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白桑种养平衡推动双峰县养殖业提质升级

2018-01-24向双庚湖南省双峰县畜牧水产局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双峰县种养粪污

文│向双庚(湖南省双峰县畜牧水产局)

湖南省双峰县是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生产百强县、湖南省生猪生产十强县。2007—2016年,双峰县连续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并获评全国、全省优势无公害生猪产业带重点县,2017年被列为全国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县。2017年,双峰县引进蛋白桑种养结合模式,既在种植中充分利用了剩余粪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在养殖中把蛋白桑用作饲料,显著改善了生猪肉品品质,为双峰县养殖业的提质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发展现状

1.畜禽养殖基本情况。截至2017年年底,双峰县生猪出栏187.20万头,生猪存栏88.38万头;牛出栏1.98万头,牛存栏5.68万头;羊出栏2.64万只,羊存栏2.85万只;家禽出笼405.67万只,家禽存笼244.60万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267个,养殖小区4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4个;规模养禽场9个。全县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8%。

2.畜禽粪污资源肥料化利用状况。2017年,双峰县畜禽粪便资源总量达97.8万吨,通过堆沤发酵生产有机肥46.4万吨,主要用于农田、蔬菜地、饲料牧草地、园地、林地等种植业。

双峰县畜禽生产折算成标准猪当量为205.84万头,其中生猪占91.0%。双峰县现有耕地96437公顷,按照每公顷耕地承载45头标准猪计算,双峰县现有耕地可承载227.57万头标准猪。按照每公顷耕地年施氮、磷的限量标准分别为200千克、40千克计算,双峰县年可消纳氮、磷的量分别为10114.40吨、2022.88吨。2017年,全县畜禽粪污总产量为243.7万吨,其氮、磷总含量分别为10706.42吨、3569.51吨。经测算,可满足1.4万公顷以上蛋白桑种植所需肥料。

二、蛋白桑种养结合是养殖业提质升级的有效措施

1.蛋白桑的生物学特性及双峰县种植情况。蛋白桑又称饲料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蛋白桑是我国科研人员将普通桑树通过人工选择与杂交育种培育出的抗逆性品系,其叶、茎均可作饲料,以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而深受欢迎。

蛋白桑适应性强、抗干旱,在降水量为50毫升的地区可生存,在自然降水量为250毫升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开花、结实。蛋白桑在双峰县甘棠的石漠化山地可正常生长,水肥条件良好时当年的扦插苗高可达3米,刈割后的再生株高可达5米、胸径2.5厘米。当蛋白桑长高至60~70厘米时,就可使用机械平茬收获枝叶,用机械铡断至1~2厘米长,晾晒脱水后,进行工厂化生产制成功能性饲料,枝叶也可直接作青饲料。刈割后留下的桑树根部很快又会萌发出新的枝叶。根据水肥条件,双峰县每年可刈割蛋白桑3~6次。

双峰县的蛋白桑产业是2017年新引进的扶贫项目,桑树品种主要是桂优桑2号。双峰县9个乡镇的38个种养专业合作社共种植蛋白桑140公顷,至2018年3月已发展到600多公顷。

2.推行“桑猪(牛)结合”等种养循环平衡模式,是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有效方式。蛋白桑产量高,随栽植密度、管理水平及土壤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土壤肥沃、沙性、灌溉良好的地区,当年的苗木高可达2.5~3.0米,单株鲜重可达1.5千克、干重0.3千克。蛋白桑耐刈割、萌发力极强,在5~10月雨热同步时期,刈割后留下的桑树根,经过25~30天就可长高,再生株高可达60厘米,在半湿润地区高可达80厘米。因此,蛋白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很多肥料养分,每亩蛋白桑可利用粪污为猪10头、牛4头,可有效消纳养殖场的粪污,变废为宝。同时,每亩蛋白桑饲料能满足6~10头生猪的需求,基本实现种养平衡。

3.发展蛋白桑是推行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良饲料品种结构的有效手段。从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检测情况来看,双峰县所产蛋白桑茎、叶干粉中的粗蛋白含量一般不低于18%,且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在半湿润地区,亩产干粉1.5吨;在半干旱地区,亩产干粉0.8~1.0吨;在干旱地区,适当补充灌溉水,亩产干粉可达0.8吨。蛋白桑的普遍种植,可快速扩大绿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在退耕还林和退粮还草(饲)等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对推行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良饲料品种结构起着积极作用。

4.利用蛋白桑是替代兽用抗生素,生产安全无抗肉品的最佳选择。桑叶、桑果含有三大类营养和五大类功能性物质。据查证,桑树全株均可入药,含有许多有特殊功效的天然活性物质成分。100克干物质中含有甾醇46毫克(比绿茶多3~4倍);含有异槲皮苷200~500毫克、槲皮苷30毫克、槲皮苦素100毫克等黄酮类物质;含有一种名为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碱,它是一种糖苷酶的抑制剂,在植物中惟有桑叶中含有。这些活性物质对畜禽具有免疫保健作用,能够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有利于畜禽健康快速生长。在猪饲料中添加25%~30%、在牛饲料中添加30%~40%、在鸡饲料中添加5%~10%、在羊饲料中添加15%~20%,既解决了饲料问题,又能解决疾病防治的问题。

5.饲喂蛋白桑是双峰县提升“两黑一红”产业、打造特色高端品牌的战略措施。据检验,蛋白桑中含有大量的有利于动物生长和发育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等物质。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达到18种。在这些氨基酸中,动物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占总量的50%以上,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谷氨酸含量较多,作为饲料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桑叶中富含能维持肌体免疫系统等正常的B族和C族维生素,100克桑叶中含维生素C30~40毫克、维生素B10.5~0.8毫克、维生素B20.8~1.5毫克、维生素E30~40毫克、维生素B110.5~0.6毫克、维生素B53~5毫克。桑叶中的微量元素种类也较多,其中钾、钙、铁、锌、锰元素的含量与玉米相比明显较多,说明桑叶作为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蛋白桑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消化率一般为80%左右,最高达95%。桑叶中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功能性成分,用来饲养猪、牛、羊、鸡等,都可使其产品成为功能性食品。

双峰县多个养殖场为寻求发展,培育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生猪品牌。其中,康源生态发展公司培育出的黑加宝黑土猪,在广州市已发展档位380多个,年需1.2万头;益群专业合作社培育出的潇湘黑猪和泽辉养殖场培育出的红香猪,在娄底市和双峰县均开设了专门摊位,产品进入了高端消费市场。

三、问题分析

1.集约化程度不高,效益不显著。部分蛋白桑种植土地地块零散,不便于机械化作业,导致种植效益不明显。

2.产销未有效对接,刈割不及时。一些种植户在种植蛋白桑后,不实行精耕细作,又不与养殖户对接及时刈割,导致产量无法提高。

3.实用性耕作机械,研发不到位。在蛋白桑种植过程中,除草、施肥、刈割等环节虽然使用了部分机械,但其并不轻便灵活,导致劳动强度大。

四、建议

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基地、养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特色、品牌生猪为重点,以优质猪肉标准为纽带,以电子商务为推手,通过项目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蛋白桑产业建设,培育蛋白桑生猪品牌,用市场拉力促进蛋白桑生猪生产,实现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

1.坚持蛋白桑种植基地与蛋白桑养殖产业相结合。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建设蛋白桑种植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肉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格局。推广订单农业,发挥养殖龙头企业在资金投入、技术应用、组织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使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种养殖基地签订蛋白桑购销合同,建立货源供给关系;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蛋白桑种苗,委托农户种植,按保底价格收购,确保农户“手中有订单,种养心不慌”。

2.坚持培育领军企业与市场需求导向相结合。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引进、兼并重组等形式做大做强,组建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效益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由龙头企业新建蛋白桑饲料厂,解决蛋白桑生产的季节时令局限问题,增强产业生命力。

迎合市场需求,生产优质生猪,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实现市场与效益相结合,形成多赢格局。由龙头企业组织实施生猪品牌战略,完成对现有品牌如“黑加宝”“潇湘黑猪”“红香猪”等的整合升级,提高知名度,打造优质蛋白桑生猪品牌。

3.坚持政府引导与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相结合。以政府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遵循经济规律,形成消费引领、政策支持的格局,加快推进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从相关部门抽调专门力量开展相关工作,全面负责行业标准、发展规模的制定与具体工作的推动。

政府出台奖励政策,与扶贫等政策有机结合,加大办证认证力度,鼓励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扩大蛋白桑生猪生产规模,促进蛋白桑生猪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并向牛羊禽等养殖品种延伸。

猜你喜欢

双峰县种养粪污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红色走读 学习党史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双峰:校车集体“体检”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