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街的不变和万变
2018-01-25
在人和街,我们一般不谈论吃,我们只管坐下来就开吃。毕竟这条街上三步一小店,五步一大店,每家都是沉甸甸的食物,不会耍花招,也无法装饰朋友圈。如果有人夸下海口说要在人和街吃一个通单,就像歌里唱的“忠孝东路走九遍”一样可笑。因为到了台湾才发现忠孝东路从复兴南路到光复南路漫漫而长远兮,能走完一遍已经算铁人三项。同样的,在人和街,就算浅尝辄止,吃到七百米不扶墙,也可以称之为勇士。
人和街是重庆渝中区无数老巷中的一条无甚特别的街,只能算是大溪沟的支马路,从路口一直往里走,连接张家花园和枣子岚垭,绕过大礼堂,弯弯曲曲可以一路爬到山头上的观音岩去。人和街没有游客,只有平平淡淡的日常,日常就一定要有饭可吃,于是对于这条街,老渝中区人一提起来就会说:
“有家罗非鱼,开了十年了吧都还在!”
“吃了好多年的一热胜三鲜,开二十四小时的。”
“曹家梁山鸡其实比那家好吃多了……”
“那家大连饺子馆在我读书的时候都有了。”
“陈氏面庄的鸡汤银丝面好好吃啊!”
由此得知,不起眼的人和街似乎陷入时间的另外维度,那些店面十几年如一日的毫无变化,像沉入了海底深处,顶上风起云涌,这里则波澜不惊。无论是心血来潮的食客,还是突然不想做饭出来觅食的住户,不要紧,人和街的每一家老店都没缺席。
比如“一热胜三鲜”这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店已经不能算单纯的面馆,菜单品种多到眼花缭乱,足足要一大面墙才能贴得下,米线碱水面刀削面炒饭盖饭,但凡想得到的搭配,老板都可以做。想当年才出来工作只能点一碗小面的我,终于走到了泡椒鸡杂面加个煎蛋的财大气粗的年代。其他暂且不说,这家的泡椒鸡杂是要回一道锅的,所以端上来重油得令人恐惧,然大颗的红色泡椒绝不会呈现浸泡良久的暗红色,鸡杂略脆,提味的泡萝卜不失时机的冲淡了油腻,何况还有一碗几颗葱花的豆芽汤,这是开店伊始不忘初心的免费赠送。
其实说到名气使然,还轮不到外地游客,单是本地人,只要没在这条街上生活过的,都无从得知其中奥秘。比如说街口的开心巧面馆,位于巷子里面,一到饭点盛况空前,这是各种美食攻略里全然没有提及过的私藏。最初只有几个平方,吃的时候外面支几张桌子,人客一散,桌子马上就收起来了,非常灵活。开心巧面馆跟街对面那家人气不相伯仲的月亮面庄最大的不同是:量少。量虽然少,但是入味之极,有人偏爱点开心的肥肠牛肉混合,这是豪华吃法,殊不知小面加蛋才是精髓。小面讲究的是佐料,开心的师傅打佐料的时候给人有种误解,好像调料都是不要钱的,加上量平,自然吸收得饱满滋润。
在这点上,月亮面庄的老板恰好相反,街对面这边讲究的是量多。一碗沉甸甸的干溜豌杂,差不多可以支撑起一位忙碌失焦上班族的大半天时光。我不大经常去月亮面庄倒不是因为味道——他家的味道是水准线略上扬的,实在是因为分量太足,更可怕的是这还没加汤,加完之后大概碗里会呈现一汪旺盛的池塘。
人和街除了面,江湖菜也是出奇制胜,只是有点剑走偏锋。月亮面庄旁边的凤姐家常菜,看似普通的店面,端出来的无论来凤鱼还是炝炒系列,都是不输大酒楼的卖相和味道。饭点时段凤姐的店里人潮如织,不出意外的话食客很快就可以目睹凤姐跟自己请的服务员大姐吵得不可开交的景象,凤姐连绵不绝的呼啸声会从店门口绕至厨房,再穿堂而过到后院,连同那盘花椒油中带点微辣又有芹菜香味的泡椒猪肝一起啪的一声摔上桌来。
在人和街吃江湖菜,最紧要记住人淡如菊,便是晴天。开心巧面馆旁边那家二十四桥羊肉粉,粉一般,但是淋汁豆腐好吃得可以啃掉筷子;隔壁卖砂锅菜的,砂锅一般,但是羊肉羊排笼笼是过了十二点便售罄的抢手货,老板娘特别喜欢三伏天卖羊肉,据她说夏天就是要祛湿,感觉也是位隐藏高手;走过著名的卫师傅盲人按摩店,旁边就是著名的曹家梁山鸡,在李子坝某鸡独霸重庆的时代,曹家像是安于边隅然默默自成一派的小众派系,虽然不与名门正面对抗,然而凭药味厚重的土鸡和入口即化的芋儿,也是不怕踢馆的。
继续往上面走,在一热胜三鲜的斜对面,他的对手陈氏面庄到了。在我还只是一个普通本地人的时候,会点循规蹈矩的鸡汤银丝面和甜水面,一个清淡一个甜鲜,是不会出错但略显平庸的搭配。后来我在这条街上游荡了两年,摸清了每一家每一派的脉络,现在我会点过桥抄手。陈氏的抄手很畸形,因为它个头非常大,跟远隔五百米的林妈过桥抄手不是一个路数。陈氏的秘诀在于调料,除了正常口感,多了一味甜,还有芝麻酱助阵,吃一两就饱了,简直是神助攻。冬天的时候,陈氏的罐罐米线比男朋友的怀抱还温暖,配菜丰盛到快要溢出来。老顾客会叫店里态度不怎么好的大姐拿一碟青椒调料来蘸着吃,虽然这家国营作风浓厚的店里服务员态度普遍都比较淡漠,但吃饭归吃饭,总还是要给你端到面前来的。
如果刚好正午吃饭时间,从陈氏到林妈之间,会路过对面设计院的食堂,气氛突然就冷了下来。总是会有那么一些讲究养生的人,会嫌弃人和街重油重味精、尊重新鲜食材又毫不顾忌破坏食物本味的本地做法,没关系啊,到后来他们最终还是会三三两两从食堂出来,冲向大街,扑向那些烟雾浓郁的店,毕竟人和街的油烟味中掺杂了一种奇异的香味,清清楚楚把“好吃”两个字写在了空气中。
然后就走到了林妈过桥抄手,只见健硕的林妈一边在收银机上啪啪敲打,一边巧手如飞地把猪肉嵌入到抄手皮中,现包现煮,以此彰显食材的新鲜程度。这里的抄手是清汤,青红椒调料都摆在台面上,虽然也是蘸水,里面却没有芝麻酱,也不甜,就好像南北武林,招式、兵器、方式方法都南辕北辙。林妈的有趣在于,除了卖清汤抄手,还卖清汤肥肠和蹄花,而且我私下觉得,肥肠比抄手更好吃。但是人生总不能每次这家点肥肠、隔壁家点炒饭这么不讲规矩,毕竟隔壁胖哥的生意也是当红不让。遂跟林妈建议:好不好卖个白饭?都说人和街以不变应万变,但灵活的林妈马上就接受了这个意见,很快林妈抄手的肥肠套饭变成了一绝。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隔壁的胖哥面庄、金刚米线,对面的汤饭、豆花饭、干锅。大家都奔着好吃的目的,不约而同地继续挥洒着重油重味精重油烟,一派其乐融融。
跟其他街道不同,人和街没有午市和晚市的区别。林妈旁边走十米过来那家罗氏罗非鱼,从中午开始已经人满为患。得益一个小院落,大树底下闹中取静,其实静不静也无所谓,但是自己有块地界,也就无形中跟桌子摆上大街的小店彰显了江湖地位。罗非鱼卖了十几年,已经无从考据第一锅和现在这锅的味道有什么不同,总之鱼片的鲜嫩依旧,花椒成群结队的浮出水面,大块的酸菜不但提味还下饭,就算是呛辣藕丁、凉拌豇豆这些小菜,都遵循着江湖菜的老规矩做得头头是道,进可中午吃得肚皮圆滚,退可夜里就着凉风下酒,亦庄亦谐,动静相宜。
如果江湖闲散路走久了想换个口味,斜对面上坡的华福巷上那家大连饺子馆,一年四季都保持着杀气腾腾的姿态。进门须穿过重重白烟,那是从门口蒸锅里冒出来的魔法,里面装满了各种馅的蒸饺,白白胖胖又生龙活虎。迎面而来的老板长着一张欣欣向荣的脸,让人不下狠手点菜都不行。本地人吃这家,根本不会像初来贵地的人一样,一惊一乍的先来半斤水饺蒸饺,他们会慢条斯理点一笼鸡汁煎饺,要根大排,一盅例汤,再凭心情炒几个小菜,总之在人和街,不按常理出牌就对了。
实在不能再往前走了,人和街滔滔不绝的秘密,也需要保留一点隐私,日子还长,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是时代造就人,是人造就时代,只要有人还在吃饭,人和街的冉冉油烟气就不会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