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创新

2018-01-23王万智王洪伟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3期
关键词:跨文化应用型课程

王万智 王洪伟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在其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质量内涵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就当前应用型高校外语类教师的师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教师个体在操作层面应遵循的五个原则,即顺应性、得体性、有效性、互动性和创新性原则。

【关键詞】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创新

【Abstract】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instructional desig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eaching practice for applied –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teaching outcome and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make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issue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staff in applied –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suggests the following five principles: adaptability, appropriateness, effectiveness, interactivity, and creativity.

【Key words】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Instructional Design; Principle Creativity

【作者简介】王万智,男,宁夏理工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跨文化教育教学研究;王洪伟,男,宁夏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商务英语。

【基金项目】宁夏教育厅教改项目: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项目编号:NGY2014223部分成果。

应用型高校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是实现其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是体现教师对所授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应用能力达成度的核心之所在。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和《本科专业国家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导向和可持续改进”的原则要求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应用型高校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和创新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应用型高校外语类教师现状

目前,应用型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师的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近年来引进的新教师,真正学师范专业出身的并不很多,而更多新入职的外语类教师虽然毕业于外语类院校或其他类院校的外语专业,但并非外语教育专业。为了就业,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把目光投向了应用型高校,而应用型高校也急需这些“新鲜血液”来补充紧缺的师资不足。于是,这些非外语类专业的毕业生们,便应聘应用型高校的外语类教师,承担起了外语教学任务。由于他们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期间缺乏相应的教育类必修课程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训练,(比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外语教学法等课程。)致使他们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欠缺、驾驭课堂能力差、照本宣科、对课程内容顺序内在的逻辑联系之间的分析和把握不到位、教学评价单一、教学设计过度依赖PPT、教学基本功差等。)从而,导致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差,教学活动缺乏吸引力,学生不爱学,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低,而且教师还痛苦的负面结果。

二、高校外语类教师专业能力内涵及职业特征

1.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师专业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首先,我们应该思考高校教师职业的内涵及特征。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它具有明显的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内涵和特征。它要求其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职业所需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九种能力:(1)专业能力(知识、技能,阅读教材的能力,判断重点的能力);(2)创新能力(思维创新、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技术创新);(3)语言表达能力(对专业教学内容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4)驾驭课堂能力(组织教学、教学互动、课堂管理、教学进程);(5)沟通能力(与学生沟通、与教学内容沟通、与同行沟通、与管理者沟通);(6)应变能力(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应对能力、对教学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7)合作能力(与学生合作能力、与教学团队的合作能力、与管理人员的合作能力);(8)反思能力(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价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9)终生学习的能力(专业知识学习、社会实践学习、跨文化学习)。这九种能力涵盖了高校教师跨文化教育教学中所需的主要能力。

2.高校外语类教师专业特征。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有哪些特征呢?总体而言,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之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拥有专业自主权或控制权。从教师职业的特征来看,“专门”和“专业”是关键词。

理想状态下教师都应该是符合上述教师职业特征的。然而,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师范类高校在过去的30年里招生严重缺乏吸引力,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加之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又不愿意选择教师职业,致使应聘教师行业的从业人员不都具备应有的“专门”和“专业”知识及本领。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本领。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内涵的外在体现,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要素。

三、教学及教学设计

1.教学的内涵。教学,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包括课前(pre-class)、课上(in-class)和课后(post-class)这三个时长不等的时间段。狭义上讲,课堂教学只是指课上(in-class)时间。上课是通过课堂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呈现出来的一个过程。通常这一过程的时间是给定的。这三个时间段对于参与教学的师生而言都很重要。其实, 教师的课前准备——課程教学设计——对于教学而言,才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路径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利用,教学活动的设置,课堂有效互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与评价,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教学效果等维度的达成度与实现程度。

2.教学设计的内涵。教学设计的英文是(instructional design)。教学设计专家古斯塔弗森(K.L. Gustafson)认为:“教学设计被用于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实验和修改以及评估学习的整个过程。”布格里斯(L.J.Briggs )认为:“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求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求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

赖绍聪教授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思想方法,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来计划和安排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过程。”

本研究认为,应用型高校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在相关的二语习得理论、二语教学理论以及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系统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的构思和创新的全过程。是与学生共同合作,一起为达成教学预设目标而进行的意义协商和沟通交流的过程。

一般来讲,教学设计主要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即(1)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2)为达到教学目标,应该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3)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媒介);(4)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教学评价)。这四个要素主要是针对教学设计客体的概述。随着高等教育技术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教学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教学中的客体要素,还要更加关注教学中的主体要素。因为相对而言,客体要素处于静态,而主体要素——教师和学生——则处于动态。处于动态的主体要素才是真正决定教学设计执行效果的核心要素。

本研究认为,教学设计最终是要服务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微观上讲,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如何在承担某一门课程时,对四个静态要素和两个动态要素在具体教学设计实践中的理解、选择、创新和应用。

四、应用型高校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创新

为了使教学设计有效实现整个教学过程最优化,应用型高校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需突出以下五个原则:1.顺应性原则(adaptability);2.恰当性原则(appropriateness);3.有效性原则(effectiveness);4.互动性原则(interactivity);5.创新性原则(creativity)。顺应论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根据安德烈森和格罗诺(Andresen & Gronau),“在管理领域中,顺应性可以被看做是改变某事或改变自己以适应当时变化的能力。”“顺应理论”在语用学研究领域,由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著名语用学家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于1999年在其著作《理解 语用学》一书中首次提出,该理论着重强调在语用时选择的动态性。在应用型高校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中,我们究认为,顺应性是指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整体架构需要顺应学生的心理认知、学习需求、二语习得规律和跨文化交际语境特征及跨文化教学特征。恰当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原本是跨文化交际学中衡量跨文化交际能否得以顺利进行的两个根本标准。得体性强调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和行为选择要得体,行为及言语的选择要符合礼貌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指交际中在语言及语言行为选择得体的同时还需达到有效沟通,以此实现交际目的。应用型高校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是师生之间为达到跨文化教学预定目标的思想、方法和路径所进行的设计执行方案。这里得体性是指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的选用、教学评价应与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学习能力相互适应。有效性特征是指教学设计中的信息输入、教学过程安排、学习效果及学生输出能力的有效成分,它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互动的有效性上。互动性特征是当今国际高等教育,特别是跨文化教育的核心所在。人际交互观认为交际是语言教学的目标,而交际的本质在于交互。交互指的是使用语言时注意力指向传递或接收的真实信息,语言学习即接收和表达信息之间的交互。王初明教授认为:“……互动是语言使用最本质的特征。”本研究认为,互动是指在教学设计中所要体现出的教学活动的互动性,由此来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或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的互动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理念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独特性是指教学设计本身在兼具科学性的同时所呈现的艺术性和设计者的个性化特征以及教学设计特色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

应用型高校外语类课程教学设计是提升外语类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它是外语类教师跨文化教学活动系统的思考和具体实施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关注和探索的永恒话题。教学设计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一个教师对教学内涵的完整理解和诠释,更体现了一个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所谓“教无定法”,实则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设计与实践的彰显。精心的、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必定会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万智.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跨文化教学管理要素创新研究[D].东北大学,2015.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版),2008:123.

[3]Husen,Torsten & Postlethwaite,T.Nnevill.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nd ed.)[M].1994,Vol5:2875.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版),2008:207.

[5]赖绍聪.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育,2016(03):27-31.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09.

[7]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aptability (20180108读取).

[8]Gunter Senft,Jan-Ola Ostman,Jef Verschueren[J].Culture and Language Us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4.

[9]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2):79-86.

[10]宫力.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1.

[11]宫力.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9.

猜你喜欢

跨文化应用型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