院落整合同步考虑,确定了小开间大进深和小进深大开间两种形态的基本单元,每一个单体建筑都实现了宅中有院。
由大门进入到达前院,是整个建筑最开放的空间,阳光充足,居民可以晾晒衣物或者农作物,满足了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通过建筑内部会进入内院,内院为建筑内部空间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条件,同时也能延伸建筑的内部空间。后院作为后勤生活空间,存放生活用品,连接厨房。前院开敞,可作为半公共空间;内院静谧,可作为半私密空间;后院人流少,比较私密,可作为私密空间。整个建筑从入口开始营造出了“公共─半公共─私密”的一种空间规律。
(二)东梓关搬迁安置区建筑组团围合形式
东梓关的搬迁安置区将各个单体建筑组合成带有公共院落的规模组团,与传统行列式布局相比,它节约土地,并且组团围合成了一个公共院落,营造出了自家院落与公共院落的层次感。通过对村民的深入访谈与调研,建筑在设计时实行户与户之间完全独立,不共用同堵墙,间距在 1.6~3.2m不等,实现了各自住宅独立性的诉求。这种“单元—组团—村落”的生长模式与传统中国古建筑的群体生成关系逻辑一致,也为未来的推广提供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能性。
组团模式是一个创新模式,它的优势在于布局灵活,与传统组团方式相比,东梓关的组团模式节约用地,公共空间私密性好,利于邻里交流,单体建筑前庭后院的空间布局也组成了丰富的庭院空间,满足了住户的生活要求,也多了一些趣味性。
四、传统院落空间与现代院落式居住环境的对比分析
同传统民居相似,现代建筑的院落空间也可以理解成家庭内部的缓冲空间,现代建筑中多种多样的缓冲空间,也正好反映了这个时代更为丰富的人际关系。
现代式院落空间由于受经济、地理位置等原因,已经不太能够再重复以往传统的院落的一些特色,但是我们能够从传统院落的本质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发现一些方法以解决一些现代人在社交方面的问题,少一些小区门对门却不相识的尴尬局面。
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政策扶持,还需要认真去探索营建的模式,总结经验与不足,如何去传承传统的村落形态,解决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系统性问题是我们每个研究乡村建设的设计师应该去积极探索的。东梓关作为一个搬迁安置区的成功案例,在建筑外观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采用当地材料建造等方式融入地域性文化,在乡村建设中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