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之以理
2018-01-23
比伦定律
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裁比伦曾说过:“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失败也是一种机会,无论是谁,做什么工作,都是在试错中学会进步。
宝洁公司曾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员工在三个月内没有出现任何错误,公司不会因为“完美”而奖励他,相反还会将其视为不合格员工。因为这证明在这三个月内,这位员工什么也没做。宝洁公司的规章制度遵循的正是比伦定律。
机会无处不在,但机会又是稍纵即逝的,你不可能在做好所有准备后再去把握。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试错精神。因为你把握了机会,即使最后证明自己错了,至少也知道了自己先前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日本企业家本田先生曾经说过:“很多人都梦想成功,可是我认为,只有经过反复的失败和反思,才会达到成功。实际上,成功只代表你努力的1%,它只能是另外99%被称为失败的东西的结晶。”
成功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它们不会为失败而后悔,而是通过失败向自己证明,原来自己不能掌控的东西还有很多。知道了这一点,也就能从失败中记取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克里夫兰法则
美国政治学家H·克里夫兰认为,成功的领导艺术的标志是,当事成之后,被领导者均认为“事情是我们自己做的”。这一法则被称作“克里夫兰法则”。
企业管理中,一件大事的完成肯定离不开领导者的作用,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又要尽量“隐去领导”。这绝非自相矛盾,而是领导艺术高水准的一种标志。换言之,高明的领导使下属“自己领导自己”。
成功的领导注重人才的“全过程栽培”,注重“养兵千日”的前期培养,使他们具有超强的执行力。这样的员工都能较好地把握领导的意图、思路、策略、原则等等。由于上下级之间具有这样的默契,整个团队的执行力才得以极大提高,工作有了成功的人力保证。
“事情是我们自己做的”与其说隐去了领导,不如说那些领导早就栽培出下属的独立性、主动性。自然,在临战时领导就可以隐退、旁观,以逸待劳了。
克里夫兰法则还具有另一层含义:真正具备领导艺术的领导人,当事成之后,总是把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果实最大限度地分享给下属,让他们认为“事情是我们自己做的”,从而产生更多的自信和更大的干劲。
艾德华定理
英国BL有限公司前总裁M·艾德华总结自己的管理生涯后明确指出,高级主管如果不能互相信任,任何集体领导都不会有好的效果。换言之,有好的领导集体,才会有好的集体领导。
主管之间互不信任是企业界客观存在的问题,尤其高级管理者之间,夺权的手段更加隐蔽,危害也更大。正如《第五代管理》作者查尔斯·M·萨维奇所说,怀疑和不信任是公司真正的成本之源,它们不是生产成本,却会影响生产成本;它们不是科研成本,却会窒息科研的进步;它们不是营销成本,却会使市场开拓成本大大增加。失去了信任,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权力有界线,对于企业来说,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是“和气生财”、健康发展的前提。各级主管各就各位,不随便越权,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尽心尽责,才能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主管之间若能遵守原则,各行其道,权力自然泾渭分明,大大降低了互不信任的可能性。
在组织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其实并不在于外在环境,而在于内部氛围——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與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是否“心心相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