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
2018-01-23裴海青
裴海青
(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400)
合唱艺术是一种颇具艺术感染力和整体协调性的音乐艺术形式之一,而一个国家的合唱艺术表现能够直接反映当前社会面貌以及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美学追求,其发展也决定着群众艺术素养的水平高低。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良好的合唱艺术发展需要与优秀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紧密联系;倘若合唱艺术能够以良好合唱指挥技术作为基础,并能继承传统合唱艺术精髓,融合其他民族、国家优秀合唱表现艺术精华内容,那么合唱艺术将会充分发挥其影响力,让人们能够对艺术有深刻理解的同时逐步产生对音乐美学的追求,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相当正面的作用。
一、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概述
(一)合唱艺术
合唱最早起源于西方的教会活动,其在近千年的历史中得到推广并流传到其他国家。合唱艺术是一种能够有效结合不同音色、不同性别人群并且通过和声结合来塑造音乐作品的艺术形式。与交响乐类似,合唱需要由多人形成高、中、低声部之间的音色混合,形成如领唱加合唱、混声合唱、重唱等多种组合表现形式以实现成员的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其表现富有立体感,让听众可以在合唱艺术中领略到人声的整体与协调在音乐艺术中的完美表现。传统上来说合唱艺术其音乐节奏较为舒缓,音乐的主旋律也会更为简洁,但在合唱艺术的逐步发展过程中,表演者会更多侧重于对乐曲内涵进行表现并充分顾及到听众的听觉感受,从而使合唱艺术也逐渐侧重于对感情的表露以及声部的衬托作用上来;如在一些感情色彩浓烈的合唱曲中可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音色穿透力,而在一些传统的合唱中则会以舒缓的节奏来塑造一种仪式感等等。
我国合唱艺术起步于民国时期,其发展主要得益于上世纪末西方的基督教音乐在我国的传播,并且与学堂乐活动联系紧密。合唱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在培养集体荣誉以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合作态度等方面作用显著,其发展也是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客观体现。
(二)合唱指挥
合唱指挥通常起到对合唱作品进行总体引导的作用。指挥者需要针对乐曲节奏或者是章节要求的变化及时将音乐语言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进行表现,从而协调不同声部、音区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从全局上掌控合唱曲目的表现效果。因此,对于合唱指挥者来说有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合唱指挥者需要对合唱曲目有深入的了解,也即对每个章节、每个节拍等韵律上的内容要充分掌握,了解每个部分不同声部之间的演唱节奏、力度等等,并且要对呼吸节奏点、停顿点等影响到合唱效果的细节性问题判断精准;其次并且对于音乐的感情应该仔细揣摩,要充分挖掘乐曲的内涵,让自己的指挥节奏具有调理同时也能塑造合唱作品的艺术感觉;最后,指挥者需要对自己的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做好管理,如对于手部动作要注意力度拿捏好分寸,并且动作不能过于僵硬,身体也需要保持端正的站姿;面部表情则需要和乐曲的感情基调结合起来。这些要求使得指挥者应该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储备以及优秀的音乐素质,并且应该对所指挥的作品有深层次的研究。
二、现阶段合唱艺术发展与合唱指挥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对于合唱艺术发展与合唱指挥来说尽管其正面作用被广为认识且也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但在人们的认识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方面的问题也愈加暴露。具体上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合唱艺术的发展问题
对于合唱艺术发展来说,首先,合唱艺术的推广不甚顺利:一方面人们由于获取其他艺术形式作品的渠道丰富,因而在摇滚、爵士乐、流行音乐等音乐作品的冲击下合唱艺术会在很多年轻人心目中存在感薄弱;另一方面,合唱艺术本身的特点使之亟需一种能在信息时代顺利生存的创新性方式,其原因在于如歌剧、合唱、交响乐等古典音乐艺术其对于音乐基础有所要求,而且现在的社会环境使得很多青年群体鲜有静心欣赏艺术作品内涵的时间以及心境,从而让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对合唱艺术有一定的抗拒。另外,很多学者认为使合唱艺术发展的方式在于使之世俗化、普及化,然而本身合唱艺术就是一种需要听众具有一定欣赏能力和艺术素养的艺术形式,因而其单纯的社会化推广,不仅会招致音乐工作者强烈反对,群众所抱持的意见也会产生分歧,对于合唱艺术的发展反而会起到负面效果。
(二)指挥人才的培养问题
鉴于人们本身对合唱艺术的不重视,很多合唱团体中缺乏灵魂性的合唱指挥人才。究其原因,首先人们对于合唱指挥与合唱艺术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充分,认为合唱并不需要有组织者,合唱者只需要进行简单排练,并且由稍有乐理知识背景的人员进行指挥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其次,合唱指挥需要相当系统的专业化学习;而考虑到今后的就业去向,很多学生并不会走上成为专业指挥的道路;再次,很多对指挥有兴趣的合唱者不能有足够的渠道来获取专业指挥人员的指导,从而让很多人“求师无门”,这一系列因素都导致了指挥人才缺乏现象的产生。
三、对发展合唱艺术、培养指挥人才的策略研究
(一)合理宣传,转变观念,实现合唱艺术与时代的结合
首先,对合唱艺术的发展需要人们对合唱艺术有正确而深入的认识。目前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网络的发展为宣传提供了优秀的载体,因而充分挖掘合唱艺术的特点并且让群众了解到合唱作品对自身陶冶情操、提高情趣等方面的作用可以作为相关音乐工作者努力的一个部分,如制作一些优秀合唱作品的剪辑,或者推荐一些优秀的音乐电影等等,让人们能够在获得视听享受的同时逐渐对合唱艺术产生兴趣;同时,应该让群众认识到合唱不是“空中楼阁”,其可以贴近生活、充满趣味。如近年来很受欢迎的由80、90后成员组成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很多年轻人在观看其合唱作品时不仅会被作品的诙谐幽默打动,由于其作品严格遵循了传统合唱作品的艺术要求,因而观众也会逐渐产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这也在某个方面起到了宣传合唱艺术之美的作用,这也不失为一种创新型合唱艺术的发展形式。
(二)加大合唱指挥者的培养力度
首先,对教育机构如艺术类高校等,应该引进专业指挥人才给学生进行实际授课并展开培训,或者鼓励学生去国内外的合唱现场进行观摩,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到合唱指挥者应有的专业素质以及指挥本身存在的魅力;其次,高校也应该多设立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从而对合唱指挥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艺术类高校则应该专门设立指挥专业,以吸收、培养有志成为专业指挥人员的潜在人才,让人才的培养效率有所提高;同时,社会层面也应该对合唱指挥人才有合理的工作安排,如高校和相关的表演艺术团可以建立就业推荐渠道将优秀的指挥人才及时输送到合唱工作岗位,在提供了合唱团体指挥人才的同时也使得指挥专业人员的就业得到保障。
四、结语
合唱艺术和合唱指挥二者联系紧密,艺术的发展与指挥人才的培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音乐工作者在对合唱艺术的内涵有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应该不断探索合唱艺术的新形势,对其进行形式创新或者细节上的改革,并且要注重对指挥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让合唱艺术具备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丰富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也用其感染力不断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和桂莲.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J].大舞台,2015,03:114-115.
[2]刘琦.浅谈合唱指挥应具备的音乐素质[J].黄河之声,2017,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