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教学

2018-01-24徐超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理解阅读教学

徐超

摘 要: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朗读不应该流于形式。有效的朗读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体会。因此,教师在阅读课堂中要将朗读与课文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朗读教学;理解;阅读教学

201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有感情地朗读”做了新的解释:“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在课堂教学中,朗读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前提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然、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

一、课前自主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朗读一篇课文要循序渐进,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朗读课文,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在多次朗读中,学生对课文会有一定的整体认识和初步感受,这些是学生自主阅读对课文产生的初步感知,这是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朗读,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保证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方法和习惯。

二、课内朗读和理解相辅相成

1.关注课文背景,整体体会,实现有效朗读

这里所说的“背景”,是指和课文中的人物、事件等有联系的环境,包括作者的经历、所处时代以及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扩展一下,还包括读者的生活经验以及与文中人物、事件能发生联系的环境和关系。有的课文只有先了解背景,才能读懂课文,所以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六年级上册的《诗经·采薇(节选)》只有两句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教学时,如果不告知学生课文背景,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只能停留在字面上,朗读就会缺乏感情。所以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采薇》一诗描写了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的所思所想,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这两句是抒发归途遇雪,忍饥受渴的辛苦和悲伤。当学生了解了《采薇》是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的所思所想,再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就能感受到这两句诗所表达的辛酸,从而将这份辛酸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2.重点词句品读,加深体会,实现有效朗读

教师要把词句的教学与课文的理解、朗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1)词不离句,抓重点词语体会,指导朗读。词语一旦进入具体语境,就会显现出它的真实、丰满、生动、鲜明的独特魅力。如三年级上册的《爬天都峰》一课中,老爷爷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其中的“居然”一词让我们体会到老爷爷的喜出望外,所以在朗读时要让学生把喜出望外的心情放在句子中朗读,并在朗读中加深对词、句、文的理解。

(2)句不离文,抓重点句体会,指导朗读。理解句意应瞻前顾后,综观上下,这既是理解句意较普遍的方法,也应看作理解句意最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联系人物的品格、事件的意义、景物的特点来理解。如三年级上册的《她是我的朋友》一课中有一句话:“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学生联系上下文后才能理解这句话,原来阮恒觉得救朋友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举手时才那么犹豫。句中阮恒的动作生动展现了阮恒的害怕和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所以在读这句话时,学生既要读出阮恒的犹豫害怕,还要读出阮恒为救朋友甘愿奉献生命的决心。

3.再次品读,升华感悟,实现有效朗读

在“重点词句品读,加深体会,实现有效朗读”之后,再让学生回归到对课文的品读,相信学生对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感悟。不同的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或多或少有些不同,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对课文的理解,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然地朗读文章,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在师生评议时也要以學生对文章的理解为基础来进行评议。这种让学生述说感悟和朗读的方式是学生思维和能力的碰撞,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和正确的朗读评价观,帮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读,朗读不应该仅仅只是课堂上激发兴趣、调动气氛的手段,朗读必须以理解为基础,而通过朗读又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与品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高效的朗读教学。

参考文献:

安吉用. 关注“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8):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理解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