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心悸诊治理论及用药规律探讨
2018-01-23马燕云章怡祎
王 凤,马燕云,章怡祎,施 榕,李 红△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上海 201203;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伤寒论》是中国现存第一部理法方药紧密结合、成就与影响极大的医学著作。全书398条,记叙有关心悸病证有19条,共有113首汤方,与心悸相关的有14首,其条文散见于太阳、少阳、厥阴等篇,兹探讨如下。
1 太阳误下致悸,温振心肾,益气以暖心
第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本条指出,太阳表证兼肾阳虚,本当发汗却下之,而少阴病其气本弱不可妄攻,若吐、下、发汗等不得法,不仅表证未除而且徒伤心肾里阳,出现身重、心悸、脉微等里虚症状。治当通阳化饮,可用茯苓甘草汤、真武汤等。第302条的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太少两感证,可根据病情轻重及兼证之不同,灵活加减化裁。
2 心阳不振致悸,振奋心阳,补气以温心
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汗乃心之液,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成。过汗则使心阳随汗而泄,必然导致内伤心阳,心脏失去阳气的温煦庇护则空虚无所主,故而悸动不安。心虚喜按,所以临证可见病人两手交叉覆盖心胸部,同时喜按喜揉,喜按为虚,这正是心悸虚证的典型表现。故用桂枝入心经以温通心阳,佐以甘草补虚益气,辛甘合用而达生阳气、复心阳、愈悸动之用。
3 水停下焦致悸,行水平冲,化气以定心
第65条: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是因汗后伤及心阴,累及心阳虚损,不能镇伏下焦水寒之气,使其有乘虚上冲之势,以脐下悸为主证,治宜温通心阳、化气行水,方中重用茯苓为君,配以桂枝,佐以大枣、甘草,药虽4味深意无穷。此外第386条理中丸方后云:“悸者,加茯苓二两。”与本条用意相似,加用茯苓健脾利水,诚如柯琴《伤寒来苏集》谓:“君茯苓之淡渗,以伐肾邪,佐桂枝之甘温,以保心气;甘草、大枣培土以制水,亢则害,承乃制矣。”
4 心肾阳虚致悸,温阳利水,摄气以强心
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头眩,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讲述了心肾阳虚不能制水、水寒之气上乘凌心而致心动悸,治宜温肾健脾、化气利水以强心。柯韵伯说:“发热而心下悸,坎阳外亡而肾水凌心耳。”治法宜温阳利水止悸,方用真武汤温肾健脾散寒,利水消肿止悸。以真武命名意寓本方为治水专方,方中附子大辛大热壮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苦温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生姜辛温宣散,佐附子以助阳,是于主水中有散水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渗利水湿,是于制水中有利水之用;妙在芍药,一是敛阴活血,二是苦降之芍药可以制约辛热补阳之附子的刚燥,诸药相配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使肾阳复、凌心之水湿去则心悸可除,为治阳虚水泛重证的第一方。
5 邪犯少阳致悸,和解枢机,调气以畅心
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心下悸……小柴胡汤主之。”少阳介于表里之间,居枢机之地,少阳主胆及三焦,胆失疏泄可阻滞三焦,故令水道不畅,则水饮内停诸证丛生。病机是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治宜和解少阳、调气以畅心,方用小柴胡汤。其中柴胡为少阳专药,能疏泄气机之郁滞;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表半里之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可调和诸药[1];柴胡其方后注中又见:“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因《内经》云淡味渗泄为阳,茯苓味甘淡,得淡则利,故去苦寒之黄芩加淡渗利湿之茯苓以定悸,诸药合用共奏疏利三焦、通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津液得下之功。
此方为和法治悸之先例,张仲景先师用和法治悸,不独以小柴胡汤。如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病因病机为邪犯少阳,水饮内结,弥漫三焦。故临床上若见少阳不利兼惊恐的心悸,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少阳,重镇安神定悸。
6 心脾两虚致悸,补脾建中,益气以养心
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是因中焦脾土虚寒,化缘不足,心脾气血双亏,复被邪扰,致心失所养,宜建中气、和营卫,安内攘外之法,即遵循“虚人伤寒建其中”的原则,故以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桂枝汤调脾胃、合营卫;桂枝生姜辛甘化阳,芍药大枣酸甘化阴,重用饴糖温中补虚,合芍药又有酸甘化阴之功。本方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根据五行理论,心火生脾土,从脾治心,母子同治,以愈为期。邓铁涛[2]也强调心脾二脏阴阳相关,气血既济,补益心气重在健脾。
7 心阴阳两虚致悸,阴阳平调,滋气以舒心。
第177条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因伤寒外感后出现心脏阴阳气血亏虚,心阴不足、心力不续则血脉不充、心失濡养、神明无主,而出现心动悸之证,心阳不振则血脉鼓动无力则见脉结代,治宜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养血定悸,方用炙甘草汤。其中生地用量独重用1斤,炙甘草4两,说明养津生液的重要性。方中炙甘草补中益气,为复脉之本;人参、大枣补气滋液,配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养心血、滋心阴,以充养血脉;桂枝、生姜振奋心阳,温通血脉。诸药合之滋阴和阳中而重在化生阴液,具有运行气血、调和阴阳、复脉之功。本方需要注意的是阴药用量远远大于阳药药量,体现了阴药的濡润需借助阳药的激促而达治疗效果,由此可以细品张仲景方药不传之秘在于用量的深层意义。
炙甘草汤滋阴通阳,体现益阴扶阳、平调阴阳的思想,是张仲景秉承《内经》“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精神的组方体现,其立法处方皆以“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为指导,强调的是机体的平衡。联合诸药,使阳生阴长、阴阳并补,共奏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之功[3]。究其实质体现的是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的对立统一,既注意对立双方的均衡性,又适当根据病机所在而有所偏重,纠偏补衰,达到对立统一、平调阴阳的目的。
8 阴虚火旺致悸,滋阴降火,散气以安心
第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其中“心中烦”即是心悸不安,此是因为少阴肾水不足,少阴心火有余,水不升火不降,心肾不交之心烦心悸,故用阿胶、芍药、黄连、黄芩等。正如徐灵胎[4]云:“芩、连以直折心火,佐芍药以收敛神明,非得气血之属交合心肾,苦寒之味,安能使水火升降,阴火终不归,则少阴之热不除,鸡子黄入通于心,滋离宫之火;黑驴皮入通于肾,益坎宫之精,与阿井水相融成胶,配合作煎。是降火归原之剂,为心虚火不降之方。”
9 肝气郁结致悸,疏肝解郁,理气以宽心
第318条载: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四逆散主之……悸者加桂枝五分。”少阴司水火,内寓真阴真阳,水火既济,阴阳交通,有赖于少阴之枢机作用。本证因少阴枢机不利、肝气不舒、少阴阳气被郁不达于四肢,气血郁遏而致,治以疏肝解郁、行气以宽心,方用四逆散使阴阳之气相互顺接, “加桂五分”。方中柴胡主升,枳实主降,升降相和,解郁开结,疏达阳气;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合柴胡之疏肝、枳实之利脾胃,加桂枝以通心阳,合而用之调理肝脾,疏畅气机,理气散郁,使肝气条达,阴阳之气互相顺接,阳气通畅,邪去郁解,气血调畅,则肢厥心悸诸证自愈。
10 胃气逆心致悸,和胃平逆,降气以利心
《伤寒论》比《内经》更重视胃经、胃气,并将“胃气”思想贯穿全书。第370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第127条:“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说出了胃阳不足、胃中水气上逆犯心而致心悸。其病机重点是饮停于胃,上逆凌心,心神被扰,治宜和胃平逆、温阳安神,方用茯苓甘草汤主之。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通阳化气,生姜温中散饮,甘草和中益气,四药相合共奏补土制水、饮去脾和之
效。此外,第265条“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是误汗则津液外泄,邪传阳明胃经,心失所养而悸动不安。
综上所述,心悸病因多端,表现在太阳误下、水停下焦、邪犯少阳、肝气郁结、心肾阳虚、心脾两虚、胃气逆心等方面,治用行水平冲、和解枢机、温阳利水、补脾建中等,药用茯苓甘草汤益气暖心,桂枝甘草汤补气温心,真武汤摄气强心,小柴胡汤调气畅心,小建中汤益气养心,炙甘草汤滋气舒心,四逆散理气宽心等作用。纵观各方均有甘草,此处的甘草是强心复脉要药,一则配桂枝,张仲景用其温通心阳,改善循环之用治疗心脏系病证;一则伍附子并多配干姜治四肢厥逆,体现了心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在阴阳之间的相互协同,这种姜、附、草组合以增强或加速救逆扶阳效果的功用,是心阳有赖于肾阳鼓动生化的具体表现,是重心肾、护先天之真阳元阳的先师辨证论治体系的精华,是“扶阳气”精神的体现,是长期临证经验的高度总结。在此配伍基础上,先师一是配用补益药,如参、术等,参见炙甘草汤等;二是加用健脾利水药如茯苓、生姜等,方如真武汤。此是重视心阳与脾的关系,表现在气血生成方面的依存,保胃气,惜后天之水谷精微,这种“保胃气、存津液”就是张仲景学说的特色之一。心悸病位可与心、脾、肾、肝及三焦等诸脏腑有关,五脏六腑皆有可能导致心悸,非独心也,其病位虽在心,但与脏腑相关,证分虚实,治分标本,故于临证之时不以治悸为主而能平悸,治病求本,审证求因,举一反三,随证用药,效如桴鼓,其辨治精髓在现代临床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继维.临床常见心悸的中医药辨治经验浅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13-15.
[2] 赵益业,林晓忠.邓铁涛教授心脾相关学说诊治冠也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39(4): 5-7.
[3] 孙磊. 《伤寒杂病论》治则探析[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4] 徐灵胎.徐灵胎医书全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