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8-01-23王斌花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用来帮助不能按时上课的学生( Bergmann & Sams, 2012: 42-43) 。自2011 年起,翻转课堂引起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我国各类高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热点。
一、翻转课堂起源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简称为“微课”,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关中客,2011:14) 。翻转课堂是一种利用微型视频和网络技术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
国外关于翻转课堂的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定义、特征、理论基础以及大量的教学实践方面。Townsend 在教学实践中设法让学生在家里记笔记而在班级写作业,在技术上给予他大力支持的Techsmith组织将这种形式命名为“翻转课堂”。Bill Tucker 认为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翻转普通的教学方法:借助教师制作的视频和互动类课程,以往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学可以课前在家中学习,课堂变成了解决问题,提出概念和参加合作学习。
笔者从中国知网上以“翻转课堂”为关键词,对相关文献整理归类后发现,国内学者关于微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微课的内涵、研究现状、教学模式探究、设计与开发、应用研究、发展趋势和评价研究等。如钟小立(2015)针对目前二语教学的实际,试图运用翻转课堂理念来提升二语学习者在课堂内外的交际意愿以及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孙辉,2016)。
动机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枯燥的语言学习会使英语学习者的动机出现波动甚至出现缺乏或者不足。Ushioda曾指出,在语言学习中面临消极情感因素时,知道如何去限制动机损伤以及懂得采取自我激励的措施的学习者将具有很大的优势。
因此,翻转课堂是否能够真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能否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待更多实证研究。为此,本项研究在研究者所教授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中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希望能够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二、翻转课堂实证研究设计与结果
1.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加定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对学生英语水平前测(学期初)与后测(学期末),访谈及问卷调查。研究人员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两个2016级大一普通班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班(59人)为实验组,另外一个班(56人)为对照组。实验班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对照班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2016年9月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测试内容随机选用2016年6月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试卷。为时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两个受试班级需要参加2016年12月举行的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同时两个班学生需要完成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问卷调查。问卷根据Gardner的态度、动机测量表设计,问题采取了李克特式五级量表形式,学生回答问题时所选择的尺度范围从高分到低分赋值量化为5分至1分。
本项研究使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方面发生的变化。最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学生就不同教学模式对其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及其对所参与的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
2.结果与分析。
(1)英语四级成绩分析。
表1是对实验前和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四级成绩的对比。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成绩无显著差异(t=0.047,df=113,p>0.05 ),两个班学生起点水平基本一致。而实验后两个班成绩出现显著差异(t=1.654,df=113,p<0.05).实验班英语四级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MD=0.40795)。这表明翻转课堂这种异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实验班学生英语成绩高于对照班,也就是说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之对照班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表2显示实验班英语四级成绩前测和后测值出现了显著差异(t=-2.403,df=58,p<0.05),前测值明显低于后测值(MD=-0.46681);同时对照班成绩前测与后测数据无明显变化,虽然后测值有所提高(MD=-0.12826),但是前测和后测成绩没有出现显著差异(t=-0.291,df=55,p>0.05)。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学生英语水平比之前有了大的提高。而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英语成绩则无明显进步。
(2)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变化。
表3中数据显示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兴趣出现显著差异(t=1.976,df=113,p<0.0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MD=0.39262),但是两者的学习动机没有出现较大差异(t=0.177,df=113,p>0.05,MD=0.01558)。这一结果表明翻转课堂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但是在改变或者增强其学习动机方面作用不是很明显。
(3)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后,研究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同时进行了问卷調查,目的是检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及自主性和学习效果是否有显著变化。问卷由30道题目组成,前10道题主要调查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中86.4%(51/59人)的学习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过去一学期的大学英语较之以前的英语课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活动参与度高,他们学会了如何通过课前预习活动和课堂协作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第11到20题主要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动机有什么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习者对英语学习逐渐产生浓厚兴趣,大部分学习者对学好英语很有信心,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学习策略更趋于合理化,这反映了实验班的学习者对英语学习有更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最后10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自己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满意度。实验班的学生者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提高,同时在最后参加的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在实验结束后,研究者从实验班随机选取了6名同学做了一个简短的访谈,目的是了解他们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大部分学习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满意,他们的大学英语学习成绩比以前有所提高,学习主动性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英语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对本学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持有肯定态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
三、讨论与反思
1.通过以上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成绩。(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學习者学习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有限。
本项研究使我们能够对对翻转课堂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在今后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应进一步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系,弥补其中的不足,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翻转课堂和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希望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英语学习。
2.此外,本项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调查。比如除了新型的教学模式,还有哪些因素是可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性别比例和地域是否也能对学习成绩产生较大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推广至更大范围,让更多学生受益?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加深入的考察。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更加全面的探索基于微课这种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Bergmann,J.& A.Sams.Flipping the Classroom[M].
[2]Bill Tucker.The Flipped Classroom[J].Education Next,2012(1):14-15.
[3]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4]Ushioda,E.Learner Autonomy 5:The role of motivation[J].Dublin: Authentic Language learning Resources Ltd.
[5]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
[6]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7]孙辉.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6, (1).
[8]文秋芳,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9]尹华东.对国内外翻转课堂热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16,Vol.27.No.1.
[10]钟小立.翻转课堂对二语学习者交际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2015(4).
【作者简介】王斌花,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兰州交通大学一般教改项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影响的可行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0100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