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彪西前奏曲创作技法探究

2018-01-24

黄河之声 2018年2期
关键词:前奏曲德彪西曲式

陈 琛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德彪西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领路人,虽然德彪西自己并不喜欢这一说法,但是他确实挑战了古典、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创作技法,他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他是那个时代的造反派。德彪西这套前奏曲延续了肖邦前奏曲的形式,但风格大大不同。他的每一首前奏曲都像是一幅写意画,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色彩性的音乐语言运用非常娴熟。

一、音高中心性

后调性音乐家创作作品时渐渐脱离了传统功能调式体系,转而寻找一种新的音高组织的方法,这就需要非功能性的音高中心了。一首作品里面音高中心可以有多个并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最常用的方法是持续音确立音高中心性。印象主义时期之后,持续音的形态更加丰富多样。《西风所见》第35小节中左手的部分B音在保持,右手的♯C音也不断在重复,这里就有两个中心音,右手的音比较高,节奏密集,所以左手的中心音在听觉上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与右手部分中心音结合更具有色彩化的效果。

二、音阶材料

(一)中古调式

中古调式是中世纪圣咏的音乐基础,德彪西利用这种“旧调式”作为元素,谱写出了一种“新语言”。例如《亚麻色头发的少女》19小节♭E保持,以♭E为中心音,将音阶排列出来依次是♭E-F-G-♭A-♭B-C-♭D-♭E,根据中古调式音阶的特点,此处为♭E混合利地亚调式。

(二)五声音阶

19世纪末法国音乐界掀起了一股追求异域情调之风,德彪西受这股风潮的影响,创作前奏曲时加入了东方风格的五声调式音阶。《帆》中第42-47小节运用了五声音阶,与全曲的全音阶形成鲜明对比,音阶由♭E-♭G-♭A-♭B-♭D五音构成,与前面的C全音音阶有三个共同音,有色彩对比的同时,又有统一的要素在里面。

(三)全音音阶

全音音阶特点是每个音之间的关系均等,缺少小二度和导音倾向,因而形成了与传统和声功能风格截然不同的色彩化音响。《西风所见》的第19小节,♯F音虽然一直保持,但是以还原C为主的全音音阶出现了2次:♮C-D-E-♯F-♭A-♭B-C,所以笔者认为这里是C全音音阶,有两个中心音C和升F。

三、平动

平动是这个时期的作曲家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不仅可以加厚旋律、丰富色彩性,它对于模糊调性和突破传统和声手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论音程的平动还是和弦的平动,根据音阶的结构和音响效果可分为自然音平动和半音平动。

(一)自然音平动

自然音平动的特点是自然音阶的结构被保留了下来,因此其音响的结构是变化的。平行五度、八度因为其空泛的音响效果在传统的和声技法里是严禁使用的,但是印象主义之后的作曲家尤其是德彪西却对平行五、八度特别喜爱。《沉默的教堂》从第1小节开始便出现了大量的五度、八度平行进行,它模仿了教堂的钟声,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宁静、深沉的气氛。

(二)半音平动

半音平动的特点是音程、和弦的结构相同,而自然音阶却是变化的,引入了自然音阶之外的变音。《沉默的教堂》62-64小节柱式和弦形态,大小七和弦结构不变,半音平动。

四、非三度叠置和弦

德彪西非常善于运用四度、五度叠置和弦,像是《沉默的教堂》第1小节、14小节处,都运用了这种和弦叠置手法,目的就是制造一种神圣的教堂钟声的效果。除了四、五度和弦的叠置外,德彪西也经常运用二度和弦叠置,不仅削弱了和弦功能性,还增加了和弦色彩性。《西风所见》第10-14小节出现了二度叠置和弦平动。第52、53小节出现二度与四度重合构成的结构。

五、动机细胞作曲

德彪西有很多的音乐作品曲式结构也不再具有传统性。例如《沉默的教堂》该作品曲式结构为A、B、C、D、C1,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曲式结构,没有特别清晰的终止式,划分结构的依据是参照旋律、中心音及声部进行的特点来进行划分。既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曲式结构,那么德彪西是用什么方法做到并列与统一的呢?这里需要用到动机细胞组曲的知识来解答。动机与动机之间的关系我们用音高级组合的基本型来表现。全曲的第一个动机“D-E-B”仅在A部就重复了很多次,我们用音级集合标记的方式“D-E-B”的基本型为(025)。

六、结语

德彪西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先锋,对音乐的贡献是巨大的。许多人说德彪西是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的桥梁,是法国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之一,他强调色彩、音色的重要性,打破传统大小调框架,对传统和声继承的同时又推陈出新,为了让音乐延续下去,努力尝试各种新的和声手法,他将和弦扩展,将调性扩展,采用新的节奏律动,新的发展手法,大大推动了这一时期音乐的发展,也深深影响了之后的作曲家们。

[参考文献]

[1]罗伊格·弗朗科利 著.杜晓十,檀革胜 译.理解后调性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1.

[2]石垚.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的和声特色及调式调性分析[J].大舞台,2015,01.

[3]刘正伟.德彪西前奏曲沉默的教堂曲式结构与和声技法分析[J].当代音乐,2015,11.

猜你喜欢

前奏曲德彪西曲式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钢琴家德彪西(上)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美丽的邂逅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前奏曲
德彪西的情感世界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