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是什么?
2018-01-24徐岩峰
徐岩峰
正确地理解管理的相关定义是认识管理的基础条件之一
关于管理的定义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是:“管理是单位追求生存的一切活动。单位通过调整内部以适应外部变化,以确保单位能完成它的外部使命的过程;并使单位及构成单位的各个单元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延续。”另一种说法是:“管原意为细长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央可通达。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畅为疏。管,就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所以,管既包含疏通、引导、促进、肯定、打开之意又包含限制、规避、约束、否定、闭合之意。理,本义为顺玉之纹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发展的规律,包含合理、理顺的意思。管理犹如治水,疏堵结合、顺应规律而已。所以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疏与堵”的运用也可以理解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管理定义还有其它意思相近的说法,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据以上内容分析管理的定义:是管理主体在顺应事物发展道理的前提下,追求生存的一切活动。从字面理解,就是按理去管,方能生存。管理是生死存亡之道,是决定生死存亡的方法路径。
在此基础上将管理的定义完善一下就是:管理主体在顺应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追求健康生存质量的一切活动。同样从字面理解,就是按理去管人,方能生存好。此时,管理就是追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健康富裕的通途。管理就是追求生存和追求更好的生存與发展的一门学科;管理学换个名字完全可以称做“生存学”,可以是个人生活、集体发展、国家强大的生存学科。
正确地理解管理的“管”是什么,是认识管理的基础条件之二
管理当中的“管”,就是运用、应用,就是执行,就是实践;就是采取措施,就是一切活动的过程。
正确地理解管理的“理”是什么,是认识管理的基础条件之三
分析这个“理”,肯定是管理主体自认为正确的理。也就是说,这个理本应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实际情况是,这个理受到了管理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局限性的束缚,完全取决于人类社会对客观规律的认知程度。
理是客观规律,虽有人类认识局限性,但范围已经扩大到所有学科的研究成果当中。这个理首先起源于生物学亲情关系,由此进行了人类伦理情感道德方面的一致认同和约束。这个理小到尊老爱幼,礼尚往来,亲情友情,七情六欲,道德良心……大到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更是人们心中的那杆称。每个人心中的这杆称取决于个人生活习性、环境影响、受教育程度,人生经历、文化认知,虽有差别也有统一,统一的认同点写出来,很好地总结出来,体现出来,确定出来,这个理就变成了标准制度,标准制度提升了高度和严肃性作为准绳就变成了法。才有了《婚姻法》、《民法》、《国际法》等等。“理”这个客观规律有的写成了物理定律,有的写成了数学公式,有的写成了化学方程式……,还有的写成了记录契约、条款、章程、文化、制度、法律……。形式虽不一,终究是规律。纵有局限性,研习可突破。真理,就是被无数的实践证明了的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正确地理解管理的“管”和“理”之间的关系,是认识管理的基础条件之四
将前面提到的“管”和“理”的正确理解合起来就是运用客观规律。
管的一切过程是运用理的过程,就是道理在实践中的进化过程,就是PDcA循环的过程;同时PDcA循环的过程也证明了理的客观规律性。两者关系简言之就是:通过管找到了理,通过理正确地去管,通过管理实现美好生活。
正确地理解管理的对象,是认识管理的基础条件之五
人是主观,物是客观。不能让客观的物替主观的人承担管理责任。管理的一切活动都是人类思想支配下的行为活动。所以分析管理的对象:必须是人;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群人,可以是一个单位的人,可以是一个国家的人……管理的主客体都是管理的对象,这个世上没有不受约束的人,也没有绝对的自由。
分析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认识管理的基础条件之六
管理伴随着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存在而永远存在,是思想活动的产物,支配着人类活动永远存在,不会消失,只会转化。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主客体是同时产生的;是同时发展的;同时转化的。有继承交接的上下级关系;有生死与共的平级关系;有殊死搏斗的征服关系……人类的所有关系都属于管理主客体关系当中;实质上,单纯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生产关系;所有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这也符合管理的定义,按理去管人,发展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方能生存好。符合客观规律的主客体关系是符合人性的,是人性所能接受的,是以人为本的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制度的发展证明了的。从奴隶社会制度生产关系进化到封建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再进化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结果,也都是管理者探索客观规律并加以运用的结果。最大的管理过程就是真理(真理就是客观规律)在人类曲折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实践中被人类不断总结出来并运用的过程,真理在管理过程当中是越实践越明了的。
管理学运用了生物学、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其他学科为基础工具,分析、运算、执行、探索出正确结果,调整主客体间责、权、利关系,发展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可见,主客体关系在管理过程中是承前启后的。
分析管理主客体重合条件下的管理范围,是认识管理的基础条件之七
管理主体的范围可以是:个人、家庭、集体、国家……
管理客体的范围可以是:个人、家庭、集体、国家……
主客体重合情况1
当管理主客体重合都是个人时,管理就是修身,是自我约束,是自身建设,是自强不息。修就是去除的意思,去除自己身上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以保证自己身体健康和思想健康为目的。一个连自已都不能很好地约束的人,是很难管理好一个团队的。一个人对自己进行管理属于自爱;反之为自弃。
主客体重合情况2endprint
当管理主客体重合都是家庭时,管理就是齐家,是家人心齐,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家里很难说清谁管谁,因为家的形成因素决定了责任的特殊性——彼此双方心甘情愿地付出,无法量化;因爱而成,修也伤情,治也伤情,所以在家里不宜修也不宜治,只能齐心去爱;用爱去感化,用爱去包容,用爱去沟通,用爱去认同。家里的这个理必须强调爱也是有正确性的。正确的爱是有尺度有原则的,不是溺爱,不是偏袒,不是爱屋及乌,是符合理性条件下的相互爱护。不能因为爱对方就让对方在错误的思想上继续发展,纠正爱人的错误,恰到好处地弥补,也是爱的方式,是灵魂深处的交流与融合,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情感。所以管理主客体重合为家庭时用齐家。
主客体重合情况3
当管理主客体重合都是国家时,管理就是治国,是国家大计以民生为本,人民的生存就是国家的生存。民生需以武力捍卫祖国和人民生命安全,保障国家不被侵犯;以文化传承民族魂魄,保障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以党纪国法治理破坏人民生存利益的人,保障人民内部良好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富裕国家强盛,打造良好生存环境,和谐有序发展。所以管理主客体重合为国家时用治国。
以上三个管理主客体重合的情况普遍存在于社会形态当中,直接说明管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发展主观思想,顺应自然规律,改变生存环境,谋求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管理学的进化过程,就是人类对人性的充分認知过程,是针对人性需要的合理疏导与取舍,是针对人性既要追求自由,又要合理约束限制无边无际的自由。一切美好的事情皆有度,这就是管理的中心思想。管理运用的是正确道理让客体接受正确的承受力,以达到完成或提升价值量的目的。
从以上三种情况,我们看到:管理在针对内部时,针对个人内部是修身,针对家庭内部是齐家,针对国家内部是治国。管理在针对外部时:针对个人外部要么是助人为乐、伸张正义,要么是欺负弱小、伤天害理;针对家庭外部要么就是邻里友善互相帮助,要么就是伤害别人家庭;针对国家外部要么是友好邻邦,建交发展,要么是干预他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
人类正确的需求决定了管理的意义,是认识管理的基础条件之八
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因都学过,所以在不介绍需求理论的前提下论述管理的意义。世人都渴望美好生活,没人会心甘情愿受伤害,但管理水平低,自然就会受伤害:本来都是自尊自爱的,都想趋利避害的,都想健康发展壮大的,但管理失败的例子却随处可见。所以真正研究管理学一定要能够解释客观事物从生发到壮大的成因,也要能够解释客观事物从萎缩到转化的成因。小到个人大到集体和国家,管理学与影随形始终相伴。管理学虽包括了人间万象,然而归于一点就是,管理要为善,而不能管理不善。不为善的思想不能称其为公认的“理”;为善的理论能生存,为害的理论必将被铲除;行善者的管理才能生存,为害者的管理必将被铲除。管理本身不是为了害人的,是为了挽救人的,是医者仁心;朋友间的管理关系也是正当利益的维护关系,而不是拉朋友下水的。害人的管理方式举例:糊吃海喝等是害已,违背修身管理需要;坑蒙拐骗等是害人,违背社会安全环境管理需要;非正义的战争会害了民族和国家,违背大范围的群体生命安全管理需要。可以说,战争是管理主客体双方为了占有对方利益或为了维护已方利益而采取的最激烈的管理形式。通过战争平衡利益、制止战争也是为了彼此更好地生存。世上最惨烈的管理手段就是战争,虽然战争能重新确认管理的主客体关系,但是战争依然受控于个体心性向善的生存理念。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清楚:只有管理为善,才能满足人类正确的需求,才能实现管理的生存意义。
管理的难点决定了管理存在的永恒性,也决定了管理的最高境界。
人从出生到学会世间的道理,需要漫长的过程,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管理难就难在正确客观规律的传承上了,有的客观规律祖先早就说了,可我们还在犯错误。每个人都是个体,都是管理当中的元素。个体如伺继承前人管理成果并运用,最终形成的个体综合管理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实际上也极难评估个体管理能力,但却真实存在差异。这个“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实施管理的复杂性。管理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是永远不能消除的,所以需要先进个体永远管理着落后个体向前发展;这就促成了管理的层级结构:分析决策层,目标执行层,价值创造层。无论是如何分层,无论是伺种管理模式,都存在共性的上下级关系或者上中下级关系。这些关系本该是顺理成章地由个体遵守执行的,但还是个体的差异性破坏了良好的生产关系,成为了管理的难点;同时也是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管理永恒存在的意义。解决个体差异性,必要时执行管理淘汰手段。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实际运用却难上加难。因为个体差异性有很多是隐藏在群体当中的,不是显性的,你发现不了,也就管理不了;一旦你发现了,很有可能已经形成破坏力了;还有的个体高智商犯罪,用“鱼钩钓”上级手中的权利,胁迫上级为个体服务,破坏管理主体思想行为,达到个体目的。这就造成很多单位的管理失败了,但做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者还装作混然不知自以为是。说明身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者不具备识别管理主客体当中个体隐性破坏力的能力,还有的反被个体隐性破坏力所利用。此时,也证明了管理主体自身的个体修身不够强大,导致整体管理生产关系混乱,生产力低下,单位集体的生存受到威胁。
这个具有隐性破坏力的个体最终分解到以个人为单位的时候,我们得出结论,这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一定不符合客观规律,他本人对客观规律没有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个正确的客观规律就是人间正道。所以,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在一个人身上,要有一个最终结论,莫过于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为个人管理学的最高境界;集体管理学呢?也同样要走人间正道哇!你若走正道,人心必归之呀……
此时此刻,真想说:“一切原本很简单,只是当初的我们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生存的奥妙和管理的奥妙是一个,就是地球上的人类只有都走正道,才能共同生存,才能和谐发展,才能没有恐怖,才能没有伤害,才能没有战争,环球才能同此凉热。管理学是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的一门科学,自然以所有学科为基础工具,用来解析人间生物的生存万象和万千方法与观点,迎刃而解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纷争;反之,对于不走正道的客体就要运用管理的一切手段,直至形成新的管理主客体良好关系为止。
(作者单位: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