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话(64)

2018-01-23

北广人物 2018年46期
关键词:草字头词儿喜儿

北京人说话中的忌讳

北京人的礼数大,规矩多,所以生活中有很多忌讳,尤其说话,中国古代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说,很多时候,话不投机半句多,也许没留神,一句话说蹭了,可能就会让人撕破脸,本来是朋友,小船可能就会翻,成为冤家对头。

所以,北京人在说话时,有很多的忌讳。这些忌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人的尊重

俗话说:当着矬人不说短话。比如对方家里的亲人刚去世,您在说话时,就要回避跟死有关的字眼儿。对方是生病的老人,您在他面前,就要少说别人生病或死了的话。

二是自尊,体现自身的教养和体面

这是做人做事的细节所在,也是立身之本,比如在与人交谈时不带脏字,不说属于生活中隐讳性的语言,有些话不便明说,就换个词儿,以便增加对方对您的好感。

三不说所谓忌讳的语言

生活中有很多属于隐私的事,还有许多不便明说的隐讳之事,比如拉屎、撤尿、性交、通奸、放屁、打嗝、偷摸等等。所以,在他人面前要回避说与之相关的话。

人类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有些事儿随时都会发生,但见不得人,直说出来,让人听了别扭,尴尬,甚至添堵,比如两性的床帏之事,您能当众毫无顾忌地直说吗?

所以,北京人发明了许多词儿,替代了这些犯忌的话,如“放屁”.直接说显得不文明,北京话把它变成了别的有意思的词儿:“出虚恭”、“拔塞子”、“下边跑气”、“闻着昧儿了”、“谁打雷呢?”等等。

北京人好面子,在日常生活中忌諱直接说“钱”字,尽管北京人也跟各地方的人一样,喜欢钱。那么“钱”字怎么说呢?老北京管钱叫“票子”、“银子”、“真金白银”、“页子”、“锄子”、“包里的”。管美金,叫“美子”、“刀”;管欧元,叫“欧儿”,等等。

到银行取钱一般只说“奔银行”或“看看折子”,领工资叫“取薪水”或“开支”,再老一点儿的词儿叫“关饷”。借钱叫“拆兑点儿”,数钱叫“点页子”,酬谢费叫“打喜儿”。

近些年,北京人叉“造”了不少跟钱有关的新土语,比如管钱叫T(“替”),给钱叫“点替”或“打替”;一百块钱,叫“老人头”,一千块钱叫“一本”或“一吨”,一万块钱,叫一个“草字头”(万字的繁体字是“蓖”,故有此说),或者说“一个”,等等。

猜你喜欢

草字头词儿喜儿
第十讲 竹字头、草字头的写法
草字头
憨福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唱段研究
白毛女(第一幕节选)
罗唆人的信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十一)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艺术形象分析
本期特训主题 好词儿和臭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