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角下浅谈民族舞蹈对文艺事业的影响

2018-01-24玛尔玛尔赛尔哈孜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

艺术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族舞马克思主义舞蹈

□玛尔玛尔·赛尔哈孜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

文艺作品在艺术和内涵的表达上与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传递和反映价值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如何借用舞蹈艺术这种文艺艺术形式,将精神感染力与社会教育作用结合起来,已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力求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视角下探讨民族舞蹈艺术的社会教育作用对我国文艺事业的影响。

一、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关于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集中在这样的几个命题中:(1)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2)艺术的本质在于它的上层建筑性质,在于它的阶级性、党性、人民性;(3)艺术的作用有三项:认识、教育、审美。而在当下,社会的发展影响了艺术的创作,同样艺术作品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人”的集合,正是有“人”这个主体才连接着整个社会,维系着社会的发展。舞蹈艺术同样不能缺少“人”这个表演主题来完成舞蹈艺术。舞蹈作品需要从社会生活中取材再用舞蹈创作方式加工整理,让取材更有价值地展现到“人”的面前,从而产生精神共鸣。所以,这也可以说社会与艺术都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1]。

二、舞蹈艺术的真、善、美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对文艺提出正确的理论观念,这与他们对社会生活与所处时代的了解是分不开的。从整个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看,它是一种真、善、美,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其中,“真”代表的是文艺创作的真实性,早期的原始社会中,人类并不懂得舞蹈的真正含义。但他们用手势来交流,用表情、肢体来传达喜怒哀乐,这就让舞蹈艺术悄悄地发芽,这也是舞蹈艺术的真。“善”代表着进步的、积极的价值观,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舞蹈艺术早已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舞蹈的种类更是丰富多彩。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不外乎人的创造。“人”是舞蹈表现手段的主体,而这个主体也是舞蹈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最明显的地方。它运用人本身来传达某种进步的、积极的、震撼人心的思想。而“真”“善”之中,联系着的就是艺术“美”,是舞蹈艺术本身赋有的美的作用。

三、民族舞蹈的精神感染力与社会教育作用

我国舞蹈从尧、舜、禹时期诞生,从夏朝发展再到汉、唐、宋时期的鼎盛。同一时期,民族舞蹈虽没有得到全国范围的发展,但却在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一直有发展,并且从隋朝的七部乐到唐代的十部乐,都是当时从各个兄弟民族中收录的乐曲。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来自民间,用于宫廷宴享、典礼等,其中就包括西域(今新疆)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

民族舞蹈的价值在于它体现了各民族的历史、观念、习俗、礼仪、宗教、制度及社会生产等诸多方面。民族舞蹈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人们通过舞蹈的手段来表现当下生活,包括他们的思想情感、民族心理和精神面貌,用一种开放的、积极的、乐观向上性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初衷——“让人民幸福”。

改革开放后,中国舞蹈进入了新时期的发展,其题材、种类、创作方式都有了很大变化,各类舞种为中国舞蹈的发展开阔了疆土,同时也为中国的民族舞蹈发展带来压力。在现今时代,民族舞蹈因加强自身发展力,以及以深耕传承性再注入新的创新性[2]。例如:以现代的审美视角诠释传统民族舞蹈文化,在不失根的创作前提下注入现代舞蹈创作方式;从多元视角展现民族舞蹈,运用载歌载舞的特性对民族舞再次升华;要让舞蹈作品的内容与现代生活更贴切,但又不失传统风格。在对民族舞进行创新编排的同时,仍然保留民族舞的独有特性。

四、民族舞蹈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当下艺术中有很多纯艺术、表现主义的创作,它是艺术发展的先驱者和敲门砖,但是我们作为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认为民族舞蹈应扎根民族的土壤,深耕摄取民族的养分,将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研究方法。这并不代表思想的封闭和创作的局限,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优秀内容,借助自身特色,才是现在社会所需的文艺发展[3]。所以,民族舞蹈的创作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更应有“味道”地创作作品,才能称为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猜你喜欢

民族舞马克思主义舞蹈
浅析民族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民族舞在普通高校开展的措施意义与对策研究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探讨民族舞在广场舞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