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雪进补,开春打虎

2018-01-23段崇政

齐鲁周刊 2018年49期
关键词:雪菜阴气妙玉

段崇政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每到大雪时节,不期然见到最多的诗句,总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风雪、故人、火炉、好酒,组成了冬夜里最美好的意象,更何况天寒地冻,大雪封门,更易期待起平日里的热闹,此时若有人不顾风雪前来,围炉煮酒,暖心暖胃,才算真的温情。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因天气严寒阴冷,正处于阴气极盛之期,按照传统阴阳观念认为阴气盛极必衰,此时阳气开始萌动。

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阴气最盛时,阳气衰微。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冬季是进补最好的时节,人们常常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同时在我国民间也是有大雪节气吃“三雪”的说法。

中医养生学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雪藕是莲藕的一种,因其“色白如雪”而得名。雪藕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平时熟吃可以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大雪节气前后不少地方老人都做腌菜过冬食用,其中可以选择雪菜。雪菜含有较多的抗坏血酸,有助于增加大脑中氧含量,进而起到醒脑提神作用。因此对于经常用脑的人来说,不妨适当的吃些雪菜。

雪梨除烦解渴:到冬天之后,天气会变得更加干燥,很多人忽视对自身健康的护养,甚至是忽视了锻炼身体,在冷热交替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肺燥咳嗽情况。对于这些人不妨吃些雪梨也是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功效。雪梨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做“雪梨膏”的好材料。

进补也不是一味地补充有营养的食物,而是建议根据地域、天气吃不同的食物,就以南北方来进行区分。

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干燥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

而长江以南地区虽然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區要温暖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比如鸡、鸭、鱼类。在我国南方,冬季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如台湾立冬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进补食物令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而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木耳、冰糖为宜,比如做一道冰糖炖雪梨就是不错的膳食。

古人多喜欢用雪煮茶。花瓣之上的雪,或者是未落地之雪,用来煮茶,最为美妙。清代震钧就曾说过:“雪水味清,然有土气,以洁瓮储之,经年始可饮。”

《红楼梦》中,妙玉招待黛玉、宝钗的体己茶就是雪水煮出来的。黛玉问她:“这也是雨水煮出来的?”妙玉冷笑道:“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隔年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煮雪烹茶,这符合妙玉的高洁心性。

俗话讲“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冬天更是四顾茫然,人鸟俱绝。而把壶言欢,闲话暖阳,偷得浮生半日闲,应该是冬日里最享受的事了。

猜你喜欢

雪菜阴气妙玉
浙江地区雪菜高效种植模式
妙玉那场茶事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妙玉论
《此情可待》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和嬗变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
雪菜肉末粉丝
青梨
雪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