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万州区毛叶木姜子产业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1-24黄志伟曹剑李华崔炳华王春华陈邵武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4期
关键词:万州区林业资源

黄志伟,曹剑,李华,崔炳华,王春华,陈邵武

(1.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林科技系,重庆 万州 404155;2.重庆市万州区林木种子站,重庆 万州 404000)

毛叶木姜子(LitseamollisHemsl.)是樟科木姜子属落叶小乔木,别名木姜子、山苍子、山胡椒等,广泛分布于湖北、四川、重庆、云南等省,重庆主要分布于万州、巫山、奉节和酉阳等区域。除了传统食用作为珍贵的野生芳香油料树种外,毛叶木姜子在化工、制药、造林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其中,木姜子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原料,可以生产天然农药和粮食驱虫防霉贮藏剂、衣物防蛀剂、建筑中白蚂蚁防治剂、天然保鲜剂; 在药用价值上,根、果入药可根治气痛、劳伤,果治腹泻、气痛、血吸虫病等;在造林特性方面,毛叶木姜子适生于酸性或微酸性沙壤土,根系发达,萌蘖能力强,是很好的水土保持经济树种。由于毛叶木姜子发展潜力巨大,万州区林木种子站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开展了毛叶木姜子种质资源选育、技术推广等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在渝东、湖北、四川等地进行了大力推广,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区域毛叶木姜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针对目前该区域毛叶木姜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进行了SWOT分析,围绕毛叶木姜子产业的主要优势(Strengths)、弱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动态综合分析,旨在为区域毛叶木姜子产业辅助决策者提供战略选择和科学决策意见。

1 万州区发展毛叶木姜子产业优势(Strengths)分析

1.1 资源条件好

据调查,万州区木姜子资源分布总面积2294.59hm2,绝大部分为野生种质资源,主要涉及孙家、溪口、新田、新乡、熊家、燕山、长岭、长坪等24个乡镇,主要品种有山鸡椒、毛山鸡椒、毛叶木姜子、宜昌木姜子、杨叶木姜子、红叶木姜子、滇木姜子、宝兴木姜子等。其中,毛叶木姜子种植资源的分布面积和品质均为周边最佳。

1.2 技术优势强

万州区林木种子站依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毛叶木姜子育种选育和良种推广研究[1-2]。目前,万州区木姜子良种基地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木姜子方面的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先后开展了毛叶木姜子栽培技术规程、毛叶木姜子苗木质量分级标准、毛叶木姜子种子质量检测、毛叶木姜子种质资源调查等基础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1.3 产业基础好

毛叶木姜子分布面广、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3~4年即可成林。成年大树每株收子15kg左右,平均亩产果625kg以上。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万州区木姜子林木良种基地共向周边各地推广栽培毛叶木姜子1667 hm2,预计进入盛果期后,仅按6000kg/ hm2保守计算,年产毛叶木姜子鲜果10000t以上,按10~15元/kg计算,产值在10000~16000万左右,经济价值是一般经济作物的3~4倍。万州区现有市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禾采山胡椒有限公司”,已开发出“禾采”系列木姜子产品近10个,产品供不应求,极具市场开发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木姜子的保健功能众所周知,所以发展木姜子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1.4 消费市场好

在渝东北、渝东南片区,广大人民群众均有用毛叶木姜子作为香料的习惯,对木姜子资源的需求量很高。周边的贵州、湖北、四川均有大部区域有食用木姜子的习惯。毛叶木姜子以其特殊的风味和保健功效,得到了大众的认可;特别是用毛叶木姜子做出的鱼不仅有木姜子的特殊清香味,还能使鱼更加鲜美;近年,极具特色的“万州烤鱼”开始风靡全国,毛叶木姜子风味系列备受消费者推崇,仅仅食用的消费市场,就给毛叶木姜子带来了春天。

1.5 区位优势好

万州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处三峡库区腹心,区位独特,历为渝东北、川东、鄂西、陕南、黔东、湘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是成渝城市群沿江城市带区域中心城市。作为渝东北片区的中心地带,该地区也是毛叶木姜子分布及主要集散地。

1.6 有利于提升林地资源的发展潜力

根据重庆市2014年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最新成果,截至2014年底,全市林地面积436.74万hm2,森林面积355.63万hm2,森林覆盖率43.1%,林木蓄积19772.60万m3。2014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535593万元,每亩实现产值仅100.4元,远低于农作物播种面积亩均1822元的产值。而毛叶木姜子目前亩产625kg,目前的市场售价为1.6万元/t计算,价值10000元,远远高于目前的林业平均产值。栽培毛叶木姜子潜力巨大,有利于挖掘林地资源潜力,可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为丰富的木本粮油和特色食品。

2 万州区发展毛叶木姜子产业劣势(Weaknesses)分析

2.1 种植资源保存与研究滞后

目前,毛叶木姜子种植资源调查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进一步完善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种植资源的选优和保存;据调查,在重庆、四川和湖北三省,毛叶木姜子的种植资源保存仅有万州区林木种子站建有53hm2的良种基地,其余各地均无成片的种植资源保存基地。但毛叶木姜子种质资源的保存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各地的野生资源基本处在无序采摘的情况,大树、优树资源急剧减少。万州区林木种子站组织的毛叶木姜子种质资源调查团队,历经5年的跟踪调查,在万州区只发现不到30棵野生优树,保护前景十分堪忧。另外,目前毛叶木姜子的选种、扩繁和栽培技术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这制约了毛叶木姜子产业的快速发展。

2.2 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截至2018年初,万州区毛叶木姜子种植还处于分散发展阶段,除万州区木姜子良种基地外,大部分基地种植面积均不到10 hm2,且绝大部分为个体种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仅仅凭借种植其他林木的经验进行栽培管理,一些基地的毛叶木姜子亩产木姜子鲜果仅有255kg,个体农户的产值甚至更低,产量和品质都没有保证。同时,也没有形成毛叶木姜子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

3 万州区发展毛叶木姜子产业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3.1 顺应了落实国家加快发展经济林的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林培育与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及中央林业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突出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特别要着力发展板栗、核桃、油茶等木本粮油,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步伐。2014年11月24日,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中,木本粮油、木本药材和香辛料是国家林业局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经济林。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造林绿化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379号)也明确提出了:“要以长江上中游的湖北、重庆等省市为重点,大力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重庆就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和区县资源优势,加快了木竹加工、中药材、花卉苗木、木本油料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先后编制《重庆市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重庆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制定了《重庆市级林业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重庆市森林人家申报管理办法》等林业产业发展指导性文件,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和区县资源优势,加快了木竹加工、森林旅游、中药材、花卉苗木、木本油料等重点产业的发展。而按照重庆市林业局的林产业发展调查结果,目前香辛料和木本药材全市发展面积大概在10多万hm2,仅占全市林地面积436.74万hm2的2%,其中,毛叶木姜子人工栽培面积仅万余亩,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3.2 顺应市场需求

由于木姜子的用途十分广泛,是香料工业的重要天然香料之一,也是我国开发成功的最重要的精油产品之一,出口量较大。近年来,因野生木姜子资源减少,国产木姜子油产量减少,价格上涨到6万元/t以上,据专家预测未来国内外木姜子油产品市场行情看好,又属于国家推荐发展的6种中药材品种之一,且随着科技进步,对木姜子油的科研进一步深化,如用于合成维生素、除臭剂、环境清香剂和治疗胃病、关节炎、溃疡等症、天然农药、粮食驱虫防霉贮藏剂、衣物防蛀剂、建筑中白蚂蚁防治剂、天然保鲜剂等,木姜子油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3.3 有利于促进山区产业结构调整

万州区毛叶木姜子适生地众多,保守再推广667 hm2,按公顷产7500kg计算,将新增鲜果达5000t,将实现综合产值8000万元;远期在万州区可辐射带动发展约2200hm2,实现综合产值2.64亿元,将为万州区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出新的亮点。同时,毛叶木姜子良种栽培可推广至重庆其他区县,也可推广至湖北、四川等省,远期经济效益将更为可观。随着国家林业局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将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纳入“十二五”时期林业发展十大主导产业。各地把发展经济林作为活跃农村经济的特色产业、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主导产业、推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经济林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因发展毛叶木姜子见效快,效经济效益可观,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我市及周边省市相继加大毛叶木姜子种植规模,将有助于加快毛叶木姜子在重庆及周边地区的推广发展,保障移民安稳致富。

4 万州区发展毛叶木姜子产业挑战(Threats)分析

4.1 保护野生资源任重而道远

目前,市场上毛叶木姜子原料来源主要是采集野生资源,采集方式以毁灭性的砍枝砍树为主,导致目前资源枯竭和产量急剧下降。同时,由于近几年毛叶木姜子行情看涨,重庆、湖北、四川均开始大面积发展木姜子,连续几年出现了一苗难求的状况。受市场利益驱动,每年均有大量老百姓上山采挖野生苗木移栽,但是由于野生苗木根系欠发达导致,且多数老百姓移栽缺乏科学指导,采挖野生苗木栽培成活率仅有20%~30%,造成了野生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导致野生资源越来越少。

4.2 应用技术推广停滞不前

木姜子由于其经济价值突出,近年来在重庆、湖北、西南均有广泛栽培,但受其苗木短缺影响,各地的木姜子产业均发展不快。重庆市万州区的毛叶木姜子由于抗性强、出油率高受到各地种植大户的追捧,人工栽培用苗主要还是来自实生苗,苗木品质得不到保证。但是,由于目前毛叶木姜子的扦插繁育技术尚不完全过关,大田繁育成活率仅有10%左右。目前,万州出产的毛叶木姜子种苗基本都是采集优树种源、种子繁育的办法育成。播种技术也较为成熟,但是由于优树种源的稀缺,优质种源得不到保障,只要是毛叶木姜子的种源都被拿来育种,苗木质量得不到保证,也大大限制了毛叶木姜子产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国内有关毛叶木姜子的扦插育苗的研究,仅有四川省林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3],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试验结果,但是由于种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扦插育种技术推广应用后,在多数区域仅有10%~20%成活率,推广应用限于停滞状态,对毛叶木姜子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近年来,组织培养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以成年植株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生根率高大80%以上,培育的苗木具有生根整齐,根系质量好,雌雄株比例好控制等优点[4]。也有学者开展了能源节省型毛叶木姜子自然光组培技术,增值系数高,苗木质量好[5]。但是,受培育成本的影响,组培育苗存在成本高、炼苗困难、育苗周期长等诸多限制因素,各地由于成本因素的影响,基本不能接受组培育苗的方法。

5 几点建议

毛叶木姜子产业是提升渝东区域林业产业产值,调整山区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的过程虽然面临种苗繁育技术、种植资源保存、盛果期较短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下一步只要进一步做好野生资源的保护与收集,做好相关应用技术的研究,相信万州区的毛叶木姜子产业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猜你喜欢

万州区林业资源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land produces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