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综合性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适度开放
2018-01-24丁丽丽
丁丽丽
【摘 要】我们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是丰富多变的、不断生成的,也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性活动中共同建立的。生成教学过程观认为,在过程开展之前,教学目标只能以“弹性”的词汇来描绘。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教学;教学目标;适度开放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的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再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的程序。
当前的教学设计偏向于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模式化,特别是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和具体的环节,并且倾向于“静态”的计划性的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缺乏灵活性,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不够尊重,目标的制定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为主,而不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综合性学习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以发挥和展示,鼓励以他们的长处带动其弱势并达到全面发展的,所以,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应适度的开放。
制定教学目标是中学语文综合性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标准,同时也起指导教师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有一些不定期发生的事情和产生的问题,学生的差异不同的,思维也是各不相同的,课堂中的突发状况甚至会打乱我们的教学预设,那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完成。生成教学过程观认为,在教学过程开展之前,所有的教学目标只能以“弹性”的词汇来描绘,因此,我认为教学目标是丰富的、多变的、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在综合性活动中共同建立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是具有多重性的,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态度,可以说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既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必经之路”。这种参与不应该是被动的,而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在语文综合性活动中,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程度,对我们评价语文综合性活动课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
学生对于语文综合性活动参与的程度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把握:第一点是要看学生参与的状态。这是说要看学生在活動课上是否精神饱满,师生关系是否民主和谐,活动小组参与率是否高;第二点是要看学生参与的时间。既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探究,也要看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是否能利用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第三点是要看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说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是否合适;第四点是学生参与的品质。在活动中学生是不是能很好的尊重其他同学,认真思考总结观点,得出结论;第五点是学生参与的结果。活动要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于目标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我们要对教学目标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设计要摆脱“科学主义”过分追求“智”的局限,更多的注入“人文主义”精神的元素,我们要把学生看作社会的、历史的人,看作有丰富个性的能主动者,既不能过分的以老师为主体,也不能只注重学生的主体,我们要合理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最终达到全面发面。
第二方面,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具体又要具有可实施性。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能注重外在的形式,而不注重其现实操作的价值,目标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特点,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三方面,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能尊重学生和教师的自主选择性。对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的机会,也就是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特征。
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有一定的具体的设计安排,可是不能固定化和细化,而是要考虑到有可能发生的各个方面,并根据突发情况进行不断更新,这种更新可以使方式和方法的变换,也可以是内容的改变,在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有很多新的体验,新的感受,并得出新的想法,这就是所说的教学中的生成性特点,这种生成性特点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不过,综合性教学中,不能过分追求生成性,而不再重视传统的教学目标的设定,而一味地追求动态生成,这就偏离了生成性的本质,也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教学目标进行适度开放。
【参考文献】
[1]王嘉毅主编.课程与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德俊.新课程教学设计[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晓辉.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示: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