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续写的生发性意义及教学建议
2018-01-23谢仙丹
谢仙丹
摘 要:根据小说文本的特点和读者自身的阅读经验,对小说结尾进行续写教学具有生发性意义。这不仅是多重性的对话教学,也是迁移性的体验教学,更是生发性的语境教学。在实施结尾续写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教学文本的选择、教学策略的斟酌。
关键词:小说教学;结尾续写;教学策略
关于小说欣赏教学,余映潮认为,小说教学的课堂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经受赏析训练,其方式就是课堂写作。笔者认为,有效、实用的课堂写作可以包括赏析写作和结尾续写,本文着重探究的是后者。
小说结尾续写成为一种可能,源自小说文本本身的结尾艺术特点和读者自身的阅读经验。续写要求学生与某一段异己的未竟或留空的文字进行思维对接,通过对其内涵和意向的发掘和揣摩实现对其消化和认同,并最终按照自己的逻辑使之完整。对于小说欣赏教学来说,续写教学在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然而也并不是所有小说都可以进行续写教学的,在实施这一教学策略的时候还需教师根据实际学情有选择、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此类教学设计。
一、续写教学的生发性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在心灵深处都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事实上,包括小说欣赏教学在内的阅读教学都该是启迪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小说续写正是这样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它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续写教学是一种多重性对话教学
对话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形式,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目的。“对话”理念支配下的语文教学,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师生关系、课堂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应发生相应改变。小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课堂上的文本解读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所进行的多方位对话。
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外国小说欣赏》(选修)中的《素芭》一课,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和讨论素芭这一人物形象及主题等内容,即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该小说的表现手法和章法结构。而让学生利用作者对结尾的留白空间,发挥想象力,继续书写“素芭”未来的命运,是基于阅读对话之上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对话,它变独白式、被动性学习为对话式、主动性学习。
从学生的续写结果来看,关于素芭在其丈夫继续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以后,学生的续写主要有这么几种:素芭在夫家沦为下人;素芭生了个儿子,儿子长大后带母亲离开了这个不幸的家庭;丈夫发现素芭的善良后回心转意了;素芭被婆婆赶出了家门……这些充满了想象力又比较贴合正文发展的续写,正体现了对话教学的教学主体性、主体交互性、多元开放性和意义生成性等特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弱势群体非常需要社会的关注和爱护这样一个主题。
(二)续写教学是一种迁移性体验教学
体验教学把教学基本点从对文本的概念化分析转到学生自主性体验和创造性理解上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多种方式促进学生体验,如通过设置具体情境、朗读、吟诵等。然而,体验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顺着文本内部的情感体验线索,激发起学生相应的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从课文的绝妙意境中受到感染后,教师进而指导他们写作,可以及时地促进他们的情感迁移,加深对体验的感悟。续写小说结尾就是一种比较深刻的体验,它顺着原文情节线索,将原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和小说情境进行迁移,以深入体验小说中的某个或某类人物形象,即通过为这些人物形象安排新的故事情节来进行迁移性的角色体验。
如在对《清兵卫与葫芦》一课的结尾进行续写时,学生着重要衔接的是原文结尾的这句话:“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续写中要展开的是父亲对清兵卫的新的爱好是如何嘀咕的,有的学生说清兵卫开始智斗父亲,画作被某一画家相中后从此名声大噪,父亲妥协了;当然,有的学生还是觉得教员和父亲秉性难改,清兵卫重蹈覆辙,又被教员没收了画、被父亲狠狠揍了一顿……在编织清兵卫和父亲的故事的同时,同样在青春期追求爱好和理想的他们,其实能从中体会孩子和父母、老师在爱好和理想上的分歧与矛盾,从而明白加强与父母沟通、坚持理想与爱好、大人不能随意自以为是地扼杀孩子天性等道理,这比课堂上由教师苦口婆心地解说有效、深刻得多。
(三)续写教学是一种生发性语境教学
语境教学指作为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宗旨的言语交际活动的语文教学。当代语文教学研究者顾黄初、潘自由、王尚文、李海林和张孔义等,对语境教学的内容、目的、教学步骤等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显示,小说阅读教学是一种语境教学。学生利用语境的提示功能和匹配功能,根据小说原文的时代背景、民族文化等语境因素进行续写,对小说场景、人物、情节等进行解释、联想和生发,能促进他们更深、更有创造性的理解小说。在续写过程中,学生要多揣摩原文的语境信息和语用预设,使续写部分符合原文的社会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认知语境和虚拟语境。
如浙江省配套《外国小说欣赏》使用的《外国小说读本》中的《夜归人》,这是一篇悬疑推理小说,作者爱伦·坡在文中设置了很多或明或暗的伏笔而又不言明,使小说产生了两个主要疑惑:丈夫为何半夜扮成强盗回家抢劫自己的妻子,妻子为何在枪杀了蒙面的强盗后发现是自己的丈夫时拒认说“从没见过”。筆者在续写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预设进行写作,使小说主题明确、单一。学生极尽所能地利用原文中的预设语境并发挥想象力:有的学生认为夫妻俩预谋了伪造税款被抢的假象,以便自己能私吞这笔税款;有的认为妻子觉得家丑不可外扬,所以在伤兵面前不认丈夫;有的认为妻子这样说是为了给伤兵以威慑,以示丈夫等会儿就回来,为求自保……从学生的这些续写中可看出,要使续写合情又合理,他们要特别注意小说的上下文语境,否则只会是漏洞百出的狗尾续貂。
二、结尾续写的教学建议
在小说欣赏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小说都适合续写的,也不是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都是有价值的续写。笔者提出以下教学建议以供同行们参阅和指正。
(一)小说文本的选择
适合用来实施续写教学的多为短篇小说或小小说文本,而长篇小说的节选部分由于有其系统性、复杂性而不适合。短篇小說或小小说多从生活中截取典型的、有包孕意义的一个小片段、小镜头或侧面,它的人物较少,一般为一两个,情节也较为简单,但收笔常常是警策全篇的。笔者认为,在选择文本时可着重考虑以下几个特点:
1.高潮迭起却又戛然而止的小说
对于这种小说,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小说原文充分想象各种发展局面,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径自走向哪里?他会去将军家或将军的哥哥家邀功请赏吗?他会去警察局向局长邀功吗?赫留金呢,会善罢甘休、认栽吗?这些由于小说原文戛然而止而未明的疑问,都可作为续写的出发点。
2.结尾含蓄收敛、余音绕梁的小说
短篇小说或小小说的高潮和结尾往往是全篇的亮点,作者在结尾处能做的文章常常是留空法,给读者提供丰富的想象和推理空间,如上文我们所列举的《素芭》《清兵卫与葫芦》和《夜归人》等,都是这类小说。如《素芭》的结尾:“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这个结尾令读者不禁开始担心素芭今后的命运。这类小说虽然行文结束了,但是故事并未结束,这就为学生进行续写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
(二)教学策略
入选《外国小说欣赏》的小说文本多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要天衣无缝地续写是非常有难度的,写不好的话,容易变成狗尾续貂、画蛇添足。在给学生布置续写任务时,教师要向他们明确续写训练的要求和标准。
1.充分想象,合理想象
续写虽是创造性活动,但不能脱离原文,学生需要反复品读,理解文本的题旨与人物形象的发展趋向,再确定一个最能体现原文本质的意义点进行续写。如在续写《素芭》时,有的学生说素芭可能杀了丈夫和他的新妻子,而事实上那么善待、关爱动物的素芭是个非常善良的姑娘,不可能做出杀人之事,所以此类续写的问题出在学生并未完全吃透素芭这一人物形象与小说的主题。
2.风格统一,文意流畅
续文不仅要在思想内容上与原文一致,而且语言风格、语体色彩、表现手法等都要与原文和谐统一,做到文意流畅。要避免结构和内容上的断层,关键是在续写时巧作过渡,妙用承接。教师在布置训练任务时,可建议学生使用一些能承上启下、照应前后的过渡性语句或段落,使原文和续文天衣无缝、浑然天成。
如有学生在续写《素芭》时首先接了这样一段话:
那个清晨,天阴沉沉的,乌云黑压压地向房屋伸出双臂,既像是一种拥抱,又像是一种不带丝毫情感的驱赶。
在这段文字后面,他写了素芭被婆婆赶出家门的结局,这段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气氛,又有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之作用,使原文和续文之间的衔接比较流畅自然。
比如《清兵卫与葫芦》的语言简洁凝练,作者志贺直哉极尽情节摇摆之能事使原文的情节跌宕起伏,那么续文若写成辞藻华丽、情节平稳的风格也不妥。
3.方式多样,不拘一格
续写小说结尾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直接续写较有想象空间的结尾;可以将原文结尾删去,指导学生续写结尾,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前者使学生能更好地贯彻、把握原文的小说要素,后者可以在对比分析中更透彻地理解原文的章法结构和表现手法。
4.自觉修改,提升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修改稿子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第一稿难免会在结构、主题和人物形象方面把握不够到位,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指导学生再次回归小说原文,对小说的各方面要素进行再挖掘,继而作修改,使续文与原文更加贴合。其实回归原文、发现问题和修改续文的过程也是对小说文本的进一步阅读和探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小说的续写教学不仅是可能的,还是可行、可操作的,但这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地成为小说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和策略,而只能是作为丰富小说欣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个性化能力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