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全面加强沈阳高校建设
2018-01-25蔡慧青
蔡慧青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酵、萌芽,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全面复兴这几个重要时期,中国也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僵化走向创新,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雷锋精神的影响、魅力一直在中国人民心中扎根发芽,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雷锋精神体现了牢记宗旨、恪尽职守、一心为民的崇高品德,体现了无私无畏、勇挑重担、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它并不是一个僵化不变的道德符号,也不是人为拔高的标杆模范,而是活生生的榜样,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和现代文化精魂。可以说雷锋精神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实际相适应,与人民期盼相呼应。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其中在个人道德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标准。这是对当前人们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的重新阐释和规范要求,这也集中体现了雷锋精神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治国理政新战略,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每个人发挥扶贫攻坚、善作善成精神,做到团结一心、精诚合作,这更需要发挥雷锋精神倡导的无私奉献、服务人民意识。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观点、新要求、新标准相适应,有着本质的一致性,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找到自己位置。
二、雷锋精神对沈阳高校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改革、社会转型、利益分配正在深入进行,这也给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作为青年学子,不仅要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还要为各项建设培养后备力量,更要深刻认识当前形势,更好地领会、弘扬雷锋精神,找准自己位置,履行自身职责,全面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一)雷锋精神是开展沈阳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方向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师生价值观、世界观较为扭曲,个人利益至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不少师生入党目的不纯,甚至公然发表于党中央政策不符的言论;部分师生生活堕落,意志消沉,精神颓废,严重影响了自身形象。其根本根源在于政治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坚持用雷锋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方向舵和指南针,时刻对照雷锋精神查不足、找短板、析原因、强整改,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始终做到与党同心同德,同频共振,找到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源。
(二)雷锋精神是打造高校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队伍的“定盘星”。从雷锋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他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干劲。而这也与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一脉相承。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向雷锋同志学习,把精力、思想和时间都放在自力更生搞建设、奋发图强求发展上,将个人的生活标准降到最低,将工作上的标准提到最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耽于个人享受,不沉溺于个人欲望,始终做到思想不变质、精神不动摇,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现下,高校学生中攀比现象比比皆是,部分党员干部不起带头作用,将老一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完全抛之脑后,所以高校必须以雷锋精神为导向加强学生队伍建设。
三、新期待新常态下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的途径
(一)增强改革思维,打开格局谋发展。雷锋精神是鲜活、生动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弘扬雷锋精神,就必须跳出小圈子,以改革精神去实践、探索。要充分挖掘雷锋精神的本质,找准与现在形势的紧密切合点,在更高的层面上找到发力突破点,实现雷锋精神与师生心灵的高度契合。要以新理念分析新形势,以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在健全机制、活动带动、平台拓展等方面不断创新,确保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活动真正融入教学实践、工作生活,服务人民群众。
(二)凝聚团队力量,齐心齐力齐步走。要切实打造全时空覆盖、无死角浸润、全方位推进的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格局,将弘扬雷锋精神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不断丰富形式和载体,提升宣传学习的效果,切实将雷锋精神植根于每位师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要注重团队构建,发挥互帮、互助、互学功能,将分散在个人之中的热情、力量和智慧通过团队集中起来,形成攻坚克难、奋勇向前的强大合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雷锋精神作为沈阳城市精神,将指引沈阳高校培养更多卓越的青年学子,并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沈阳建设城市建设再划新蓝图,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1]高国希.雷锋精神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12(8).
[2]金晓迎.让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