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8-01-24许丽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应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

许丽

摘 要: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问题导学法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凸显数学教育的目的性。目前,问题导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本文分析了问题导学法的基本内涵,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问题导学法的几个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探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概念性,对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而言,学好数学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问题导学法的内涵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创设问题的方式将课本中知识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问题,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增加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水平。

问题导学法强调“导学”,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数学知识。问题导学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教师能够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合理设计问题,既能使问题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熟练把握教学知识点,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任务来设计问题,并注意所设计问题的趣味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问题中,探究问题的解决思路。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以及运用知识,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将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尽可能多地联系起来,提出富有“生活化”的问题,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见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突显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问题导学法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能力,认真钻研数学教材,创设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这条路径,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问题导学法除了适用于导入新课外,还可以在知识复习过程中使用,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并促使学生将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合理设计教学问题

问题导学法的关键环节是问题设计。在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更扎实地掌握数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此外,在针对问题展开情境创设时,教师可以尽量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用方程组解决问题”内容时,笔者创设了以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春风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老师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带领璜塘中学的学生外出旅游,旅行社安排了两种类型的客车。1辆小客车和1辆大客车一次能坐60人,2辆小客车与3辆大客车一次能坐160人,一辆小客车与一辆大客车一次分别能坐多少人?”

随后,又设计了几个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已知的量?有哪些未知的量?

(2)与已知的量和未知的量有关系的是题目中的哪几句话?你能把这两句话用等式表示出来吗?

(3)如何设未知数?如何列方程?

在学生求解过程结束后,其中一个同学的解题过程如下所述。

解:设一辆小客车能坐x人,一辆大客车能坐y人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一辆小客车能坐20人,一辆大客车能坐40人。

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知识,学以致用。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主动思维的培养,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要急于解答,而是应该仔细分析问题,全面掌握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其次,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巧妙地引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当前问题进行联系,从而找出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再着手去解答问题。例如有这样一个例题:本次旅游有两个地点供大家选择,并且已知去中山陵和黄山旅游的师生共2200人,收旅游费200万元,其中去中山陵每人收费200元,去黄山每人收费1500元,问该旅行社接待的去中山陵和黄山的师生各多少人?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1)一是如何设未知数?最简单的是设定去两处不同地点的人数分别为x、y人。(2)表达实际问题的两个相等关系是什么?两个相等关系分别为:去中山陵的师生人数+黄山师生人数=2200人;所收中山陵旅游费+所收黄山旅游费=200万元。学生思考了两个问题,求解就很容易了。

解:设接待去中山陵师生x人,黄山师生y人。那么去中山陵旅游共收费200x元,去黄山共收费1500y元。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该旅行社接待去中山陵旅游师生1000人,黄山旅游师生1200人。

问题导学法就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从而让学生探索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称之为问题导学法,如难度太低的问题,学生很轻松就能解答,没有发挥启迪思维的作用;如果难度太高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要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体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才能起到导学作用。另外,在学生对知识进行构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学会如何提取重点信息,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在问题中總结变量关系,从而让学生的思维不会偏离中心,避免走入思考误区。

3.问题导学法在巩固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生解答了问题导学法中的教学问题后,教师应该随之对其进行巩固教学,采用课后习题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教师在选择课后习题时,也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去独立完成问题,使学生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课后习题的考核,教师也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短板所在,在下次课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总之,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是非常有效的,需要引起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支帮清.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11):66.

[2]朱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2):203-204.

[3]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272.

[4]吴健.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160-161.

[5]张世梅.“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7):64.

[6]徐仕祥.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中旬),2016,13(12):209-2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应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ADS—B在空管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水溶性色粉在防冻液中的应用探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