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民歌博物馆开馆侧记

2018-01-24孙艳蓉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陕北展区民歌

●孙艳蓉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2018年5月23日上午,筹备了近五百天的陕北民歌博物馆伴着绥德米脂唢呐的震响,伴着横山老腰鼓的舞动,于榆林市榆阳区东沙陕北民歌文化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榆林市、榆阳区各级领导,陕北民歌博物馆17位特聘顾问,榆林市内及周边市县博物馆负责同志,陕北民歌博物馆实物展品捐赠人以及各界代表共同出席开馆仪式。榆阳区长贺利贵主持仪式,区委书记苗丰发表讲话,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前所长乔建中、西安音乐学院韩兰魁教授等特聘顾问发表致辞。

此日,适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中的讲话》发表76周年。76年前,红色的种子开始撒向陕北民间音乐的土壤,伴着革命之风,将陕北民间音乐的芬芳吹向全国各地。主办方策划在这一天举行开馆仪式,即是纪念这一特别的日子。

陕北民歌博物馆建筑总面积共11800㎡,建筑主体以模拟“中国结”样式的红色矩形线条为装饰,突出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楼体共三层,分主布展区、公共部分装修与配套功能展区两大部分。主布展区占地约5680㎡,按陕北民歌发展脉络设立“千年老根黄土里埋”、“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满天星星一颗颗明”、“信天游永世唱不完”四大主展区,另有博物馆序厅,以及陕北民间音乐艺术展区、陕北民歌研究专题展区、临时展区等四个副展区,共八个展区。公共部分装修与配套功能展区占地约6120㎡,包括陕北民歌培训中心、陕北民歌体验中心、陕北民歌交流中心、陕北民歌录音制作中心、文创产品销售区、书吧咖啡休闲区、餐饮中心以及相关配套板块。除以上设施之外,博物馆另设有可容纳五百人的剧场作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及陕北民歌大舞台表演使用,这一设计有利于实现陕北民歌的传承保护、普及、科研、教学、演出等多种功能的最大化运用。由于博物馆从筹建到开馆只用了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因此有部分展区与资料区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5月22日,笔者跟随诸位专家、学者前往陕北民歌博物馆,于开馆仪式举办之前做了先行参观考察工作。初次入馆,笔者首先感受到的是其开阔的建馆思路与严谨的建馆态度:一方面尊重历史,从传统出发;另一方面则是拓展创新,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尽可能全方面、多方位地展现陕北民歌的巨大魅力。在博物馆中,主展区的环幕影院设计最能体现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设计者以180°弧形投影屏幕,将观赏者围绕在中心,给人们带来身临其境之感。在博物馆中运用这一当前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是一种开创性的举措。此外,博物馆内几乎每一个关键的环节,都会设有多媒体音视频播放器,供参观者进行点播、聆听及观赏,这一设计极大增强了博物馆的听赏趣味性。

博物馆最富特色的部分,是设计了以陕北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布展顺序的四大主题展区:

第一展区主题为“千年老根黄土里埋”。该展区首先展示了陕北民歌的各种原生性劳动号子体裁,即打夯号子、绞煤号子、艄公号子等。其次展示了传统的信天游,对李思命、李治文、张天恩、柴根儿等民间歌手所编创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脚夫调》、《赶牲灵》、《摇三摆》等十余首经典的陕北民歌创作背景进行了生动详尽的介绍。接着,第一展区向观众介绍了陕北民歌与其他乐种、音乐形式有所融合而形成的榆林小曲、二人台等,以一座微缩的四合院景观,讲述榆林小曲的相关乐人、乐器及历史发展,并以丁喜才与鞠秀芳的师生故事为例介绍了陕北民歌小调乐种“二人台”。展区最后介绍了一些风俗小调,如祈雨调、神官调、酒曲、社火小调等。

第二展区主题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展区的历史背景介绍中,我们了解到,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大量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的陕北民歌开始涌现。1938年于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从此陕北民歌迎来其历史发展中最为辉煌的时期,陕北民歌博物馆中,冼星海、安波、马可等11位为陕北民歌做出巨大贡献的音乐家雕像群景观,成为这一辉煌时期的重要“见证人”。而在鲁艺音乐系成立之初,延安文化界就提出了“到民间去”的口号,“鲁艺”的师生积极响应口号,开始了田野采录工作。博物馆运用了两次大规模的民歌采集工作史料,讲述了“鲁艺”时期陕北民歌走向繁荣的历程。同时这一历程也涉及到“新秧歌运动”以及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

第三展区主题为“满天星星一颗颗明”。该展区以众多照片、史料为据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陕北民歌的发展,这一时期陕北民歌开始走出陕北,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同第一展区一样,本展区也使用了一座微缩景观,情景再现了歌曲《咱们领袖毛泽东》的诞生。此外,该展区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座“文化长城”的建设:即《中国民间音乐集成·陕西卷》的编纂出版。据载,该项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因“文革”十年动乱而被迫中止,直到1979年年初,才重新启动,陕北民歌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继“鲁艺”时期之后又一次全面系统的普查、收集与整理,这项伟大的工程为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第四展区主题为“信天游永世唱不完”。主要讲述了陕北民歌自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该展区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一整面“文化墙”,结构元素为数百张CD光盘。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经济以及文化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陕北民歌歌手开始采用新方式、新手段对陕北民歌进行传承、创作、改编、演绎与保留,“文化墙”展示的即是近二十年来陕北民歌的发展成果。随着数目可观的唱片不断发行,越来越多的原生态民间歌手也走出陕北,迄今为止“文化墙”已陈列出300多位歌手的数百张唱片,但仍留有余位,等待着更多的歌者、更多的唱片“就位”,这也预示着陕北民歌“永世唱不完”。笔者还了解到,2012年延安市、榆林市被国家审批为“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陕北民歌等一批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了国家重点保护和传承对象,实验区的建立成为陕北民间艺术走出陕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

除了四大主题展区,博物馆还设置了其它内容丰富的展览内容。其中副展区“陕北民间音乐艺术专题展区”展示了陕北唢呐、说书、佳县白云山道教音乐、陕北定边道情皮影戏等民间艺术乐种,两处由1000支唢呐和300余把三弦构成的景观,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并颇有意味地向人们提示:在陕北地区,唢呐与三弦书这两种音乐形式不仅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陕北人民心中也占据着的重要地位。

总体来看,陕北民歌博物馆筹建过程中广泛收集和接受捐赠的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文本资料,已经成为了陕北民歌历史发展的有力见证,在展区设计上,陕北民歌博物馆以现代化的设施展现陕北民歌的“前世今生”,处处体现着设计者对陕北民歌的恳切用心。

陕北民歌博物馆的设立体现了传承保护陕北民歌事业的切实需要,作为中国被采集最早、储存量最丰富、影响力最大的民间歌种,陕北民歌有足够的“资格”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博物馆。而这座博物馆的成立,也有着诸多不凡的意义:

首先,陕北地处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地貌使得该地区社会经济较为封闭,这为陕北民间音乐文化营造了一个天然的储存宝库,陕北民歌即在其中得到完好的保存。陕北民歌博物馆便依托这原生地丰富的资源而建立。自1938年“鲁艺”开始采录陕北民歌至今,以《中国民歌集成·陕西卷》(1996)、《陕北民歌大全》(2006)为代表的陕北民歌文本资料,以及以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的《中国陕北民歌》(2004)①为代表的多种陕北民歌音响资料的出版与发行,展现了其原生地“取之不尽”的丰富蕴藏。在陕北民歌被挖掘、整理、研究、传唱与演绎的半个多世纪里,已经整理在册的陕北民歌数量达到4000余首,但笔者坚信这仍不是陕北民歌的全部“矿藏”[1](P16),新民歌、新歌手仍然源源不断地涌现,这一巨大的民歌藏量,迫切需要一个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继续发掘、整理与保护,而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建立,恰恰可以担当这样的历史使命,它能够以自己的特殊功能和实际容量,将历年所获资料再行整合,将未获资源进一步挖掘,继承保留往昔传统,增添今日新成果,成为“后集成”时代的又一伟大壮举。

其次,1938年至今,专家学者对于陕北民歌的发掘几乎从未中断过。[2](P9)新中国成立后,陕北民歌又乘多次普查、“集成”编纂、“非遗”保护、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劲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1949年之后举办的多届国家级、省级文艺汇演中,陕北民歌都以其鲜明的风格特征、优秀的民歌手、丰富的民歌数量,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由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音协”等于2009年、2010年、2017年共同主办的三届“陕北民歌大赛”获得了极大瞩目,在比赛中推选出的30位优秀歌手被授予“十大陕北民歌手”的荣誉称号。2018年5月由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牵头,联合西北五省区音乐家协会和榆林市榆阳区委区政府,共同组织开展了第四届“中国西北音乐节·榆阳陕北民歌比赛”,在赛事展演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歌手及“新民歌”作品。2012年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开设“陕北民歌演唱方向”表演专业,并招收了第一批本科学生,培养出诸如杜鹏鹏、周琳等演唱技能与理论基础俱佳的陕北民歌青年歌手。丰富资料的整理积淀与新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都为陕北民歌“内存”了巨大的力量,也进一步推动了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建立,同时也为民歌博物馆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

最后,在提倡“非遗”保护的时代背景下,对陕北民歌的重视仅仅停留在文本编纂与音响资料的存储上是远远不够的。陕北民歌博物馆作为民间音乐保护的探索性工程,目的就是要将“陕北民歌”的声音艺术存储于现代的建筑物中。民歌的意义不仅只在于呈现在人们耳中的声音,还有其背后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与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陕北民歌博物馆将陕北文化空间中的陕北民歌作为一个声音的微缩景观予以呈现,兼及影响陕北民歌产生与发展的众多因素,突破以往的存储与保护模式,更大程度上保存陕北民歌的原生性。

陕北民歌博物馆依托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文化保护生态,兼顾陕北民歌诸多文化内涵、生态现状,进一步体现并诠释了民歌与自然地理、社会文化、民间习俗等众多因素相融合的学科视角,为民间音乐的发掘与保护树立起新标杆,引入新思路。

陕北民歌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座由政府主导筹建、学者论证规划而建立起来的区域性民歌主题博物馆,体现出在“非遗”保护与文化自觉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与学界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建馆的论证中,学者们以跨学科、多视角的学理建构为考量,以陕北民歌的发生、传承、演绎、流变为主线,结合历史学、民俗学、博物馆学、民族音乐学、声乐表演等学科要素,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完成了一次有关区域性民歌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综合性展示的成功探索。博物馆通过一系列实物、文字、图像、雕塑、音响、视频等资料,将原本属于活态、非物质性的民歌,以物质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空间上让流动的民歌艺术得以固化储存,在时间上阐释陕北民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与时代意义,使民歌博物馆成为民歌文化的象征与地理坐标,并由此引发人们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在于对音乐生存空间的保护,陕北民歌博物馆可以被看作为陕北民歌文化生存空间的微缩景观,展示陕北民歌在音、地、人三方面的构成要素,让观众在这里不仅能够了解陕北民歌的本体形态,更能看到其根植的文化土壤,感受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由此产生文化认同层面的归属感。

陕北民歌博物馆的筹备与建立离不开音乐界、文化学界几十年实践探索的经验积累,反映了我国民族音乐研究工作由“个案研究”到“集成编撰”再到“非遗保护”的学术历程,民歌博物馆就是一代代音乐学人理论与思想的物质凝结。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上的高度统筹,也能看到陕北地方音乐工作者在民歌资料收集与整理中形成的基础铺垫,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成就了今天的陕北民歌博物馆。作为集展示、保护、传承、科研、教育为一体的民歌研究基地,陕北民歌博物馆将为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可借鉴的成功案例,为今后的民歌保护与研究工作引入了全新的思路。

注释:

①《中国陕北民歌》由中国唱片总公司于2004年出版发行,其中共收录陕北民歌128首。

猜你喜欢

陕北展区民歌
原辅材料展区:功能提升,绿色环保
卫生用品展区:产品多样化、细分化,创新趋向于提升使用感受
生活用纸展区:用心呵护,打造精致之美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振东展区中博会亮出山西新名片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党建地图·陕北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