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教学突围
2018-01-23林丽平
林丽平
摘 要:《〈论语〉选读》的教学,因其内容陌生、教参简略、文本特殊、文义深奥等,导致很多教师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困惑。《〈论语〉选读》的教学突围,首先要明确“正确解读”的标准,同时教师应在通读《论语》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然后博采众长,给学生一个切合选文的解读。其次还要正确运用《〈论语〉选读》的注解与译文、避免《〈论语〉选读》教学的碎片化以及合理使用教师用书等。
关键词:《〈论语〉选读》教学;《论语》解读;教材处理
朱熹在《论语序说》中引程颐先生的话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笔者当年第一次教《〈论语〉选读》,历时半个学期,10篇必修课文一一教完,自觉任务完成,松了一口气,教完之后回过头来想程颐先生的话,不禁自嘲:“今人不会教书。如教《论语》,未教时是此等人,教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教。”10篇课文下来,学生到底懂了多少,学到了什么,心中没一点底。和同事们一聊,感觉如出一辙,备课时钱穆、李泽厚、南怀瑾诸先生的书一章一章地对照过去,上课时如于丹讲《〈论语〉心得》一般地穿插了许多故事,倒不觉得如何沉闷,只是谈到效果,尤其是谈到学生解答《〈论语〉选读》试题的能力时,味道就有点怪了,都有点仿佛不曾教的感慨。
《〈论语〉选读》如何教?怎样教才是编者心中的《论语》?又怎样教才是本来的《论语》?在教的过程中,这种疑惑一直没有中断过,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形式上仿佛过了河,真的是不是过了河自己也不知道。
《〈论语〉选读》难教。教然后知困,几轮《〈论语〉选读》教下来,困境仍在,但每次面对困境时小心翼翼的摸索,积累的不仅是教训,也有经验和财富。
一、《〈论语〉选读》的教学定位和实现手段
《〈论语〉选读》的教学定位看起来应该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在《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已经阐述得相当清楚:“《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語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上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1]自2009《〈论语〉选读》进入高考试题以来,浙江省的考核思路也相当清楚:文字和文化。共两道题,一道题相对简单,考文字;一道题稍难,考文化。如2009年试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2009年的命题思路,一直沿用至今,除了2015年、2016年的经典阅读题未把《论语》文本纳入考核外,其余8年对《〈论语〉选读》的考核都在文字和文化上作文章。
《〈论语〉选读》因其教材的特殊性,在文字教学上,应有别于其他文言文。编者已在每则选段后,给出了重要字词的注解,并配有详尽的文言翻译,学生借此已能基本把握选文大意。所以,文字的理解不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从文章的角度看,《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书,除少数篇章(如《季氏将伐颛臾》《沂水春风》)外,基本不具备文章的特征。因此,教学的重点也不在“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那么,《〈论语〉选读》教学的核心,应当紧扣文化,主要是对“文化传统的评析”,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教材编者在“前言”中指出“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仔细分析这个核心目标,问题就来了,“正确解读”的标准是什么?“教参”并没有给教师一个明确的参考,也就意味着这个正确得授课者自己去把握。这个“正确”真是太难了。比如2009年高考题的第二题,要求考生根据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参考答案是这样的: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当年这道题的难度系数是0.34。这个答案当然正确,以师徒二人的对话结合现代的教学原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但问题是,这样的理解是不是对《论语》的正确解读呢?笔者无法确定。无论是《四书集注》还是钱穆的《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都难以找到相似的理解。“予欲无言”,朱熹注:“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实,有不待言而著者。是以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发此以警之。”大概说的是学生们只注重了言语表面的东西,而没去深究这么说背后的深义,所以孔子这样告诫他的学生。
《〈论语〉选读》总计15篇课文,15篇课文中,10篇必修,5篇选修。在实际教学安排上,一般都只上10篇必修课文。即便是这样,要做到正确理解所选的章节,难度也相当大,因为10篇必修课文共计选入《论语》109章,当命题人随便拿出其中一章或几章来考学生时,我们对上课时是不是教会了学生正确解读很是惶惑,这种情形反映在解答各地的模拟试题时,感觉尤为明显。
笔者以为,《论语》的正确解读有好几个层面的标准。第一个是学者层面的标准,比如李泽厚、李零、钱穆、鲍鹏山,他们之所以著书立说,就是因为每个人读到的《论语》都有区别,这是一个无法统一的标准;第二个层面是编者的标准,也就是编者要求教师达成的目标,这应该是个可以大致统一的标准;第三个层面是命题者的标准,这个标准有时带有命题者的个人色彩,较难把握。所以,要想教会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唯一的途径是教师在通读《论语》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然后博采众长,给学生一个切合选文的解读。
二、教材处理和教师用书的使用
(一)正确运用《〈论语〉选读》的注解与译文
《〈论语〉选读》不同于其他文言文的地方就是有了详注和译文,要正确解读《〈论语〉选读》,最主要的途径是钻研注解和译文,文中注解的主要依据应该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一书。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如果仅按文中的注解和翻译来解读《论语》,很难做到明确解读,语意尚且不明,当然更谈不上正确了。
对教材选择的有些注解,早有人有过异议,湖州市第二中学的贾桂强老师在他的《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材编写刍议》中有过评述,网络上有位署名钭东星的网友写了一系列名为《高中标准教材〈论语选读〉严重失准谬误》的文章谈论《〈论语〉选读》的译注,语涉专业,不敢妄言谁是谁非,兹录一则,窃以为批评得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吾恐季孙之忧……在萧墙之内。”教材注言:“指季氏内部,后来阳货果然囚禁季桓子。”译直作“自家内部”。编者照抄郑玄旧注,不知朱子早已纠正郑误,后人更纷纷考辨其误。按“忧”承上文“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而言,孔子明忧父母之“邦”分裂内战,非为巩固季氏之“家”出谋,和孔子一生言行相一致。萧墙唯人君有,卿大夫只设帷薄。弟子求与由事季氏在哀公十一年,而阳货囚主事在十八年前之定公五年,事已早来非编者所云“后来”。
教材上的译文,有不少章节的参考译文都未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作用,读了译文,原文还是不理解。
(1)有些翻译语义比较模糊,比如“为政以德”篇的第一章:“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位,而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还是钱穆的翻译相对比较明白:“为政以己德为主,譬如天上的北辰,安居其所,众星围绕归向它而旋转。”这与“政者,正也”的本义比较接近,与后面选文强调的正身也比较吻合,也好理解一些。
(2)有的译文很艰涩,很难理解,比如“诲人不倦”篇的第十一章: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教材上的译文是:
子夏問道:“‘美好的笑容多动人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传神啊,洁白的底子上绘彩文啊。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彩绘的事后于白底子。”子夏说:“那么礼仪是不是后于仁义呢?”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诗》了。”
原文与译文逐一对照,感觉翻译没什么问题,但就是看译文和看原文一样,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参照注解细究,发现注解中说“素以为绚兮”句与前二句没有关联,为逸诗。可是,把这句翻译为“洁白的底子上绘彩文啊”,“以为”二字就没有着落了。后来查阅钱穆的《论语新解》,看了他的详注和翻译,才觉得好像有点懂了。钱穆是这样翻译的:
子夏问道:“‘巧笑倩啊,美目盼啊,再用素粉来增加她的美丽。说的是什么呢?”先生说:“你看绘画,不也是临后始加素色吗?”子夏说:“不是礼是后起之事吗?”先生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诗》了。”
课本上的翻译前后脱节,这样翻译前后语意才有了关联。
(3)课文中有的翻译过于呆板,缺乏对原文的理解,看了翻译也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比较典型的如“周而不比”篇的第五章、“诲人不倦”篇的倒数第二章,译文基本没有阐发原文的意思。“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句,课文译为“人的过错,各自取决于他所属的类别”,什么叫“所属的类别”?实在不理解这样怎么“就可以知道他是不是具有仁德了”(“观过,斯知仁矣”)。
注解和翻译是正确解读《论语》的基础,尤其是译文,为什么不能浅近一点呢?浅近点更切合学生实际。跟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第149页曾绮云先生的《怎么看人》一文,对“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周而不比》)的翻译,笔者以为就可以作为翻译的蓝本,只要语意明白,不妨采用意译。他的翻译是:
孔子说:“怎么去了解一个人呢?那就看他平时的所作所为,他所做的这一切的原因,他平时喜欢什么?如果这样去观察人,那么他还能到哪里去隐藏自己的真面目呢?他还能到哪里去隐藏自己的真面目呢?”
我们再看课本上的翻译:
孔子说:“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
两者略作比较,姑且不论翻译是不是准确,但很显然,曾先生的翻译更适合理解课文。
所以,《〈论语〉选读》虽然有了详细的译文,但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仔细甄别,选择准确而容易把握文意的译文。
(二)避免《〈论语〉选读》教学的碎片化
《〈论语〉选读》10篇必修课文选录《论语》计109章,除《沂水春风》独立成篇外,其他各篇选录7~15章不等。《论语》原文章与章、篇与篇之间没有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但是经编者重新排列组合后的《〈论语〉选读》,章与章之间的联系明显得到了加强,课文中的选文不再是零散的组合,而是在一个大主题下的有机整体。而且入选课文的内容,各章之间的先后顺序与《论语》原文完全不同。那么,编者这么组合的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要大刀阔斧地改变原文中的顺序?比如“高山仰止”篇,课文第二章为11.3,第四章为11.5,而第三章却是7.11,为什么要把原文中相邻的两章分开而穿插另外的一章?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时必须揣摩的问题。而且,既然是一课一课地教而不是一章一章地教,我们就必须找到各章之间的联系,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整体。
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篇章都有明显的脉络。比如“为政以德”篇,先导民、富民、教民、信民、爱民、安民,再薄税、正身;“克己复礼”篇,先国而后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篇,先了解孔子是如何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国家大事的,再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他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的,从而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可贵……宁波北仑中学的赵盛成老师在2010年3月作过一次《〈论语〉选读》的复习讲座,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复习方法叫“心中有脉”,谈的就是各篇内部的有机联系,尽管与我们的理解不尽相同,但说明《〈论语〉选读》是可以进行篇章教学的。教学时必须做到“心中有脉”,才不至于使《论语》教学碎片化。
(三)教参:自由中的不自由
《〈论语〉选读》两个版本的《教师用书》都给了教师较大的自由,除了教材说明与练习参考答案外,其他的内容你可参考,也可不参考,因为其他的内容都没有具体篇章的教学指导。
2012年版的《教师用书》把原来读本中的内容加以整合,这个整合后的内容其实仅是一个完备的资料汇集,教学时还得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分析、理解和运用。
《教师用书》这样编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规范和极大的不便利。我们讲授《〈论语〉选读》时,基本依据是“教学指导意见”上关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建议”“课时安排”的简单说明,课文内容的具体解读,参考的则是读本中所涉及的参考读物,以朱熹的《四书集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为主。
这样解读《论语》或许是编者鼓励的解读途径。《教师用书》在第六部分“《论语》的不同读法”中说:“这部分材料是想为解读《论语》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从第一篇可以了解旧时读经的路数,以及现代学者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观察思考角度。其他各篇对《论语》的解读,从观点、方法到形式,可谓五花八门,给学生的启发可能更直接一些。”这种自由度极大的解读思路其实是编者对教师的一种期盼,当你理解了这种期盼并静下心来读相关的典籍时,不仅可以给教师的课堂带来多样的解读,更能充盈教师的精神内涵。
在教学求索的反复比较中,笔者以为对《论语》的解读,朱熹的《四书集注》最为规范,钱穆的《论语新解》观点最为清新,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最为严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最为活泼。
三、《〈论语〉选读》教后感
1925年4月5日,周作人在《京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古书可读否的问题》的文章,文中说:“我以为古书绝对的可读,只要读的人是‘通的。”几年的《〈论语〉选读》教下来,课文内容虽然了然于胸,但我还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通人”,更不知道是不是把学生教通了。
但是,这些认真地教学还是有不少收获,虽仅是选读,一章一章地教下来,无论是学识还是心境都发生着改变,《论语》这本书的好,自不待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爱山,孔子懂山,一路走来,把自己走成了一座山。从这座山上流出的爱的清流滋养着中国知识分子博大的人文情怀,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于丹说:“我看不到孔子的面容,但能感受到他的温度。”李青鱼说:“读《论语》之法,在于‘读人。读其言语,仿佛面对问答,又如见其人,陪伴左右,耳濡目染,须眉表情历历。”在选文中,我们能读到温文尔雅的孔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疾言厉色的孔子:“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怒发冲冠的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活泼顽皮的孔子:“割鸡焉用牛刀?”憨厚可爱的孔子:“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循循善诱的孔子:“如或知尔,则何如?”无奈惆怅的孔子:“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看孔子的思想、学识、修为,分明是圣,而他的情怀又的的确确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了,他的仁与爱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磨,让人间充满爱,这是每一个人的使命!
为此,更希望《〈论语〉选读》的教材在听取多种声音的情况下能更切合中学的教学实际,《〈论语〉选读》的“教参”能想教师所想,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实质性的指导,当然,更希望自己在再教《〈论语〉选读》的時候,能成为一个“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