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地震”来临时

2018-01-25颜嘉逸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狗蛋触觉动机

◇颜嘉逸

今天看到一个朋友圈信息:

刚刚发现,狗蛋儿把我3月份做好的小房子毁了。(大哭)她告诉我地震了。你当你妈是3岁小孩儿吗?(连续大哭)

狗蛋儿是3岁女孩子,我经常看到她妈发她的各种奇思妙想和利用身边各种东西COSPLAY。于是,我给她回复:

我猜孩子当时毁房子时真的是在想象地震,一般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定的思维活动支持,这些思维活动就是孩子行为的动机,而故意破坏并不是动机。只是我们成人会简单武断地认为孩子这么做就是为了破坏,她说的真话被我们认为是找借口。不能理解孩子的动机,就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而制止和责备会禁锢孩子的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

我想这样的事件在很多家长身上都发生过,我也不例外。儿子长到11岁时,家里大到电器小到非电器用品几乎全都换了一遍。每次他弄坏东西、弄乱房间后总有自己的理由:“妈妈,我是想看看这个能不能被扎破。”“妈妈,我是想看看这里面是什么。”……而每次看到他的眼神,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他就是想看看是怎么回事,或者和他想的是否一样,所以我还是会原谅他,只是要求他收拾好,或者把破坏性降到最低。

从他身上看学生的行为,我有了新的理解。儿童学习的方式有三种: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在学校和家里,爱动的孩子都不招人喜欢,我们喜欢孩子坐在那里看黑板、认真听、不要动。在家里,很多东西也不能动。有些时候是不应该动,例如听讲、站队等,这是应该培养的行为规范。但当他对一个东西感兴趣的时候,他需要动。很多爱动的孩子都是触觉型的,他动就是因为只有亲自触摸了这件东西,他才能认识它、了解它,这就是他的学习方式。就像婴儿有一个时期会把每样东西都放在嘴里一样,他是在用嘴认识这个世界,只有啃一啃他才知道这是什么。家长、老师不让孩子触摸,最后的结果就是剪断了孩子学习的触角,剪断了孩子想象的翅膀。

真正动手做一做对学习来说重要吗?非常重要。试一下,用手仔细摸摸你面前的任何一样东西,去感受它的每个面是平还是曲,沿着边缘摸摸它的形状,去感受它到底有多大,它的材质是什么。摸完后你是否觉得这个东西每天在你眼前,现在认识它了?这个经验才真正建立在你的心中。不让孩子触摸,只能让他建立表层的认识,很难建立真正的经验,很难形成深度的认识,所有的操作性学习都是这个目的。哪怕这个实验前人进行了一百次,对学生来说那都是间接经验,只有学生亲自做了才会形成直接经验。

回到开始的那个狗蛋儿,妈妈应该怎么做呢?我想,首先要相信孩子说的话,问她:“地震了会怎么样呢?”让狗蛋儿用毁了的房子边说边做,和她一起讨论地震。如果可能的话,最后让她重新建好这座房子。对妈妈来说这就是教育,对狗蛋儿来说这就是学习。

猜你喜欢

狗蛋触觉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亚里士多德的触觉科学辨析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一棵树
船内船外
触摸远隔重洋的你解密触觉互联网
动机不纯
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