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跬步以千里 千江有千江月

2018-01-23蔡佳夕

文理导航 2018年33期
关键词:愉快幼教美术

蔡佳夕

【摘 要】美术教学,在人文教学中发挥着双重的作用。它不仅对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智力发育有着重要意义,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图形想象能力。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对美术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进一步的学习,要让孩子在“玩”的乐趣中感受美术的魅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中学习到美术知识,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锻炼孩子的自主创造意识,乃至培养他们的美学鉴赏能力,甚至将他们牵引到一条通往美术深入学习的人生道路上去。

【关键词】美术;兴趣;培养;幼教;愉快;课堂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参与教学最根本的也是最持久的动力,在兴趣的指引下,有助于长久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都普遍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激活。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所教课程的重要性和意義,要改变敷衍了事的心态,从内心深处热爱这门课程,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水平。作为学生,要认识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学好语数外,不仅仅是考得高分。一个人对美的认识能力,对美的感知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一、图形的语言,行为的声音

据心理学家研究,相较于具象的文字和物体,孩子更趋向于依靠事物的形状、颜色、图案等较为抽象的属性来思考问题。美术是图形的语言,使用美术来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美术能够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品味鉴赏往往形成于幼儿时期对“美”的认知,并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增加新的要素。如果在幼儿时期给孩子欣赏一些具有高雅元素的美术作品,并且灌输鉴赏美术作品的技巧,那么对于他们以后的着装服饰、行为举止都大有裨益。通过激发孩子的审美情感,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审美艺术的能力。

同时,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训练孩子在美术中的左右手协调能力,锻炼他们使用美术工具进行美术创作,可以激发他们大脑协调水平的发育,手部动作的频繁操作能够激发大脑皮层上运动区的生理活动,而且就一个学生的长期发展来看,动手操作能力是日后各门学科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可以认为,美术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嬉笑打闹,皆成文章

(一)愉快氛围的创造力

想要创造出轻松愉快的美术课堂氛围,必须要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的兴趣起来了,他们自己就会迎合课堂教学过程。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治学以兴趣为主。但是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天生对于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一些男生,他们天生好动,不喜欢静止地思考和观察一样事物。所以,想要用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需要我们时不时地挑起学生的兴趣所在。

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年纪,孩子涉世未深,对自然事物充满着好奇,这本身就是他们的优势所在——能够发现一些成人难以注意到的细节。因此我们就要利用这一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比如:从生活中一些细枝末节的事物入手,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画一条线、一个圈,简单地添加几笔,增加几个朴素的纹饰,就能激发他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对于他们闪光的灵感,要让他们及时记录下来,把这一根线、一个圈拓展出来,画成他们喜爱的图形。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自然的探索会给自己身心带来无穷的乐趣,通过交流这种乐趣就可以把快乐传递出去,很多人的快乐就构成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孩子依照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绘画,就能够依照他们的兴趣进行自由创作,然后把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评价。这不仅符合幼儿美术教育的初衷,也可以在欢乐中让孩子感受美和丑的对峙,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对于他们的美术学习是极有好处的。

(二)“生活”带来最多的快乐

如果美术教学只局限在书本当中,那么教学的效果必然是不如人意的。其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处处能看到美术的影子。因此,我们不仅要在美术课上教给孩子美术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探索美的能力,并且把在生活中发现的美用具体方式描绘出来的能力。我们通过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对自然进行观察,并在课堂上反馈他们的发现,可以营造出一种发现奇趣的愉悦感。

春天,姹紫嫣红的花朵竞相开放,这就是“颜色”的荟萃一堂;夏天,池塘上静谧的荷花,跃起的鱼儿,这就是“动静”之间的艺术;秋天,枫叶飘满了人行道,萧瑟的气氛油然而生,这就是锻炼孩子把情感融入画作的最佳时机;冬天,万物萧条,大雪纷飞,但是在严寒的环境下却能找到一些仍顽强生长的动、植物,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美术选材。在对自然的探索中,会收获一种成长的快乐,平添一份思考的价值。

(三)结合教学生活情境

一直以来,我都深受陶行知生活教育观的影响。陶行知生活教育观主张我们的教学要迎合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平日的生活开展进行有效教学。在结合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科学、和谐的美术课堂。美术教学结合生活化教学情境加以开展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学情境的构建可以充分结合生活情境,教师可以择取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是一些画面,开展运用,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全面激活教学的能动性。比如:结合“漂亮的建筑”这个课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积极运用多媒体将一些有特色、有风格的建筑照片呈现出来,在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同时,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一谈自己平日的生活中见识过哪些漂亮的建筑。

(四)提升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引导学生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的提升呈现在学生对于绘画作品意境的领悟、构图的欣赏、画面色彩的搭配等多个方面,通过多个方面的加以开展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欣赏能力的提升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教学的能动性加以全面开展,比如:教学中引导学生全面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在欣赏名画《最后的晚餐》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关于耶稣的故事,包括耶稣降生的故事、耶稣呼召十二使徒的故事、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故事等,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了解耶稣的生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欣赏这幅画,探究其背后更深层的含义。所谓生活导入法,就是通过引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美术欣赏当中。在讲述梵高名作《向日葵》时,笔者首先问学生:谁种过向日葵啊?谁见过福建农大的向日葵啊?大家喜欢向日葵吗?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回想自己看过的对向日葵的感受,然后笔者接着说: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梵高的名作《向日葵》,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这种方式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到作品欣赏中来。

作为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要求了,现代教育讲求人性化和智慧化,我们不能只用专业知识去“灌输”知识,而是应该用一颗热爱美术的心和对职业的崇高道德感去“撒播”知识。我们对孩子应该起到一个托举的作用,而不是“拔苗助长”。要记住,我们自身永远不是美术的主体,而应该是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应该是举起画笔,拿起剪刀,捧着画本,涂着油画棒的孩子们。

结语

美术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学是一门授予艺术的艺术,因此,我们绝不能把教学做死,而要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教学经验,采取合适的方法美术教育。我们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死气沉沉的课堂是没有创造力的课堂,在这种课堂上也不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维才会充分涌动,孩子的想象力才能插翅高飞,美术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参考文献】

[1]顾玉兰.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2-08-01

[2]夏双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科学文汇,2016-10-10

[3]谢子静,林琛琛.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08-01

猜你喜欢

愉快幼教美术
美术篇
第三届亚洲幼教峰会评出十位“最美幼教人”
高中语文课堂如何实施愉快教学
“愉快”的周末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