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8-01-24姚蓉
姚蓉
摘 要:游学——贯穿古今的学习方式,旨在让人亲身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在行走中践行,在践行中感悟。游学之旅重在“行”,贵在“研”。广州、珠海、深圳研学旅行,让我们“在游中有所学、在行中有所思”。
关键词:校园文化;课程开发;积淀成长
“襄派教育家”首批培养对象一行50人在北师大培训学院李院长和班主任黄老师的精心组织和陪同下,于10月13-19日赴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紧张充实的游学之旅。李院长和黄老师的示范引领,学员间的互动分享,更让这次游学之旅精彩绽放,收获丰厚。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校园文化各具特色
三座美丽、现代的南方名城,六所特色鲜明的名校,给我们留下了“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深刻印象。
广州耀华小学因地制宜,创新提出“以玉之德、玉品育人”的办学理念,校园内精心设计了各种文化景观,建设了具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育人环境。小北路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他们在传承中发扬,在创新中超越,打造了“阳光教育”品牌,构建了“阳光教育”文化,打造了以阳光为底色的精神家园。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现代化集团学校。以“办研究型学校、育国际化人才”为办学理念。“像树一样成长”的发展理念,更是象征着南外学生从幼苗成长为栋梁之才的过程。百年名校深圳小学,站在时代和科技的前沿,倾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的课程开发建设,在改变课程、改变教学方式、改变评价方式、改变学校的社会关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成效显著。
容闳学校坐落于珠海市南屏秀丽的前山河边,学校以“发展教育、传承文化、教化社会”为己任,致力于创办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国际化教育特点的品牌学校,充满柔性的人文关爱,让教育拥有生命的温度。珠海香洲区实验学校,以活力教育为核心,打造“知行日新,活力实验”的主题文化,在这里,鼓励做梦,宽容狂想;在这里,所有的梦想、理想、幻想、奇想等都是一粒种子;在这里,每一个需要都有回应,每一个想法都有舞台,每一个梦想都能实现!这里成就了学生的梦想,创造了教师的精彩,是一所充满生命活力的实验学校。
这六所学校均结合地理优势和办学特色,创设了各种教育情境,力求做到让每块石头会说话,让每棵树木会唱歌,让每个景点会育人。广东南方名城的六位校长学历高、学养高,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高水平的学校管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高素养的领导干部给学校发展注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加厚了校园文化底蕴。
纵观这六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可以说是整个广东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缩影,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广东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样貌。他们根据自己学校文化的生长点,塑造了学校独特的气质,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独特的个性。
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课程开发匠心独运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一门精彩的校本课程。
广州耀华小学把玉文化作为校本文化活动的灵魂,以“玉品”为纽带进行学科整合,以“玉品教育”为课程载体,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既有传统内涵,又有时代意义。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玉品”教育活动,让师生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归属感。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为了让学生“像树一样成长”,推行了培根、育干和绿叶三项工程。在课程建设上,利用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设立了少年创新学院、外交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文学学院等八大学院。深圳小学的校本课程1-2年级实行了学科融合,3-6年级按国家课程纲要重组教学内容,同时将家校融合,让家长作为校本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完善以核心课程、特色课程、时代课程为主要结构的校本课程体系,完善校本课程运行模式,赋予了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珠海容闳学校模块化、系列化、活动化、常态化、规范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学校课程“活”起来了,“动”起来了,丰富的课程激发了学生对生命质量的关注,带动了整个学校的“生长”。珠海香洲区实验学校根据教师才艺和学生特点,开设79个兴趣课程,供全校3000多名学生走班选修。学生各取所长,在人文与科学、实践与创新、体育与艺术等各个领域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和丰富的课程滋养,意在实现“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美丽每一个”,从而保证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愉悦成长。
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体现。这六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寄托了学校的教育梦想,在这里,教师教出自信,教得幸福;学生学出健康,学得快乐;师生不断实践课程开发与探索,不断追求自我更新与进步。学校借助特色课程,实现了特色发展,成就了学校中每一人的精彩。
縱观这六所学校,在具有各自特色的育人目标的引领下,突出办学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学生在学习中丰富了个性,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发展了专业,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更加彰显和发展了特色。同时,这些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丰富多彩,既培育了学生的爱校情怀,又张扬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日本教育博士佐腾子先生说:“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最终都会发生在课堂,并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广州小北路小学唐影诗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品德课“爸爸妈妈和我”,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课堂上,教师巧妙地将生活中的情境再现到课堂中,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环节中去感悟父母无私的爱。现场分享成长经历中刻骨铭心的第一次,小学毕业时和妈妈相见的情景,父亲现场诵读二十年后给女儿的一封信……润物细无声,诠释了“处处有生活”就“处处有德育”的教育理念。
在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刘小岚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绘本英语课的课堂上,学生席地而坐,教师时而蹦跳着和学生一起游戏;时而半蹲着和学生进行小组互动;时而跪伏着和学生一起诵读表演。学生在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游戏化的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在英语的童话世界中享受着参与和创造的快乐。这样的课堂与众不同,轻松而高效。endprint
珠海容闳学校的语文课堂充满传统文化的魅力。吕文峰老师执教的吟诵课“最炫民族风” ,别具一格,他还用“以字行腔,入短韵长”来带领学生 “玩唱姓名歌”。课堂上,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盎然,所表现的那种认可、参与、喜爱,令人感动。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学生释放了天真的本性,让教育充满生命的关怀。
美国的克罗韦尔说:“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術,不是资源,不是责任心,而是需要与我们的学生一起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课改前沿的教师尊重学生的自然天性,找准师生的角色定位,树立从问题出发的意识,遵循问题比答案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信任比帮助重要的原则,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成长。
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小花,蹲下身子,才能欣赏他们的摇曳生长。教师蹲下来,不只是因为师生身高的差别,还有心灵的距离;蹲下来,也不只是形式上的放低身段,而是要跟学生站在同样的心理高度,以平等的态度和角度去理解他们。因为这样的姿势里,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怜;这样的姿势里,能让学生更有信任感和亲近感。
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反思积淀步履益坚
游学的意义在于开阔眼界,增进学识,汲取精华。一周的游学,时间虽短,容量很大,收获很多,值得总结反思。
对笔者而言,这次游学经历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是一次重新定位自己的心灵旅程。教育需要安安静静地从事;课堂,需要扎扎实实地经营。教育是培育心灵的事业,对于今天的教育,与其不断地“重新开始”,或“从新开始”,不如我们稍事停顿,静下心来,梳理教育的本源初始,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再“从心开始”。心灵改变,世界就会改变。我们对自身任何一次“微革命”都可能造成“小世界”的大改观。
教师成长是当下的热词。所谓成长,就是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更好的自己。成长让教育者变得更优秀——方式很多,培训、学习都是重要的途径。倘若能够始终主动参与,固然很好,但不能或不愿主动时,能被外界催逼一下,让自己先被动,后自觉,也会使自己受益匪浅。这次游学观摩活动就是先被动、后主动,是属于车到山前、路在眼前,但是巨大的收获和深刻的启示,值得自己慢慢咀嚼,逐步消化吸收,增加成长所需养分,因此,由衷感谢集团领导对活动的支持和保障,感谢北师大培训学院的精心组织和指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曾用这两句话勉励儿子不要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升华。其独到见解,对于今天的我们,亦有重要启示,一次“躬行”,让笔者的眼界再次开阔,在今后的道路上将会步履益坚。
参考文献:
[1]张其惠,王鉴忠.修学旅行研究评述[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杨艳利.研学旅行: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J].中国德育,2014(17).
[3]陈莉.旅湘留学生跨文化旅游行为研究[D].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