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唱“知识付费”已成为刚性需求
2018-01-24郭探微
时代邮刊 2018年12期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为知识付费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优质内容付费观念的形成,也促使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开始进驻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但更大的动力来自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意愿越来越强烈,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发生了变化,大家希望通过付费获得知识,这已经成为刚性需求。
艾媒数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张毅
让有能力的人去讲,有需求的人去学。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和再分配,知识付费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毛湛文
这是一个会发展10年以上的市场。目前知识服务行业尚处于早期,应努力形成知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良性生态。
“知乎”副总裁 张荣乐
当下的我们即不想被超越,更不想被落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紧这个社会;跟住这个时代,更加快速高效地吸收和学习,才能让我们保住当下,跟上时代。“知识付费”就给我们开了一副治疗“知识焦虑”的药,只是这一种“药”针对不同的“病症人群”对症治疗,显得有些“一刀切”。
网友“蓝胖子”
知识付费原本的尝鲜者主要是互联网业相关的从业者和重度用户,它之前的热度一定程度上是其在这个相对较小的群体中回响而形成的错觉,感知的热度其实远超过实际。当它向更广泛的人群扩展时,则还要突破更多的难关。以现在互联网上知识产品发展的状况看,难关之一可能是,现有的知识产品仍不够大众化。
自媒体人 方军
知识付费的碎片化不等于廉价,这是提升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现代社会,本职行业需要多年的沉淀,但在兴趣涉猎方面没法投入大量时间,以知识付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快速学习,适合现代人学习知识的需要。
喜马拉雅资深用户 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