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音乐形态与民族团结的内在联系

2018-01-25张承林

北方音乐 2018年18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间音乐

张承林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一个民族的民间音乐是非常自我的,必定反映了这种民族文化的内在特点、感情生活的基本方面。我国的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农民、手工业者和市民成了中国民间音乐艺术的创作主体,这是由中国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其中农民是主要力量。为了满足自我精神的需求,农民创作的民间音乐作品体现出了受制于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影响,基本保留了相当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使我国民间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音乐形态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下形成的一种音乐存在方式,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这构成了音乐表演形式的多样性类型,构成了文化的多元化状况,对于民族团结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民间音乐形态发展历程中的民族团结

(一)先秦钟鼓雅乐时期

这一时期中,民间音乐形态主要反应在一些原始舞当中,重要包括古夏商时期的古代乐舞和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主要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宗教、祭祀、战争、图腾种种内容,是人们在生产、劳作中,通自然界斗争的作品,如“葛天氏之乐”这一类原始乐舞作品,极大地凝聚了人心,使一个族群的人们更加团结。原始社会中,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生产力低下,因此民间音乐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形成了原始的音乐文明独特的面貌,这些民间音乐主要是因“万物有灵”的巫术观念而创造的。

到了西周时期,音乐的等级制度主要体现在乐舞的编制、乐悬制度等方面,此时,统治阶级开始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度和与之相匹配的礼乐制度,雅乐成了传统音乐形态的主流。但是作为宫廷的雅乐也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和普通劳动人民关系密切。乐舞种类主要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四夷之乐等,如四夷之乐主要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乐舞。

春秋初年,一些新型地主阶级的欣赏趣味转向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俗乐,雅乐已经很难适应新型地主阶级的审美需要而生存下去。“郑卫之音”是郑国和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其音乐旋律优美抒情,虽然受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抨击,但当时一些诸侯国君非常喜欢。郑卫之音的风靡预示着礼乐制度的逐渐瓦解,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奴隶制社会面临瓦解,时代发展的必然。在奴隶社会转型过程中,“八佾舞于庭”这种僭越礼法证实音乐的等级制度已经逐渐失去了约束力,周天子所制定的统治秩序被打破,到了东周时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

为了达到了解民意、凝聚人心的效果,周王从巩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完善了施政,制定了“采风”制度。客观上来说,这种由统治阶级主观意图上所推行的制度促进了民间歌曲的发展,促成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诞生,保存了一大批劳动人民创作的优秀诗歌。《诗经》收录的大部分是北方民歌,而《楚辞》收录的大多是南方楚、吴等地的民间音乐。并且至今被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远祖就是这一时期中荀子的《成相》。

(二)汉唐歌舞伎乐时期

汉朝时期,汉武帝开辟了“丝绸之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横贯亚洲的中西陆路交通。由此,歌舞伎乐和西域音乐的东渐成为了中国民间音乐两大新的时代潮流,并盛行起来,缔造了一个以多民族歌舞音乐并存为其特征的灿烂辉煌的音乐多元化时代,直至隋唐王朝一千余年的岁月中。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贯通,改变了上古以来我国民间音乐相对封闭的发展状态,促进了民间音乐与西域音乐之间的交流融合,呈现出以汉族音乐文化为中心的多民族、多元化的新局面,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

秦统一中国之前,俗乐具有了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雅乐开始衰落,俗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渐渐得到了统治阶级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提倡,进一步抵消了雅乐的影响,这在客观上给前朝首置乐府以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汉代乐府收集了大量的民间音乐,范围东到海边,北到匈奴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南到长江以南,西到西域,遍及了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音乐的蓬勃发展。乐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将民间音乐重新填写歌词或改编曲调,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如西汉时期的协律都尉李延年具有过人的音乐天赋。

在传统音乐基础上,乐府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赋配制成新曲、编演乐舞,汲收了民间俗乐以及外族外域音乐的成分。并对四方的民歌进行了采集,使民间音乐呈现出新的面貌,使民间音乐获得了整理、集中的机会,促成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也保存了民间音乐,推动了乐舞文化的大发展。

如经过乐府的整理,源于民间歌曲,北方民间音乐的代表——相和歌,从无伴奏的“徒歌”变成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终形成了歌、乐、舞为一体的相和大典,变成了“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以独特的风貌对后世的歌舞、说唱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魏晋时期,一些外域音乐纷纷传入中原,如:西域的《龟兹》《安国》;古朝鲜的《高丽》等,凉州一带的《西凉乐》也逐渐形成,这不但促进了民族大团结,还为隋唐九部伎、十部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后民间音乐都称清商乐,继承了汉代相和歌而发展来的。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政权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音乐已经同汉族音乐自然融合,宫廷音乐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民间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也已经与外国音乐融合,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凝聚了人心,也足以见得宫廷对当时各民族音乐的重视。隋唐民间歌舞以曲子最为盛行,这一时期的歌舞故事性逐渐增强,一些具有戏曲雏形的故事歌舞形式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民族团结,如《代面》《踏摇娘》等。

(三)近古民间俗乐时期

宋代时期,民间音乐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民间俗乐的发展占据了主流,民间音乐出现了历时性的转折。这一时期,市民阶层逐渐崛起,音乐开始具有了商品的属性,城市中出现了专门供职艺人表演的场所“勾栏瓦舍”,出现了最具代表性的综合艺术形式戏曲音乐。

宋代民间音乐的蓬勃兴起主要表现在民歌的繁荣与民间曲子的流行;艺术歌曲和说唱音乐的发展、市民音乐的蓬勃兴起、民间器乐的发展、百戏歌舞的演变及戏曲艺术的发展。诸宫调说唱形式的形成成了我国说唱艺术进入成熟时期的标志。南戏标志着我国戏曲的正式形成,并且宋代的杂剧和南戏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杂剧和明传奇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城市更加繁荣,我国民间音乐朝着色彩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民间音乐艺术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民间戏曲音乐的繁荣和发展成了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各类曲谱相继问世,民间“小区”内容丰富,器乐的演奏形式多种多样,说唱音乐异彩纷呈。这一阶段中,其他地方小戏相继形成,昆曲也在明代四大声腔中“昆山腔”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由此可见,民间音乐贯穿于传统音乐发展形态的每一个阶段中,占据着传统音乐最大分量的一部分,形式最为丰富。并且有的民间音乐曲调是从民间小曲中发展而来的,有的直接来自于民间小曲,但虽然经过了改编和再创作,依然带有民间音乐中民族性或地域性的典型特征,与民族团结具有很大的内在联系性。如周代采风制度开始,大部分来自外族、外语的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成了宫廷音乐,主观上是为了统治阶级的享乐,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间音乐发展和保护。

二、民间音乐形态对民族团结的功能

首先,民间音乐形态具有民族凝聚力功能。人一生下来,就必然与他人和社会发生种种联系,并且需要一定的准则与规范来指导、规范与制约这种联系,这种规则不需要强制,是在共同文化心理基础上得到公众认识的意识文化,这种准则与规范就是伦理。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会产生一定的伦理道德,并自觉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先秦钟鼓雅乐时期的民间音乐中,宗教仪式音乐形态中就蕴含着一定的人伦道德观。如一些劝导对家人尽孝道、兄弟姐妹相处之道等民间音乐,不但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还折射出音乐形态中所蕴含的人伦道德。在歌舞中,人们感受到了亲人、邻里之间的友谊,歌声让亲人、邻居之间更加团结,人们一起跳着、唱着,忘记了烦恼和忧愁。并且这些人伦道德观在社会生活中持续产生影响,极大地稳定了社会和谐,促进了民族团结。

我国民间音乐形态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在民间音乐中很多涉及人对自然崇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品。这使得我们能够从民间音乐形态中看出,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人对自然产生了崇敬心理,天、地、山、水孕育了人的生活,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恩赐取决人们的善恶之心。并且这个自然道德观被人们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影响,极大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从社会层面来说,共同参与是一种亲和力,民间音乐都具有群众共同参与的特点,不管职业、地位和年龄,只要有较大的民间歌舞活动,同地区的人们几乎都回来参与。大家尽情地唱着、跳着,踏着音乐的节奏,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欢乐的气氛令人心旷神怡,鲜明的节奏令人豪情振奋。这些重大的节日活动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都已经发挥在那成动辄上万人的群众型活动,只要歌舞唱起来乐器弹起来,就有人带头跳起来、唱起来,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团结。

另外,民间音乐形态蕴含着调节人们社会生活的功能。民间音乐形态本身就具有民族团结功能,如在劳作之余,人们会利用农事空闲的时间,自发的组织歌会,从而具备了调节人们的社会生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通过民间音乐,人们之间的隔阂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增进了,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民间音乐
民族团结之歌
音乐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