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林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践探索
——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2018-01-24

中国林业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林业大学教学质量学校

  

(东北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校评估中心,哈尔滨 150040)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来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因为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1],“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因此,“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自然也就成为高等学校当前必须要厘清并回答的重要问题。对高等农林院校而言,必须就“如何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新要求;并围绕立德树人长远大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何遵循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兼容并蓄,吸取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做出科学正确的战略选择。

东北林业大学作为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学科为特色的高等农林院校,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自己的天然使命,注重通过改革和创新增强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内驱力,在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国际化办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从而在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提高了人才培养能力,为培养一流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彰显先进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2016年6月,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2]。东北林业大学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林业行业和地方区域发展的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第一,注重通过顶层设计引领教学工作。学校领导班子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和新举措,定期出版《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教学思想大讨论成果文集》,对本科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果断决策。

第二,将校级党政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重视落在实处。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抓教学质量,始终将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学期召开以本科教学工作研究为专题的校长办公会,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校领导坚持深入本科课堂听课,掌握教师的授课状态,及时与教师交流思想,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此外,学校还设立了校领导接待日,及时听取或解决教职工和学生提出的建议和问题。

第三,在经费分配上优先保障教学。学校逐年加大对本科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近3年本科教学经费年均增幅达7.70%。

第四,制度设计向教学倾斜,激励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通过建立学院具有充分自主权的校内津贴分配制度,并明确要求教师的津贴分配向本科教学倾斜,以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承担本科教学任务;通过在教学奖励办法中将重点课程建设、在线课程建设、教研论文、教研成果等纳为考评内容,以鼓励教师主动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通过连续19年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评选工作,以及实施“教学一票否决”“师德一票否决”等制度,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第五,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水平,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学校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始终秉承为学生、教师、本科教学服务的宗旨,为本科教学工作高质高效地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教务、学工等部门为本科生配备了学业导师,以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资产、后勤部门及时维护和更新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此外,教育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每年都会开展与师生和其他管理部门的沟通和交流活动,以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第六,通过舆论宣传营造重视教学的校园风气。例如,借助各种媒体宣传学校取得的教学成果以及师生中的优秀典型,开设“名师大讲堂”“东林师说”“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时”等专栏,以巩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以及一切工作均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良好氛围。

二、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

2015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从而吹响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集结号。在世界“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五大任务中,首当其冲的便是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双一流”大学建设便如水上浮萍,没有任何基础[3]。一所大学或一个学科要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关键是要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顶尖、国际影响力大的师资队伍,要聚集一批世界公认的学术权威和大师[4]。因此,东北林业大学在“十二五”期间就开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贯彻落实“引进优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方针,以实施“名师英才工程”及培养学术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学术名师和青年骨干人才为重点,建设了一支结构趋于合理、素质相对优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学校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平台,建立长效、稳定的师资补充机制,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通过实施“5211”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来校开展工作。通过引进人才,不仅加强了学校的科研力量,而且实现了科研反哺教学,促进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升。

第二,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学校依托校级、院部、基层教学组织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重点开展了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训;实施“青年杰出(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外)研修计划”等,重点支持青年教师进行研修和访学;依托各类人才培养项目,逐级培养人才,造就学术名师、学术带头人等领军人物,加强学术梯队建设。

第三,优化人员考核机制。学校在职称评聘、定岗定级时,执行“教学一票否决、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引导教师把精力投向本科教学工作;在管理机制方面,对新入职教师实施岗位聘任四年退出机制。

目前,东北林业大学已聚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一批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学校通过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了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品德、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前提保障。

三、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我国高等院校必须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顺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通过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5],从而促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目标的有效达成。为此,东北林业大学依托教育部直属建设、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211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111计划”重点建设平台等,多渠道开展与中央部委、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丰富并优化整合人才培养所需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与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加强合作,促进共建学校工作的深入。近几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为学校提供资金2亿元,用于学科、实验室、师资队伍、办学资源方面的建设。

第二,整合校地(企)资源。学校先后与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伊春市人民政府、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所属的企业以及地市级人民政府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与吉林森工、黑龙江森工等企业合作共建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亚德客(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实验室,为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提供了平台,为“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与中建总公司、中交集团、北京植物园、上海植物园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协议。

第三,拓展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学校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建了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的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与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迎春林业局、穆棱林业局、绥阳林业局、东宁县林业局、大佳河自然保护区6个单位合作建立了科研基地,从而为教师和学生开展案例式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

第四,在设施配置方面注重优先保障教学。近年来,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新增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2 727 m2、学生公寓面积42 252 m2、学生食堂和大学生活动中心10 347 m2,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第五,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学校目前建成和拥有基础教学实验室及实习场所的面积已达197 681 m2,建有24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形成了布局合理的校内外实习基地群,从而满足了实践教学的要求,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础条件。

第六,进一步完善辅助教学设施。学校实现了图书馆全馆无线网络覆盖,推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实现移动图书馆在线服务,从而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建成的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不仅向广大师生和行业从业人员展示了大量教学科研成果,而且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四、完善评估与监控,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新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有明确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1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之一就是要强化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由此足以看出国家对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因此,近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在遵循教育教学运行规律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制度,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建设,从而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的监控和科学的评价。

第一,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把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质量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了包括教学质量组织与指挥系统、教学质量目标与标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系统、教学质量评估与诊断系统、教学条件支持与保障系统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提升学校本科教学水平和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设。一方面,学校除了坚持开展院部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之外,还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和认证工作,定期开展课程评估等工作;同时,加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和过程管理,实行学校、学院、专业“三级”管理,由教学督导、答辩小组、指导教师“三方”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学校相继出台了《东北林业大学院部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实施办法》《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专业认证与评估管理办法》《东北林业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规划和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控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环节,通过实施“多层次”听课制度,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坚持开展“一主线、三阶段”教学检查,随时采集和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使学生“发言有渠道,献策有途径”,同时通过教师间的教学观摩、同行听课和相互探讨交流等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同行评价与反馈机制。

第三,强化教学质量信息的公开和利用。学校建成了本科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库,不仅可以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而且可以定期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就业情况白皮书等;同时,还建立了教学信息反馈体系,为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依据,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本科教学工作。

第四,强力推动教学质量的改进。学校通过发布《东北林业大学院部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报告》《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东北林业大学生源质量报告》等,明确提出问题,推动学院(部)和相关职能处室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和管理质量;通过出台《东北林业大学教学奖励津贴实施办法》,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反馈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反映的问题,催生“双新”教育计划,并针对“一考定成绩”的弊端和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推动课程考试方法的全面改革。

五、拓展国际交流空间,形成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格局

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应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大力拓展国际交流空间,通过与国外一流大学、学术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创造到国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进行实习、访学、文化交流的机会;通过与国际各大课程教育资源平台进行深入合作,将国内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地融合到自己的办学过程中,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开展高水平的人才联合培养和联合科研攻关,形成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格局。此外,我国高校还应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的制定以及国际通用的教育教学评估和认证标准的制定,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树立中国大学的良好品牌和形象[3];同时,向全球提供中文自助课程,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增强中国大学对外籍优秀教师和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力。

近年来,东北林业大学主动承接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本科生留学教育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基于“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格局,从而通过以点带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首先,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2013年以来,学校在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先后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东芬兰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等20多所高校签署或续签了合作培养本科生的协议,从而为本科生赴国外交流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学校积极与国外友好院校合作,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例如,开展了“俄罗斯·哈尔滨日”“东北林业大学-乌拉尔国立林业工程大学俄罗斯世界基金会欧亚人文交换计划”项目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第三,积极开展对外文化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近3年,学校先后聘请近400位外国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访问、讲学或从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学生开设全英文课程累计达到668学时;同时,通过举办国际交流学术讲座,每年聘请10余位英、日、俄等语种的外籍教师承担本科生的外语教学工作。

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等都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紧紧围绕“互联网+”时代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的“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及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东北林业大学深入研究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律,积极探寻高校信息化发展新思路,主动与企业衔接,努力为社会培养符合发展需求、与新知识经济背景相适应的高质量专业人才。首先,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目前,学校拥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3个网络出口,总接入带宽达到4Gbps,建立应用网站200个,IPv6网络正在逐步建设完善中;校园网已覆盖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工作以及学生公寓的所有楼宇。其次,搭建数字化平台。目前,“数字东林”已上线运行,不仅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而且搭建了OA办公、科研、资产、学习应用等16个公共数据平台,成为学校的综合信息服务门户,为集成化教学服务、部门协同管理等提供了基础平台。此外,“一卡通”已成为师生校园学习生活互联互通的重要工具;多媒体教室实现了网络智能控制;“学习中心”成为信息化教学载体,为教师搭建了推荐教学方法的平台。学校开展的智慧校园建设,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总之,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的使命尤为重大和艰巨。高等教育要服务人民、服务治国理政、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这一切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没有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将无从谈及。而人才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教育来实现。与国际上高水准的大学相比,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速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东北林业大学一贯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的基本任务、作为对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富有责任感并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质量专业人才为目标,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依然还在路上,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研究探索和努力践行。正如习总书记所要求的“高校必须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OL].(2016-12-07)[2017-12-08].http://www.ccdi.gov.cn/xwtt/201612/t20161208_90861.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OL].(2016-06-13)[2016-07-04].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s7056/201607/t20160718_272133.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OL].(2015-10-24)[2015-11-0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4]陈杰,孟扬.世界“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G]//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企业党建与政工创新工作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北京:《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6:55.

[5]马廷奇.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4):87-92.

猜你喜欢

林业大学教学质量学校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九届编辑委员会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稿约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学校推介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祖国的希望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