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尼埃病患者术后抑郁状态及其与眩晕、生活质量改善的关系

2018-01-25郑琼华徐先发余力生李晶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梅尼埃病患者发作

郑琼华 徐先发 余力生 李晶兢,3

梅尼埃病是耳科常见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耳闷,每次持续20分钟至12小时不等,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极大困扰[1, 2]。该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定期的眩晕发作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负担,患者可能比其他人遭受着更多的不良情绪困扰,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又会反过来加重眩晕的反复发生[3]。目前文献多关注未经治疗的梅尼埃病患者或经保守治疗的梅尼埃病患者,而对接受了内淋巴囊减压术或半规管填塞术的梅尼埃病患者的情绪状况了解不多[4, 5]。本研究旨在探讨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梅尼埃病患者术后的抑郁状态及其与术后眩晕、术后生活质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至2015年间确诊并行内淋巴囊减压手术的梅尼埃病患者46例,其中,女27例,男19例,年龄20~77岁,平均52.0±13.0岁,术后时间为21~49个月,平均32.7±8.2个月。另选95例性别、年龄、术后时间相匹配、因患耳鼻喉其它疾病而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女54例,男41例,年龄30~86岁,平均53.6±13.1岁,术后时间为21~49个月,平均31.2±8.1个月;其中中耳炎11例,耳廓良性肿物及耳前瘘管5例,鼻窦炎18例,鼻中隔偏曲4例,甲状腺肿物13例,腮腺肿物3例,颈部肿物4例,慢性扁桃体炎8例,会厌囊肿5例,鼾症9例,声带息肉15例。

1.2研究方法

1.2.1随访内容 于2015至2016年间对手术治疗的梅尼埃病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方式为邮寄调查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20)、梅尼埃病治疗效果问卷(Meniere disease outcomes questionnaire, MDOQ)后寄回;对患者术前半年、术后18个月至24个月间的眩晕情况进行电话随访;对照组患者同样采取邮寄方式自行填写抑郁自评量表。

1.2.2眩晕疗效评定 按照美国AAO-HNS(1995)梅尼埃病诊断和疗效评估标准及2006年我国修订的梅尼埃病疗效分级标准进行。采用治疗后18~24个月之间眩晕发作次数与治疗前6个月眩晕发作次数进行比较,眩晕疗效评定分值=治疗后18~24个月间发作次数/治疗前6个月发作次数×100。术后眩晕程度分为5级,A级:0分(完全控制,不可理解为“治愈”);B级:1~40分(基本控制);C级:4l~80分(部分控制);D级:81~120分(未控制);E级:>120分(加重)。

MDOQ是2006年刘兆华等自行设计并验证的一种新型有效的评估工具[6],共 40个问题, 其中包括38个配对问题和 2道描述题,38个配对问题中每两题为一对,分别针对术前和术后。每一问题的分值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严重、较重、中等、较轻、无,得分分别记为0~4分,0分最差,4分最好。术前术后可能得分的最大值均为4×19=76分。手术前生活质量得分=手术前问题得分的总和/手术前得分可能的最大值×100。同理,手术后生活质量得分=手术后问题得分的总和/手术后得分可能的最大值×100,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MDOQ 的生活质量得分的变化=手术后得分-手术前得分;相减得分为正分,表示术后得分更高,术后生活质量更好,即“有改善”;得分为负分,表示术后生活质量更差,即“变差”;得分为0,表示“无变化”。

1.2.3SDS-20抑郁自评量表评估 SDS-20是由Zung于1965年编制而成,能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受试者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四个选项:A、没有或很少时间;B、小部分时间;C、相当多时间;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选择。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其中第2、5、6、11、12、14、16、17、18、20这十道题为反向计分。

2 结果

2.1梅尼埃病患者术后眩晕、生活质量、抑郁评估结果 梅尼埃病患者中获得术前半年、术后18~24月眩晕发作次数者共37例,其中12例(32.43%)眩晕完全控制(A级),19例(51.35%)基本控制(B级),2例(5.41%)部分控制(C级),4例(10.81%)未控制(D级)。术后眩晕评定得分平均为30.78±30.96分(最小值0分,最大值100分)。

梅尼埃病患者中完成MDOQ者有33例,其中30例(90.91%)术后生活质量有改善,2例(6.06%)变差,1例(3.03%)无变化。术前术后生活质量得分差值平均为29.07±21.77分(最小值-13分,最大值68分)。

梅尼埃病患者中完成SDS-20者有43例,其中30例(69.77%)无抑郁,6例(13.95%)轻度抑郁,7例(16.28%)中度抑郁。术后抑郁得分为45.98±11.93分(最小值26分,最大值67分)。

46例梅尼埃病患者中,只有27例有完整的眩晕控制、MDOQ、SDS-20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27例患者术后眩晕控制、MDOQ得分变化、生活质量变化、SDS-20得分及术后抑郁情况(分)

2.2梅尼埃病患者术后眩晕、生活质量、抑郁的相关性 针对27位有完整眩晕控制资料、MDOQ得分、SDS-20得分的梅尼埃病患者进行术后眩晕、生活质量、抑郁情况三者间两两相关性分析,眩晕与生活质量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48(P=0.075>0.05),与抑郁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41(P=0.225>0.05),生活质量与抑郁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05(P=0.306>0.05),提示三者之间两两无直线相关关系。

2.3梅尼埃病患者术后眩晕控制程度与抑郁的关系 针对35例既有眩晕控制资料又完成了SDS-20的梅尼埃病患者(表2)进行Krukal-Wallis检验,Chi-Square统计量为1.895(P=0.595>0.05),不能认为术后眩晕控制程度不同的患者之间抑郁状况存在差异。

2.4梅尼埃病患者与对照组抑郁情况对比 比较43例完成了SDS-20的梅尼埃病患者与对照组抑郁情况,对照组95例均无抑郁症状;对两组进行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1425.00,Wilcoxon W=5985.00,Z=-5.604,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梅尼埃病患者术后抑郁发生情况高于对照组。

表2 35例术后不同眩晕控制程度梅尼埃病患者抑郁状态分布(例,%)

3 讨论

近年来梅尼埃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家庭的生活工作造成极大影响[7],反复的眩晕发作,导致不良情绪,可能引起抑郁。抑郁在世界范围内致残性疾病的排行中位居第四位,到2020年它可能位居第二位,危害性极大[8]。评估梅尼埃病患者是否出现抑郁症状非常重要。

抑郁的发病机制包括生物学因素,如: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活性下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机制紊乱、氧化应激能力减弱、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下降,还包括遗传学因素等[9]。功能性磁共振发现抑郁患者存在某些脑区结构与功能异常,可能也是抑郁产生的机制之一[9]。目前认为,生化、免疫、内分泌、遗传、解剖结构异常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抑郁症[10];这一点与梅尼埃病类似,梅尼埃病的病理机制是膜迷路积水,但导致积水的原因并不清楚,可能与生化、免疫、内分泌、遗传、解剖结构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有研究显示梅尼埃病患者有抑郁倾向[4, 11, 12]。2015年袁庆等发现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抑郁倾向高于耳石症和前庭神经炎患者,抑郁程度与前庭功能间无相关性[13]。梅尼埃病的症状为眩晕、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而发作性眩晕是困扰梅尼埃病患者的主要问题之一,梅尼埃病的眩晕发作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有时甚至可在睡梦中发作,这更加剧了患者的心理负担[11];眩晕发作次数越多,抑郁等心理问题越严重,未经治疗的梅尼埃病患者眩晕发作频次越高,其抑郁的发生率越高;合并的慢性躯体疾病越多,抑郁发生率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14]。

本组研究对象是接受了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的梅尼埃病患者,其术后眩晕发作明显减少,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但术后的眩晕控制程度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无明显直线线性关系,并不能说眩晕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更好的改善;可能是影响梅尼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例如:耳鸣、对眩晕突然发作的恐惧、自身性格、家庭情况等等,术后眩晕和生活质量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验证。

文中结果显示,梅尼埃病患者术后抑郁与眩晕控制程度、抑郁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之间均无明确线性关系,不同眩晕控制程度的患者间,抑郁发生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梅尼埃病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另外,本组对象中术后眩晕控制较好的患者,其抑郁量表得分并没有相应降低,可能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手术治疗可以减轻眩晕发作的程度,减少发作次数,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眩晕引起的不良情绪,从而极大地阻断了疾病和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但是由于抑郁是一种长期慢性刺激导致的心理不良状态,患者的抑郁程度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术前长期的慢性病理刺激所致,与术前抑郁的程度有关;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患者术前抑郁情况无法获得,将在今后研究中改进。第二,抑郁也可能与梅尼埃病患者自身人格特质有关。第三,梅尼埃病的其它症状,如:耳鸣,可能也参与导致了患者的不良情绪[15],术前患者的主要困扰是反复发作性眩晕,术后患者眩晕虽得到控制,但耳鸣并未相应减轻,可能成为患者术后的主要困扰之一。梅尼埃病是个多症状的疾病,这些还有赖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

本研究结果表明,本组内淋巴囊减压术后梅尼埃病患者69.77%无抑郁,13.95%轻度抑郁,16.28%中度抑郁,而接受其他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均无抑郁倾向;梅尼埃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即使眩晕控制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仍较因耳鼻喉科其它疾病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更多存在抑郁倾向,这一点值得耳鼻喉科医生关注。

1 Lopez-Escamez JA, Carey J, Chung WH, et al.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enière'’s disease[J]. J Vestib Res, 2015, 25: 1.

2 蒋子栋. 梅尼埃病诊断新标准及相关问题探讨[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 51: 142.

3 Orji F.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Meniere’s disease[J]. Ann Med Health Sci Res, 2014, 4: 3.

4 吴萍, 王海涛, 吴子明. 梅尼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评估研究[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 26: 516.

5 Van Cruijsen N, Jaspers JP, van de Wiel HB, et a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Menière's disease[J]. Int J Audiol, 2006, 45: 496.

6 刘兆华, 钟时勋, 李朝军, 等. 梅尼埃病患者内淋巴囊减压术后的生活质量研究[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6, 14: 334.

7 Havia M, Kentala E, Pyykkö I. Prevalence of Menière's disease in general population of Southern Finland[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5, 133: 762.

8 瞿伟, 谷珊珊. 抑郁症治疗研究新进展[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 1113.

9 邓佳慧, 李素霞, 董问天, 等. 难治性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 40: 123.

10 钟盈花, 瞿正万. 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 5995.

11 Arroll M, Dancey CP, Attree EA, et al. People with symptoms of Ménière's disea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llness intrusiveness, illness uncertainty, dizziness handicap, and depression[J]. Otol Neurotol, 2012, 33: 816.

12 王密, 卢伟. 前庭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 22: 545.

13 Yuan Q, Yu L, Shi D, et 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vestibular peripheral vertigo[J]. Medicine (Baltimore), 2015, 94: e453.

14 刘传珍, 周敬华, 李耀彩, 等. 眩晕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 2007, 8: 279.

15 姚洁, 徐亚萍. 耳鸣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J]. 浙江医学, 2015, 34: 458.

猜你喜欢

梅尼埃病患者发作
6例伴肝功能损害卟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梅尼埃病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分析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5问梅尼埃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梅尼埃病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的差异性研究
梅尼埃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