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新思考
2018-01-24梁君丽
梁君丽
随着21世纪我国向知识型经济的飞速转变,它带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引发了对于知识管理的普遍关注。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管理和服务部门,承担着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推广应用工作。因此,充分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的优化工作,可以通过高效、优质的图书管理为全校师生及读者的学习提供基础保障,从而实现知识创新和传播与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保证现代科学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中得到充分应用,推动高校图书管理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的图书管理。面对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它带动了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图书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因此,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计算机操作经验、信息系统操作技能和全面的信息管理知识。图书馆馆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参与到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来,学会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以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独立完成文献分类、采集、检索等工作,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数字化技术,全面、准确地操作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
“爆炸式”增长的知识信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它们都带来了知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推动了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专业学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高校专业学科领域表现在图书信息的生存周期大概只有3年左右。因此,一方面需要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具有清晰的头脑和良好的大局观意识,能够借助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对于馆藏图书进行筛选和更新。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图书管理人员能够便捷、高效地挑选、归档、保存以及调取图书资料,从而有效应对“爆炸式”增长的知识信息对于管理人员的岗位挑战。
读者阅读体验的创新需求。当今世界消费格局已经步入到“以人为本”的全新阶段,它要求基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购买能力和服务需求来配置消费产品和配套措施。在高校图书馆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拥有快捷的网络环境、便捷的检索系统和完善的配套设施,能够保证读者最快获取到相关资料信息,能够开展有效的互动交流。因此,需要高校图书馆加强内部局域网建设,在图书馆主题区配置触摸式电子设备,方便读者的借阅图书和检索相关图书资料。
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知识型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不能满足师生图书需求,严重落后时代水平,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欠缺导致很难为师
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不能满足师生图书需求。当前,我国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图书资源陈旧的问题,面对信息化时代的知识爆炸性增长,很多专业书籍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导致很多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创新远远不能达到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建设都是为了应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和检查,导致其在扩充图书馆图书时更加偏重数量,往往忽视了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广大师生的图书需求,容易遭成高校图书馆购书主旨的偏离,脱离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自主学习和思维提升的高校教育功能。长此以往,导致高校图书馆图书不能有效得到整理和更新,师生不能从图书馆汲取到足够的知识营养,很多教学研究成果不能与前沿教学科技得到相互论证,导致高校教研水平的停滞;面对专业课程的某些前沿科学领域,学生不能从图书馆获取到相关最新资料,導致学习成果落后于专业发展水平,学生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开放式思考,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上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水平落后时代水平。当今一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它阻碍着图书馆信息化设备的更新,并且缺乏足够完善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有效进行图书馆图书的分类管理和索引创建,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借助图书馆图书进行教学研究和资料查询时,很难搜寻到自己满意的图书信息,导致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远远滞后于师生的教学需求。此外,面对计算机时代、网络时代对于教育领域的广泛冲击,高校图书馆的应对措施显得力不从心,很多高校图书馆缺乏数字化的网络图书馆,导致学生只能局限在图书馆里进行资料查询和学习,也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存储工作。而高校图书馆内缺乏电子阅览室,没有基于网络应用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阻碍了同课题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无助于高校图书馆搜集相关管理问题,不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改善图书馆的管理困境。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大多是高校领导指派或者委派其他专业人员,真正从高校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管理人员不足。因此,高校图书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管理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足,不能有效发挥高校图书馆的高效服务功能。一方面,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大多选取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担任图书采购,他们的图书管理专业知识过硬,但是缺乏对于高校各学科设置的清晰了解,对于各专业的前沿科技和学术专著很难做到触类旁通,所以导致采购的书籍很难满足各个学科的专业需求。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实行终生制的管理体系,导致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岁数偏大,他们对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学习存在畏惧心理,导致很多图书馆管理员只能进行图书馆图书整理和馆藏工作,而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的文献分类、采集、检索等内容则显得力不从心,不能为师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图书馆特色服务。
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构建高校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高校的逐渐普及,它也带动了高校图书管理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构建高校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图书馆索引系统的数字化建设,积极加强高校电子图书馆的信息检索和数据筛选工作,有效简化读者查阅学科信息的操作流程,保证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有效流通,提高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校之间的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互通有无。通过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各个高校之间可以建立图书馆图书信息联网和图书资源共享,保证本校师生能够获取到本校图书馆没有的专业书籍和科研资料,也有助于各个高校图书馆加强相关冷僻书籍的流通和整理工作,保证图书馆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细处,真正实现图书资源的优化共享,也为本校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图书资源获取途径。endprint
以人为本与高校图书管理的创新关系。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管理的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是人,评价现代图书馆管理成果的还是人。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型管理关系,真正实现在人、服务内容和服务信息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工作。首先,图书馆服务所提到的“人”包含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而“以人为本”的创新关系包含了工作人员对读者信息需求的细致解读,用心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结构的变化,构建以信息为媒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读者信息需求的服务创新工作。其次,服务内容是高校图书管理的价值体现,其必须强调遵循人文关怀和价值导向的服务宗旨,始终将对于读者的尊重放在图书馆工作的重心。最后,服务信息是高校图书管理的具体内容,也是高校图书管理的品牌价值所在,高校图书管理应该认真分析所有读者的信息需求,简化信息获取途径,创新信息有效价值,真正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高校图书管理要想创建“以人为本”的创新关系,必须实现从一般的书本服务向信息服务的转变。
提升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在高校图书馆中开展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工作,必须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创新思想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入手,保证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够迎合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需求。首先,需要加强图书馆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需要高校图书馆仔细研究高校不同专业、不同科目的教研需求和圖书需求,将其与广大管理人员的技能操作与专业知识做到紧密结合,聘请相关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工作。其次,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创新管理思想。高校图书馆应该摆脱过去传统、单一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从思想上武装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大脑,保证管理人员从信息架构、管理对象和服务方式上都能得到创新发展,为高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高校应该积极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高校应该积极吸纳信息技术、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创新点,加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用政治思想武装管理人员的头脑,用职业道德品质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用综合性培训教育课程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高校图书馆在师生的知识获取和开发利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需要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积极发挥图书馆信息集散地和知识传播主战场的作用,积极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和服务内容搭建,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以人为本的创新关系和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三个方面入手,优化新形势下的图书管理工作,为高校师生的教研学习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