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兴趣的培养
2018-01-24马耀辉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想要从根本上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数学教师,就必须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其实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且枯燥,因此,对初中生而言,自身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的。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兴趣的培养”这一主题内容展开浅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兴趣;培养;展开浅谈
一、 引言
整体而言,初中生的课程学习压力还不是特别的大。然而在所有学科中,初中数学应该是学习以及教学难度最大的。由于初中生知识面、自身的学习能力等都极为狭窄,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困难。长此以往,就会使得他们失去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这无疑也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本文展开探究,也是希望进一步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事业的有效进步和发展。
二、 初中数学教学兴趣的培养必要性
(一) 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理念要求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所提出来的新理念,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际上也承载着极高的文化价值。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对于学生思维等各项能力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加上它整体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数学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样也将更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由此也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重要。
(二) 有效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激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早已成为当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由此可见,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不仅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意味着教师必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而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兴趣,并自觉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探索数学学习中的内容。潜移默化中,初中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思维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实际上也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基础之上的。
三、 初中数学教学兴趣的培养途径
(一) 促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
数学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生活化,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会过分强调数学知识所具有的严密性特点,以至于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且枯燥的学科。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的影响下,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认识开始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主要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将数学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活化了。
例如:在教学“概率”这一章节课程的时候,教师通常会选用这样一个生活化的例子:某商场为了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往往会通过转盘抽奖的形式让顾客参与其中。具体操作则是:将转盘等分為16份,其中红色1份、蓝色2份、黄色4份、紫色9份,并规定:顾客只要购买了500元以上的产品可以获得三次转动转盘的机会。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红,蓝两大区域,顾客可分别获得价值不等的礼品。假设某顾客购物1000元,那么他获得礼品的概率是多少?针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或者是班级,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加大提问的难度。
由于这样的教学课堂形式和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学生也将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进而也将促使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
(二) 积极创设情境教学法
虽然数学题型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解题形式却是十分多样的,而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可以改变自身相关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中,情境教学法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目前,在课堂上常用的主要是故事情境以及悬疑情境。
通常,创设故事情境教学也往往是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概率初步》这一章节课程为例,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买彩票中奖概率”的故事,借此,学生在单纯听故事过程中也将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
而悬疑情境的创设则通常是通过问题设置来实现的,以《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课时为例,教师在学生了解平行线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则可以设置出类似“平行线可以相交,但是为什么”等类似的问题。而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必定也将更快速的掌握新知识。
总而言之,积极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方式有很多,只要将其有效应用,必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以前的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板书或者是口头教学形式所实现的,这实际上是难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但是,如果数学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他们的观察等综合能力也将得到有效的增强。
比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知识的时候,教材明确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辆通过的数量”进行科学统计,并制成相关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实,单凭教师对场景进行描述,是难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就能很生动且形象的向学生演示“机动车辆通过数量”的相关画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看到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等纷纷通过路口,顿时,学生的兴趣就会得到有效提高,自然,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四、 结语
初中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但是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深刻发现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存在诸多的问题,并且也不利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除了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进而才能探寻出更多有趣且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并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再彬.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2]赵喜龙.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6,10.
[3]杜立珍.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软件:教学,2015,06.
[4]程旭东.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上,2017,05.
[5]范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几种兴趣品质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03.
[6]刘红云.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兴趣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7.
[7]赵红旭.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01.
作者简介:
马耀辉,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五十三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