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性别差异的临床比较分析

2018-01-23初慧中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36期
关键词:病死率临床特征性别差异

初慧中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32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不同性别患者发病年龄、入院时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治疗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男性发病数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女性(总男女比例为2.91∶1),而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P<0.05)。女性心肌梗死患者典型临床表现如胸痛等症状发生率低于男性(χ2=3.31,P<0.05),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和住院期间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率低于男性;而病死率则高于男性(χ2=3.13,P<0.05)。结论 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且发病年龄较低,而接受再灌注治疗等积极治疗较女性多;女性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性别差异;临床特征;再灌注治疗;病死率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2(c)-0036-04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incidence,clinical feature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3267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6 period.The difference in age of onset,clinical features of admission,treatment and mortality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 A total of 2432 male patients and 835 female patients were enrolled.The number of males was more than that of females in all age groups(the total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2.91∶1),while the average age of female patients was older than that of male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5.97,P<0.05).The incidence of 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female patients,such as chest pai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men(χ2=3.31,P<0.05).But the incidence of other aspects such as the rate of reperfusion and the use of heparin or Low Molecular Heparin was lower in female than in male during the acute phase,while the mortality rate was higher in female than in male(χ2=3.13,P<0.05).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mal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and the age of onset is younger.There are more active treatments such as reperfusion therapy in male than in female.The mortality rate of female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s.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Gender difference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Reperfusion therapy;Mortality

近年來,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多,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作为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1]。目前已有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在不同性别间存在差异,但其原因目前尚需进一步探讨[2-3]。本研究回顾了6年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就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期对AMI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32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不同性别患者发病年龄、入院时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治疗和病死率的差异。其中男性2432例,女性835例。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患者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出院疾病诊断中的主要诊断编码进行检索查询。

1.2 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入院病例,分别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特征、诊断和治疗情况等。分别统计比较男性和女性AMI患者的年龄构成、临床特征、住院期间治疗和死亡发生率的异同。endprint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MI患者年龄与性别构成分析的比较

男性发病患者数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女性:尤其是50岁以前的男性发病患者数显著高于女性。AMI患者患病住院的高峰年龄在50岁以上,占总病例数的90.08%。其中男性患者以51~60岁、61~70岁、71~80岁这三个年龄段发病的比例较高,分别占19.20%、32.77%、22.20%;而女性61~70岁、71~80岁及81岁以上这三个年龄段的发病比例较高,分别占27.19%、39.76%、20.84%。这说明男性AMI患者的患病高峰为51~80岁。而女性患病高峰为60岁以上。以上数据提示AMI患者以老年人为多,而男性患者发病高峰年龄早于女性,且中青年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表1)。

2.2 不同性别AMI患者临床特征、既往病史及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

男性患者发病年龄小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既往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等方面,男性患者比例均高于女性,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危险因素方面,男性患者中合并高脂血症史、吸烟史的比例高于女性,而合并2型糖尿病史及既往心力衰竭的比例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的冠心病家族史、合并高血压史及体重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

男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女性,而女性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气短、乏力及无症状则更常见,上述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女性心肌梗死患者典型临床表现如胸痛等症状发生率低于男性(χ2=3.31,P<0.05)。

2.4 两组AMI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情况的比较

女性患者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和住院期间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率低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治疗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调脂药等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χ2=3.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AMI患者在患者数及年龄方面存在差异。首先,男性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女性,本研究中男性患者为2432例,而女性仅为835例,男女比例为2.91∶1;且男性发患者数在各个年龄段均多于女性,其中,中青年时期差异尤为显著;而女性患者发病高峰年龄较男性延迟,这也与既往报道及流行病学调查相符合[4-5]。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与男女生活方式不同导致男性发病危险因素较多有关。男性多有高脂饮食及饮酒、吸烟等不良饮食习惯及嗜好,而吸烟、过量饮酒、及高脂饮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动脉硬化与狭窄加速而引起心肌梗死发生[6-8]。本研究中结果也提示在冠心病危险因素方面,男性患者中合并高脂血症史、吸烟史的比例高于女性。另外这一结果还可能与女性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有关[9]。其可能机制为雌激素可以调整血脂代谢,降低高脂血症发生率;雌激素还可以直接作用于动脉壁细胞保护,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并且雌激素对糖代谢和血压的影响也有利于保护女性的心血管系统。女性患者绝经期(约50岁)后心肌梗死发病率升高,这与失去雌激素保护有关。本研究结果与以上结论相符合。

本研究还发现,女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为胸痛、大汗、烦躁等典型症状的少于男性,而恶心呕吐、气短、乏力等不典型症状及无明显症状者高于男性。这也与既往国内外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0-13]。女性临床症状与男性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有:①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偏大,而高龄患者痛觉敏感性下降;②女性患者合并糖尿病偏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高,造成患者疼痛阈值升高;③处于围绝经期的部分女性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影响了胸痛感觉的判断[14]。还有的研究认为不同性别之间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有差异,导致了心肌梗死发生时表现不同[15]。

并且本研究还提示,女性AMI患者接受溶栓及PCI等积极治疗的比例低,肝素类药物应用率偏低,而死亡率偏高。其原因可能与女性AMI患者普遍年龄偏大,合并糖尿病偏多及症状不典型导致治疗延迟有关。及时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措施[16-17],但再灌注治疗有时间依赖性,部分表现为恶心呕吐、气短、乏力等不典型症状甚至无症状的女性患者可能因延迟就诊而失去再灌注治疗时机。另外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损害,限制再灌注治疗临床应用。且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症状和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而延误诊治,也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

综上所述,男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且发病高峰较女性提前,而女性发病率较低,但病情较重,预后较差。这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冠心病预防及正规诊治,重视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脂的控制,减少急性心梗的发生率。同时加强健康宣教,改善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及不良嗜好。并且针对绝经后女性更要加強教育,倡导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引起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终稿)[J].中华内科杂志,2010,58(31):3-18.

[2]Gharacholou SM,Alexander KP,Chen AY,et al.Implications and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use of reperfus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findings from the CRUSADE initiative[J].Am Heart J,2010, 159(7):757-763.endprint

猜你喜欢

病死率临床特征性别差异
提高相对贫困识别质量:性别差异视角下多维动态测度及分解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梧州市艾滋病病死率相关影响因素和综合控制措施的研究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急诊对于急危重症患儿568例抢救效果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