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中美国精神解读
2018-01-23孙广敏
孙广敏
[摘要]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垮掉的一代”文说的代表人物,《在路上》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这部作品一经出版,无论是从小说描写的敏感度上,还是从对小说主题的探究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部堪称是美国垮掉派小说的《圣经》的文学作品是对美国精神的伟大诠释。以小说中主人公萨尔·帕拉迪斯和迪恩的美国精神展现为切入点,反观美国无论是上层阶级还是普通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精神困惑和人生探索。
[关键词]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美国精神;垮掉一代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4-0184-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4.08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曾经有批评家断言,发端于二战以后的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及文化思潮已经从美国生活中消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文楚安在译本《在路上》的譯序中指出:“正如当年一样,‘新垮掉现象现在在美国势头正猛。……无论是‘垮掉的一代还是‘新垮掉的一代都值得重视。”原因之一就是:“垮掉的一代”是美国精神的一种体现。美国精神在二战后以杰克·凯鲁亚克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文学作品中有最好的体现。
一、美国精神中的西方个人主义精神
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个人主义应运而生。西方个人主义是一种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和价值理论为一体的学说。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民主思想,强调的是个人的民主和自由的权利,这是根植于美国精神中的坚硬基石。作为一种经济制度,西方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最大限度地享有机会合法取得财富并且维护私有财产。同时西方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理论强调的是以个人为中心,个人是最终目的,具有最高的价值,社会也只是实现并且维护个人目的手段和条件。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大思想家们把个人看作是人的一般特点,成为衡量政治,经济以及道德的价值标准,并且以此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禁欲主义的思想武器。但是个人主义的无限度发展会造成极端的个人主义,从而使这种标榜以人为本的先进的思想成为极端个人主义的一个借口,一系列的有反秩序和伦理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就会出现。
美国是典型的西方个人主义的代表,但是当流行的美国精神在二战后的美国显露出矛盾时,美国公民开始困惑和迷茫。此时,以杰克·凯鲁亚克为代表的及其之后的“垮掉的一代”,迅速成长为反对这种矛盾的极端的西方个人主义的典型代表。
二战结束后在冷战思维和称霸世界的野心的影响下,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一场誓要成为世界老大的运动,最明显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和苏联开展了军备竞赛,太空竞赛等一系列的比拼,同时在国内还开展了强硬的思想钳制措施,影响最大的是麦卡锡主义。“如果说西方个人主义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以及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鼓励人们独立奋斗,锐意开拓进取”,那么钳制人们思想自由的麦卡锡主义又当作何解释?在这种国内外的环境影响下,那些曾经受到美国个人主义影响的有识之士首先发声,一场看似荒诞,怪异并且离经叛道的狂欢开始了,一群违反道德标准的人上路了,在狂欢路上试图寻求那些遗失的美国个人主义精神。
二、迪恩和萨尔的个人主义精神表现
在小说中,凯鲁亚克描写了杜鲁门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时的仪式,“沿着宾夕法尼亚大道摆满了大量的杀人武器,有B-29轰炸机,鱼雷快艇和大炮,还有各种各样满是杀机的战争武器。”武器本身就是武力的一种象征,当这些武力被用于打压他人,并成为让他人屈服的力量时,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权利还如何保证。如果说坚船利炮是对外扩张的必要武器,那么凯鲁亚克称之为“维多利亚警察”的机器就是对用来对付美国人民的最好的证明。凯鲁亚克曾经说过:“美国警察对美国人民发动了一场心理战。这是一支维多利亚的警察,他们从发霉的窗户想外窥视,什么事都探听,如果罪行不够令他们满意,他们就会炮制出罪行。”小说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警察迫于压力,真的会炮制罪行以完成工作量。可以想象置于这样环境中的人该如何保证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所谓的尊重个人和个人价值,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的西方个人主义理论核心又将如何实现,个体又将如何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主动精神。那么驱动美国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人主义的独立奋斗和开拓进取精神也会随之消失。因此,正如荷尔德林所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渡”。
在这种情况下,以迪恩为代表的底层人首先发声,开始了对美国所标榜的个人主义的质疑和挑战。迪恩应该说是路的孩子,在路上出生,在路上成长,漂泊不定同时也无拘无束,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他充满想象,渴求和希冀的生活状态。迪恩的身上彰显了“新的美国圣徒身上的那种无穷的动力”。好像很好地诠释了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但是迪恩的这种行为太极端了。“他出生卑微,自幼随父亲“在路上”奔波,备受艰辛,但他并不消沉,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了解生活”。但是以极端的个人主义行为对抗美国个人主义精神的矛盾,很显然这样做不仅无益于个人的成就,同是也是从一种陷落走到另一种陷落。尽管小说一开头,作者就告诉读者迪恩贪婪地学习,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迪恩也酗酒吸毒嗑药,同时与几个女人保持性关系。他在肆无忌惮地追求自我享受的同时,什么也不放在心上,看似是对当时美国国内生活的一种反抗,实际上也凸显出了迪恩一类人精神上的空虚和情感上的无所寄托。但是正如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以极端的个人主义对抗庞大的国家秩序真的可以实现自我目标吗?
小说的主人公之一萨尔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代表,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体贴的姑妈,但是在和妻子离婚之后,迪恩的这种在路上的自由生活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当然这是根深蒂固的家庭和社会原因引起的,当迪恩走进萨尔的生活时,萨尔就迫不及待地跟着迪恩上路了。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们往返于各个地方之间,体验各种各样的诸如:偷车,嗑药,酗酒和嫖妓的“人生乐趣”。然而在这看似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背后实际上主人公陷入了更大的思考之中,“我是谁?”在各种与主流的文化生活相左的边缘文化的体验中,不仅迪恩,包括萨尔在内他们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到他们曾经推崇的而且美国自己标榜的美国个人主义出现矛盾的原因,因此故事结束时迪恩仍然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美国广场上看着萨尔和他的新女友开着名车朝向剧院驶去。但是在对迪恩的接触过程中以及对这种在路上生活的深刻体验,萨尔逐渐的不再对迪恩以及以迪恩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的生活抱有兴趣和热爱。甚至在最后还对这种生活产生了厌弃的情绪。萨尔最后又回归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endprint
事实上,迪恩这类人是典型的生活和责任的逃避者,迪恩为了所谓的自由和个人权利,多次丢下女友和朋友。最明显的是在车上只能容下一名搭乘者是,迪恩都没有给萨尔反应的时间就跳上车扬尘而去,最严重的是在墨西哥时,迪恩竟然丢下病重的萨尔,漠不关心驾车而去,不关心他人的在最后也只能被他人孤零零的遗弃在时代广场上。很显然在这场狂欢的路上,不管是以萨尔为代表的后来又回归了常人生活的垮掉的一代,还是以迪恩为代表的后来发展成嬉皮士文化的垮掉的一代,他们都没有寻找到西方个人主义者得美国精神的核心所以出现矛盾的原因。萨尔认识到迪恩生活中有堕落的危险,想到子孙后代看到他们毫无意义的生活:“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我们的真实生活,正是生活里的破破烂烂,疯疯癫癫和肆意放荡。见鬼去吧,这毫无意义的噩梦般的路。”
毫无疑问,“垮掉的一代”及其文学作品的出现是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但是在没有弄清楚问题时,就以这种极端的个人中心主义对待美国精神及美国个人中心主义中出现的问题不仅结局不了问题,更严重是还会使自己被他人和社会所遗弃,成为生活中的他者。
三、西方个人主义精神追问
从西方个人主义的历史渊源看,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就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新的个人精神世界的宗教观念。皮特拉克首先发表了这一新的人生态度,他说,“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要成为一个完整的完全的个人,我希望成为一个忠于自己的人,我将努力去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这种完全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并不是不受道德的约束。根据西方个人主义的道德解释,黑格尔曾说,“人各自追求自己的目的,……当极度追求这些目的,……他的狭隘的自我离开普遍,他便陷入了恶,此恶是主观的。”这里所谓的恶是极度的追求个人的利益。正如《在路上》的迪恩一样,在一厢情愿的极端追求个人的自由和所谓的权利时,他其实已经陷入西方个人主义的道德问责中,精神空虚逃避责任。“对他们而言,如何生活和行动比为什么生活和行动更重要。”然而这种极端的个人中心主义也并不是一点优点也没有。事实上正是这种“恶”推动了历史发展和人類的进步,使问题暴露,缺点彰显。“恶”推动历史发展,是恩格斯所称许的黑格尔的有名的思想。这也是尽管“垮掉的一代”及其文学作品尽管在甫一出版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正面关注的原因之所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学界对“垮掉的一代”及其作品的关注,新的生机又被焕发出来的原因。凯鲁亚克的作品也陆陆续续在本世纪初被发表出来,以《在路上》为例子,这部小说还被拍成了电影。这同时也印证了,“垮掉的一代”文学及文化思潮并没有在历史的洪流中退出。
迪恩在这条狂欢的路上无所得,是因为他走的是极端的个人中心主义,是引起道德问责的个人中心主义。萨尔在这条狂欢的路上同样无所得,最后又归于美国时代广场的人流中,是因为在辽阔的北美荒原上孕育出来的美国精神是在极大的社会流动性和个人无拘无束特立独行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自由和奋斗的个人主义精神发展到新的阶段就是美国人所崇尚的个人主义的实用主义哲学。面对个人生存以及迪恩生活中的潜在危险,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萨尔选择回归是必然的。仿佛萨尔在兜兜转转一大圈后什么也没有改变,回归到了出发前的生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他已经有意无意地加强了美国精神的核心价值,个人中心主义的实用主义原则。这也是当今美国精神的核心之所在。
四、结论
作为“垮掉的一代”文学代表,过去学界多对垮掉的一代文学进行身份的探索和追寻,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者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但是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进行,都有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即:为什么在那种社会国家环境中,美国国内自中上层阶层到底层人们都在进行这样一种看似有违伦理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是因为这种自美国建国以来就彰显出来的追求个人自由主义的美国精神。但是很遗憾的是以迪恩为代表的一类是极端的美国西方个人自由主义者,最后也只能在洪流中淹没,这与美国实用主义精神是相左的。相反,以萨尔为代表的一类最后重又回归美国现实社会,实现了心灵上的一次成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