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探索

2018-01-23曾兰红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暑期社会职能院校

曾兰红

[摘要]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共同作为当代高校不可或缺的职能,但不同的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承担这三项职能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加强社会服务职能是地方院校获得更好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地方高校加强服务社会职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暑期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4-003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4.018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进历程

社会服务作为当代高校继教学、科研之后的第三大职能,最早出现于1596年英国格雷沙姆学院的成立。19世纪下半叶,美国赠地学院运动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正式推上历史舞台。

1862年《莫雷尔法案》规定国会以赠地形式鼓励办农业工学院,即赠地学院,用以培养专门人员,使更多的毕业生来为农业生产服务,更好地帮助农民,这为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提供了法律依据。之后,康乃尔大学(创办于1868年)将“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其它生产行业”确立为其办学理念。威斯康星大学于1903年确立了“威斯康星思想”——即以州立大学服务于所在州人民为核心。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这些大学迅速进入战备阶段,服务于战争需要,走向社会服务的前沿。从70年代后期,高校以各种形式推动与企业、农业的合作发展,将最新科研成果迅速推广到工业、农业生产中去,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各高校更加重视将生物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材料等主要学科领域内的科研成果迅速运用到高新科技产品的创造、生产当中。

我国关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最早描述出现于1984年,当时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指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在新技术革命进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之后,各高校探索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等等。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校更加重视社会服务职能,为社会服务成为了继教学、科研之后,当代高校不可或缺的职能之一。

二、加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必要性

依据管理主体、投资主体以及隶属关系的区别,我国高等学校可划分为地方院校和部委院校。地方高校可以理解为由省级或以下地方政府财政拨付经费,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无论是地方院校还是部委院校,都承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职能,但每所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侧重点会不一样。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加强社会服务职能是地方院校获得更好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第一,我國本世纪初就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其中地方院校在实施大众化教育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地方院校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不能更好地就业,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需要地方院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的需要,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第二,地方院校由于受到财政拨款、师资、软硬设备等限制,在科学研究方面,面对前沿性、基础性的重大课题没有话语权,地方院校只有加强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寻求在为地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取得更具现实意义的科研项目及成果,才能进一步提升其科研影响力。

第三,地方院校依托地方发展,更好地为社会进步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院校获得地方政府及企业支持的必要条件,也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关键突破口,更是地方高校之所以存在的价值所在。

三、加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途径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党员课堂教育、促进其成材的必要补充形式,也是高校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嘉应学院作为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以“育人为本、服务为荣、特色为魂”为其办学理念,具有“植根侨乡,服务地方,弘扬客家文化”的鲜明办学特色,始终坚持“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广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面向地方、服务社会的目的,嘉应学院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以卫生下乡、文化下乡、科技下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嘉应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充分发挥了化学、环境的专业特长,于今年暑假期间到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叶湖村和西湖村开展了以“我为‘精准扶贫做贡献”为主题,以“文化惠农、环保惠农、科技惠农和社会调研”为内容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以满足地方需要为前提,提升社会服务质量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积极献言献策。我院大学生暑期社会活动,根据实地调研了解到,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由于横陂镇叶湖村、西湖村有很多村民从事打石业、雕刻业,导致吸入过多的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大部分中老年男性村民都患了矽肺病,并常年受该病困扰;同时,部分村民仍然饮用未经任何处理的井水,肾结石发病率比较高。

针对这些情况,实践队员们一是向附近村民普及矽肺病的发病原因,免费派发口罩以及有关矽肺病防治方法的宣传单;二是对当地居民直接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将所得到的水质监测样本数据和措施建议汇总成调研报告,交给当地村委和环保部门,为当地村委及环保部门制定发展规划、解决关系村民切身利益问题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以实践项目设计为载体,规范项目化运作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过程中采用专门的工具、方法、知识与技能,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实现结果最优化的过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应该进行项目化运作,早调研、早谋划、早准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社会服务效果。

我院每年第一学期就面向团学组织和广大学生党员提出社会实践项目规划,根据项目规划,由学生白行组建实践队伍,深入地方基层调研、论证、撰写申报项目书。之后由学院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对所有申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进行评选,最终确定实践项目,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理想的社会服务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以实施双导师制为契机,提高专业化层次

目前,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大部分高校都是由辅导员带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指导学生开展文化惠农、环保惠农、科技惠农和社会调研等工作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为了增加社会服务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专业教师的直接参与。

我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推行专业教师加辅导员的双导师带队模式,强化专业教师对大学生党员实践团队的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高社会服务的科技含量及专业化层次。endprint

猜你喜欢

暑期社会职能院校
职能与功能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认知度调查研究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现状与对策
□随手拍
试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