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2018-01-24贾业贵
黄 政,胡 伟,贾业贵
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1-2]。酒精性肝硬化(ALC)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戒酒是治疗ALC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3],而提高ALC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其戒酒及改善预后意义重大。然而,目前有关ALC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提高ALC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医院消化内科于2016年6~12月对96例ALC患者进行了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教育,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6年6~12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A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40岁,饮酒量折合酒精量>40 g/d,并且持续>10年;(2)ALC诊断标准符合《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 年修订版)》[3];(3)能够使用并经常关注微信平台;(4)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严重器质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2)吸毒者或药物成瘾者;(3)有严重精神障碍者;(4)处于严重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包括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自发性腹膜炎等。共计192例纳入本研究。首先采用Excel表格生成随机数字,患者入组时随机选择1个数字,以奇数者为对照组(n=96),偶数为干预组(n=96)。 对照组中,男 78 例,女18 例,年龄 48~72(58.6±11.8)岁;干预组中,男 80例,女 16 例,年龄 46~74(59.2±12.8)岁。 两组年龄、性别、ALC病程、文化程度、居住环境、职业构成等基本情况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干预方法 干预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成立ALC干预小组,包括消化内科高年资护士3名、医生2名,负责ALC自我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建立ALC干预微信群,将干预小组成员及干预组患者加入微信群。通过咨询专家、参考专业规范、查阅文献等制定干预内容,主要包括:(1)ALC相关知识的宣教;(2)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3)戒酒对ALC的重要性及戒酒方法;(4)ALC的日常注意事项;(5)ALC相关并发症的认识及防治方法;(6)ALC 的用药指导;(7)ALC 患者的饮食指导。由干预小组成员每周在微信群中至少发布1次ALC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同时在微信平台随时与ALC患者进行互动,解答患者疑问。
对照组仅在患者就诊后,由责任护士进行1次ALC相关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同干预组,患者不加入干预组微信群。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王倩等[4]编制的《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包含4个维度,即饮食管理(7个条目)、日常生活管理(7个条目)、用药管理(5个条目)和病情监测管理(5个条目),共 24 个条目。 采用 Likert四级评分法,4、3、2、1分分别表示总是、经常、偶尔、从不,总分为 96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高。同时,统计患者在干预后6个月内的戒酒成功与否,在随访6个月内,戒除任何含酒精饮品或食品并坚持3个月以上,并且无再次饮酒者视为戒酒成功。平时通过微信平台交流,了解患者随访6个月内的ALC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自发性腹膜炎等,嘱患者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立即就诊,并通过相关检查确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数据用例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 在干预的6个月中,干预组获得随访94例,失访2例,随访率97.9%;对照组随访90例,失访6例,随访率为93.8%。两组随访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干预组却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戒酒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戒酒成功88例(93.6%),对照组戒酒成功76例(84.4%),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6个月内,干预组共发生相关并发症12例(12.8%),其中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肝性脑病2例,肝衰竭2例,大量腹水2例;对照组共发生并发症31例(34.4%),其中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8例,肝性脑病6例,肝衰竭4例,大量腹水3例。两组相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
3 讨论
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5],然而,目前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仍有待于提高[6-7]。目前,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公众化的交流平台。近年来,微信平台应用到许多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董伯素等[8]利用微信平台对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结果发现,利用微信平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锻炼、饮食控制、认知管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另有报道指出,利用微信平台可提高结直肠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及生存质量,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9]。
但微信在ALC患者中的应用报道少见,经验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将微信平台应用到ALC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中,本研究首先组成专业的干预小组,制定科学的干预计划和方案,然后借用微信平台,实现了双向互动、及时督导、针对宣教等功能。结果表明,该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ALC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提高ALC患者戒酒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笔者体会,采用微信平台对ALC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该模式更加便利,不需要特殊经费和设备。本研究中干预组的干预仅需建立微信群,将患者加入进行交流。同时患者可随时在交流平台上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得到及时的专业解答和指导。其次,基于微信平台的干预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因为目前微信可谓家喻户晓,多数人群包括部分老年人均能操作。本研究干预组中年龄在60岁以上者占39.6%,最大者达72岁,均能熟练操作微信平台。第三,基于微信平台的干预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以往的自我管理干预通常是医患之间面对面讲解相关知识,患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全掌握,时间长了患者往往会忽视。而本研究中借助微信平台对ALC患者进行干预,可随时随地提醒患者加强自我管理,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9]。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ALC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戒酒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可行性及可持续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1] 李苹,林平.慢性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9):3685-3687.
[2] 傅华.慢性病的自我管理[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11):988-990.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
[4] 王倩,王燕,高健,等.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1515-1520.
[5] 侯英华.肝硬化失偿期患者自我管理、生存质量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3):5-8.
[6] 朱迎,董丽,周长美,等.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6):2018-2021.
[7] 陈楠楠,吴丹.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16,33(6):554-556,560.
[8] 董伯素,王艳萍,程盈盈.微信平台教育在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4):440-442.
[9] 宋琴芬,刘春娥,尹光啸.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微信平台自我管理项目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