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小情调
2018-01-24木门长子
木门长子
糯米团子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有个极俊俏的小孩,青丘白浅唤他糯米团子。这称呼听着亲切,更让人觉得可爱,而这称呼也挑起了我对糯米团子这一食品的热爱。
印象中,糯米团子有好多种,北京的“驴打滚”,山东带馅料的黏豆包,还有天水宝鸡一带流行的一种叫做芝麻团的吃食,等等。它们皆用糯米面做成,内有馅料,或蒸煮,或油炸,但入口的味道却是很好的。那种黏中带香,香中裹甜,甜里还微微含些桂皮的味道让人流连忘返。2015年的某一天,我同朋友去了南京,在一家不大的小店里尝到了煮在大锅里的糯米团子(严格来说应该唤它为大个的汤圆)。那糯米团子约有平常吃的馒头大小,球一样漂浮在锅里,飘在汤面上的黑芝麻绽开了花。我的朋友瞪大了眼睛,急吼吼地先叫了一碗,而等到我的那一碗端上来时,她的两只团子早已滑进了肚里。
糯米团子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它的糯,黄米也罢,江米做成的也好,牙齿与米接触时的那种质感是最让人回味的。糯米团子的嚼性大,味道足,粮食的精华能原汁原味地发散出来。小时候,我极爱食用巷子口一位老人炸制的芝麻团子,也是糯米做成的,里边裹了红豆沙,吃起来外焦里嫩,附带着芝麻的清香。芝麻团子的皮是金黄色,内里是暗红的,吃一口咂一咂,那滋味曾撼动了我的整个童年。成年后,偶有机会我还是会回到巷子口去看一看,在老人油汪汪的木桌前徘徊片刻,让芝麻团子的味道盈满全身。
有人说北京的“驴打滚”好吃,且说出不少的讲究来。的确,关于“驴打滚”的掌故还真不少。有说它是起源于慈禧时期的,“驴打滚”原名叫豆面糕,因为做皇太后的慈禧喜欢吃便成了名;也有说“驴打滚”乾隆年间就有了,乾隆在新疆征战时因为抢了个维族女人做妃子,她的丈夫跋山涉水地来到北京,后来偷偷做了家乡的糯米团子送进宫里,妃子见了甚是欢喜,夹一个吃一个,惹得乾隆龙颜大悦。从此,新疆人的“驴打滚”便在北京城扎下了根。其实,不论怎么的说法,宣扬的无非是糯米团子如何好吃,如何诱人,而至于它究竟怎样的来历又有谁真正关心呢?“小糯米团子,你过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青丘白浅这样呼唤道,听着确实亲切。这种亲切的感觉对于常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对肠胃来说是另一种感受,看到糯米团子的一刻恐怕许多人最想说的也就是这句话了。只是白浅呼唤的是孩子,我们叫的是食品。世间事,世间人,舌尖上的情趣比什么都重要。我欲食之,它便来之,岂不悠哉?
面包诱惑
说起面包诱惑不得不提到杭州,西湖边上有一家绿茶餐厅,面包诱惑属那里的极品。面包诱惑这道菜很多地方都有,但唯有西湖边上的味道让人沉迷,每每与朋友提起也总是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那家伙!啧啧,下次你一定不要错过噢!”
面包诱惑的制作并不难,每个人在家里都可以制作。先取一把薄片的小刀把方面包内部掏出,切成小方丁,然后将黄油均匀地涂抹在面包丁上,再抹上一层蜂蜜盖好,放置空气炸锅中180度烤制十分钟。面包出炉后,将新鲜的冰激凌球和水果放在面包上,装饰一番就可以了。但这件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是烘焙火候的掌控,其次是制作者的信心和耐心,然后就是对厨房事业的十二分的热爱。这样的事我是万万做不来的,也幸而有绿茶餐厅,那里的面包诱惑不需要我动手,只需两只肩膀抬了一张嘴去,于熙攘的人群中落坐,静心等候着吃就可以了。
菜单上面包诱惑的样子很好看,各种装饰各样风景,绚丽如盛装的少女,未食之前心已经醉了。待到唤了服务生上来,草草说上两句,黏在齿舌之间的向往便早已飞去了厨房。
西湖边上绿茶餐厅里的客人总是很多,菜品也极为丰盛,可谓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地上爬的,应有尽有。餐厅里的火焰虾也做得很不错。木桌之上,左边置一面包诱惑,右边放一盘火焰虾,再叫个椒麻鸡什么的,任何人的胃都会欢快地叫起来。绿茶餐厅里的面包诱惑外焦里嫩,焦脆面包皮配上了美味的冰淇凌,热有热的味道,冷有冷的香甜,食一口仿佛成了仙。这道菜讲究的是速战速决,在它刚刚端上来就要先下手为强,万不可等面包冷了冰激凌化了再食,届时面包不是面包的味道,冰激凌也不是冰淇凌的味道了。
食用面包时,要轻拿慢舔,先将软糯的冰激凌送入口里,让它于齿间融化,再慢慢地品味小麦的味道、黄油的味道。骤然间,自然物象精神之精纯就集会在一起,让人迷恋。食物这种东西创造出来本就是为人食用的,经济困难的时候人们吃它是为了果腹,生活富裕时人们食它则大多因了情趣。高水准的制作与花样翻新往往令人食欲大增。面包诱惑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出人意料和与众不同,更大意义上它已经成为普通食物中的不普通。这道菜冷中有热,热中裹凉,冷热交替之际会让人遐思无限,思维曼妙。大象无形。它给予人的圆满,大概正应了自然之道吧。
当然,如果你也喜欢这道菜,且自认为厨艺还不错,可以按照我上面所讲的方法制作一番,这于家人于自己于远道而来的朋友都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胃是让人幸福的储藏器,胃幸福了,精神又怎能不愉悦呢?至于面包诱惑上搭配的冰淇凌,我建议你最好选用西点店刚刚做成的球丸,色彩、样式任你挑选,喜欢什么你就取什么回家。在面包烤至金黄时将它细心地装饰在上面,一则品香,二则赏色。这也正是面包诱惑坐拥的傲然魅力。如此一道菜,不食之岂不可惜?
油炸冰激凌
现代人为了一张嘴什么都能鼓捣出来。第一次去北京时,见到油炸冰激凌的招牌我着实吓了一大跳。冰激凌怎么炸?那水汪汪的东西到了锅里还不爆了。但好奇心还是战胜了猜疑,在真正品尝过之后,我才知道这油炸冰激凌的奥妙。原来此油炸非我想象中的油炸,而是要在冰激凌的外面裹上一层吐司的。
吐司,就是面包片,是英文toast的音译。这种面包片用长方形带盖或不带盖的烤听制作而成,是用来裹各种酱料吃的。油炸冰激凌用这种长方形面包片做成,先是将吐司片切去边缘,用擀面杖将中间擀成薄片,再挖一块冰激凌搁在上面,然后盖上另一片薄片吐司,拿一个杯子扣在上面用力挤压,直到切出一个半球状的吐司包来。将做好的吐司包放在冰箱里冷冻四五个小时取出,用油炸一下就可以了。油炸冰激凌这名字起得特别好玩,吃起来也别有风味,冷热甜香之间,颇有些令人回味的魅力呢。
北京城零嘴小吃多的不得了,只要你喜欢,啥样的东西都能寻觅得到,灌肠、炒肝、麻豆腐、夹馅的糖葫芦和豆汁,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只可惜,有一次我在新街口食到的油炸冰激凌实在不怎么好,大概是冰激凌过了保鲜期,又或者真是老板黑了心,总之那一回弄得我是上吐下泻,折腾了好几天。但是,刚出锅的油炸冰淇凌却是非常好的,外表金黄,内里柔滑,吮一口着实美死人。闲时,择一家小店坐坐,随心所欲地叫上一份,边舔边食,捂嘴、皱眉、被烫得嗷嗷叫,与此同时观看街面上的风景。那感觉若春风拂面,称之谓“情调”真是不为过呢!
随便再说一句,油炸冰淇凌一定要趁热吃,冷了就不好吃了。冷了的油炸冰淇凌皮相极为难看,缩成一小团,像个丑老头似的,咬一口硬绑绑,内边的冰激凌也早已化成水,有种人生晚景凄冷之感。“不用吴江叹留滞,风姿俱是玉清人。”食美人,一定要且食且珍惜噢!
鲜花饼
或者,饮食的最欢快之处就是让人愉悦的,视角上的,嗅觉上的,包括触觉上的。只有样样看起来皆好的食品才是食中上品。我最喜爱吃的小吃中还有一种叫做鲜花饼的食物,属于云南的特产,在北京的很多小店里都能买得到,虽价钱贵了些,却着实美味。这种饼子不像油炸冰激凌那样圆溜溜的,而是呈扁平状。面皮松软可口,馅料不甜不咸,有玫瑰花或茉莉花瓣裹于其中,红黄之间很有一种女儿家的娇羞。
百度是这样说的:鲜花饼,一种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饼。史料记载,300年前鲜花饼由清代的一位制饼师傅创造,至今广为流传。鲜花饼花香沁心、甜而不腻,且富有养颜美容的特点,颇受老年人和小孩子的喜爱。晚清《燕京岁时录》中也曾这样记载:“四月以玫瑰花为之者,谓之玫瑰饼。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萝饼。皆应时之食物也。”
由于食用玫瑰或者茉莉的花期有限,鲜花饼的制作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每年五月,数万枚可食用花竞相开放,空气间弥漫着花的味道。在适宜的日子里将花苞采下、洗净、凉干,与白砂糖一起揉搓,充分揉好后装入特制的瓶中,盖好瓶盖,放置在太阳下晾晒3-5天,然后继续加入白砂糖在太阳下腌渍,便成了花酱。这花酱需要每天搅拌一次,半月左右即成。由于花瓣采制费时,制作起来又很麻烦,所以鲜花饼的价格自然也就贵了些。据说,鲜花饼在清朝时一度成为宫廷御用,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还获得过其钦点呢。
我对于鲜花饼的喜爱源于一次偶遇。那日的确是太忙了,大半天下来东城西城跑得人两腿直打晃,直到下午三点钟我的腹内依然空空如也。于是,只好忙不迭地钻进了一家甜点店,匆匆拾取了一箩筐食物。待到一杯咖啡、半块鲜花饼落了肚,我才发现手里拿着的饼子竟然如此美妙。玫瑰花瓣儿参差其间,色泽艳丽,红中带紫;面皮儿细滑,白净,于日头下散发出诱人的光,且入口酥软甜香,很有一种“人生只若初见的”美感,由不得大快朵颐起来。窗外有路人经过,不时回头观望,可我哪里还顾得了许多呢!
鲜花饼具有滋补肝脾之功能,同时也是一种健美食品,长期食用可能防止皮肤干裂、老化。这样的美食于女人是一种造化,于天地是一种绚丽。啧啧,自然既赐我于芬芳,我当还天地于饕餮。想来,我所能做的也只有供它于灶堂啦。
莲藕盒子
莲藕盒子是母亲的拿手好菜。每到莲藕上市的季节,父亲都会带许多莲藕回家,然后母亲就开始一番洗、切、炸、送的繁忙过程。刚买来的莲藕一定要洗干净,因为莲藕的小孔里时有淤泥苟存,所以要仔细冲搓,不然炸出来的莲藕盒子会有一种土腥味。莲藕也一定要选取粗壮的大白莲,肉质脆生,炸熟了之后会有一种莲花的清香浸在里边。
莲藕盒子吃起来绝佳,做起来却极为麻烦,首先要将洗好的莲藕在水里浸泡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切成中间有断刀的薄片,薄片中间加馅,馅料可荤可素。裹在外面的面糊要发酵过的,制作时将加过馅料的莲藕放入糊中,上下左右转上一圈,让面糊均匀地包在藕片上。大火烧油至沸腾,用长长的竹筷子夹一个放一个直到炸至金黄时淋出。煎炸过程中要不停地上下翻动,让莲藕盒子周遭受热均匀,不然就是里生外硬,忙乎了半天最后却吃到一块石头蛋子。
母亲做莲藕盒子的目的回回都是为了送人。莲藕盒子属于山东菜系,我居住的天水却很少有人能食到这稀奇玩意,所以每每有谁向母亲讨要,都会让她忙上好一阵子。记得幼年时,给藕片中间夹馅是我的固定工作。清晨,从梦中醒来,母亲已经切了满满一案子藕片在上面,只好老老实实地下床,洗漱干净之后规规矩矩地找个板凳坐下,一点一点把馅料夹进藕片里。簸箩上,每每留下我辛苦的劳动成果。那边,母亲在炉火上炸了一锅一锅又一锅。屋子里萦绕的满是莲藕的清香。
炸好的莲藕盒子是非常诱人的,尤其在它刚出锅的那一刻,颜色金黄,有热气从细小的缝隙中冒出,咬一口,整个嘴巴都是酥的。藕片、馅料、调货,样样仿佛上台表演的角儿一样,各有各的风韵,各有各的展示。在炸好了第一锅之后,父亲的电话已经拨了出去。“你要不要呢?是自己过来取,还是我一会儿给你送过去?”询句的话一句连着一句,似乎我的劳作不值钱,母亲酸麻的四肢也不用去计较。然后,就是风尘仆仆赶来的人们,个个喜笑颜开,连吃带拿,没有一点客气的意思。等到了晚间,忙活了一天的我看到的也只有桌上所剩无几的莲藕盒子了。
“嗯,好吃,好吃!”每个打来的电话里都会发出这种声音,仿佛他们千年遇知音,着了神仙的道儿一般。
后来,我终于嫁了人,不再忙乎于母亲炸制莲藕盒子之时。但每个莲藕上市的季节,我依然会收到父亲趁热送来的莲藕盒子,品尝到母亲的好手艺。一切尚新,一切绝好,惑人的莲藕盒子并不因为我儿时的怨气失了芬芳。时光穿梭,吃的永远在吃,做的坚持在做,想来也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