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方言的文化价值及其传承
2018-01-23张进
文 / 张进
宿迁是江苏北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北方和南方之间的过渡地域。宿迁历史悠久,四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就在此生息繁衍。宿迁环境优美,乾隆皇帝称之为“第一江山春好处,十分梅柳色徒传”。宿迁方言是北方方言中的地域方言之一,有中原官话(郑曹片)、江淮官话(洪巢片)两个次方言区域。宿迁方言中原官话区方言的主要特点是既无全浊声母,也无入声,古精组声母和见晓组声母与细音韵母相拼时读音相混,不分尖团,词汇、语法大致与普通话相同;江淮官话区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全浊声母,有入声但不分阴阳,古咸山摄阳声韵今读以鼻化韵为主。近年来,宿迁方言在本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它在与西楚文化结合的研究方面还没有切实开展,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还未得到广泛的重视。
一
宿迁区域文化的根基,来自于西楚文化的滋养。宿迁方言在西楚文化的沃土中滋长,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本身是一种民俗文化事象,而且是西楚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透过宿迁方言,我们从物质形态、艺术形态和观念形态等方面探究西楚文化,能够让沉寂的信息和价值得到展现。
物质形态主要指“衣、食、住、行和工艺制作等方面的物化形式”[1]3。长期以来,宿迁人秉承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在衣食住行等民生方面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明。例如,宿迁人戴的帽子就有成人戴的一把捋帽、三块瓦帽、凉帽,小孩戴的五毒帽、狗头帽等。宿迁妇女原不戴帽,多顶花毛巾或丝包头,所以被称为“顶手巾的”。“添根带,跟一件”“腰儿细细,人有力气;腰儿扎扎,谁都不怕”等等,说的是宿迁男人穿衣“勒带子”的风尚。婴儿有穿纥缭裤的习俗,俗语“男女纥缭开,不要一顺来”指生了男孩穿了此裤下胎可生女孩,反之亦然。鞋有千层底、呱嗒板、毛窝子、全家鞋等。食有粮肉蔬果,但制作却花样百出。菜豆饭、甜油、酱豆、五香大头菜、朝牌、车轮饼是域内极为普遍又极具特色的食品。俗语“好吃不过八大碗”讲的是宿迁人的待客之道。“八大碗”是上规格的上等待客标准。宿迁人建造的水墙房、炒墙房是建房上的重大创造。“磨要在门右,碾要在庄外”“猪圈在门前”“前不栽桑,后不栽槐”等俗语既表明家园建设的风尚,也体现宿迁人的社会心理定位和审美价值取向。
艺术形态主要指戏剧、曲艺、书画、工艺等。宿迁建市以来共发现19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2]以宿迁方言为直接传承媒介与传承载体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地方戏曲,如柳琴戏、淮红戏、僮子戏、淮海戏等;民间曲艺,如蔡集大鼓、工鼓锣、苏北琴书、方言快板、苍龙曲、麒麟曲、门头词、牛郎书等;民间传说,如项羽与虞姬的传说、乾隆宿迁拜师、打蛮船传说等。戏剧、曲艺有的是宿迁本地产的,如淮红戏等;有的是外地传来的,但在宿迁地区发扬光大,如淮海戏等。戏剧、曲艺和传说的语言大都能为人所理解,但有的词语比较费解,例如“蟊籍”一词。“籍”为项羽之名。《史记·项羽本纪》云:“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蟊”本指吃苗根的害虫。“蟊籍”就是把项羽比作害虫。相传项羽从小身体就生得魁梧结实,且力大无穷,又爱打抱不平。一些为富不仁的人非常痛恨项羽,于是就称项羽为“蟊籍”。后来,“蟊籍”一词词义有所扩大,除指害虫外,也指妖魔鬼怪。[3]64地方戏曲艺术的繁荣也滋生了一些戏曲谚语,具有地方特色,包蕴丰富的哲理,凝聚宿迁民众的心血、智慧。例如,“戏有戏神,抓神扣人”是说只有抓住“戏眼”认真做戏,才能吸引观众收到好的效果;“唱戏不像,不如不唱”是要求演员创作角色既要贴近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梨园行话的繁复也折射出地方戏曲的发展与兴盛。例如,“全缰、总缰”“风搅雪”“小大戏”“大门头词”等是淮海戏的行话。
观念形态主要指人文精神、风俗民情等。西楚文化的特殊文化符号——项羽已镌刻在每个宿迁人的心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4]——项羽身上体现出来的自尊、诚信、进取、敢于担当的“贵族精神”一直影响着代代宿迁人。“我能、我行、我成功”的新时代宿迁精神正是项羽“贵族精神”的时下延续。宿迁方言的一些俗语闪耀着贵族精神的光辉,反映出宿迁人的精神品质。“巷口里扛竹竿——直来直去”“树直用处大,人直朋友多”“当面锣,对面鼓”表明宿迁人诚信、耿直;“黄连树下拉二胡——苦中作乐”,赞的是宿迁人乐观的天性;“丈夫不落穷途泪”“老马马(老太婆)和薄泥——尖脚(坚决)到底”“好儿不享祖上福,好女不穿嫁时衣”,讲的是宿迁人不守成、不惧难,奋勇前行。相反,“粗二把(技艺不精的人)”“倯攮色(指人委琐、怯懦)”“囊堆(指无作为、担当之人)”等则是贬义词。宿迁是全国著名的酒都,酿酒历史悠久。1980年代梅花镇赵庄村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陶鬲、簋、豆等酒器,以及泗洪重岗乡出土的西汉“农耕图”画像石等,印证了宿迁地区酿酒渊源。宿迁的洋河酒、双沟酒驰誉中外。启功先生曾作“早闻佳酿出洋河,一饮琼浆发浩歌。添得少陵诗料富,仙人第九席中多”诗盛赞洋河美酒。“蓝色经典,男人的情怀”广告语不仅撩动男人的胸襟,而且使洋河酒声名大噪。宿迁人造酒、饮酒,也形成了浓郁的酒文化。岁时节庆、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等都有相应的饮酒风俗。如婚宴酒俗中就有安心酒、酬媒酒、通信酒、花筵酒、花圆酒、催妆酒、发轿酒、进门酒、拦门酒、大宾酒、饮亲人酒、待郎酒、请新酒;生育酒俗有报生酒、红蛋酒、请三朝酒;丧葬酒俗有送行酒、升仙酒、陈奠酒、开丧酒、待殇夫酒、出殡酒、洗丧酒、祭七酒;建房酒俗有待匠酒、浇梁酒、上梁酒、完工酒;乔迁酒俗有暖房酒、人厝酒、入火酒。其他有开张酒、发蒙酒、乡饮酒、待客酒、团聚酒、壮行酒、庆功酒、饮年酒、吃春酒、守岁酒、屠苏酒、饮社酒等酒俗。当然也有“入席三杯、滴酒三杯、摸壶三杯”“一拳一销、三拳二胜”等酒规、酒令。宿迁林业发展历史悠久。从春秋时代的“梧桐巷”到现代的“杨树之乡”,悠悠几千年,凝结着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很多是借助林谚流传下来的。“家有千株树,不愁吃穿住”“人在树下躺,钱在树上长”“杨树是个懒庄稼,上学砌房全靠它”等是号召人们广植树木;“深栽结实打,棒槌也发芽”“春风不刮,草芽不发”“栽树无他巧,不叫春知道”等是指导人们科学植树;“杨柳下河滩,桃杏上半山”“楝老如槐,槐老如柴”等描述的是树木的习性等。
二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汉语方言发展的趋势是弱势方言“趋同”强势方言或普通话。据曹志耘等先生研究,汉语方言存在濒危现象并非个例。[5]受普通话和吴语等强势方言的影响,宿迁方言的一些“特征”逐渐淡化。例如,在宿豫,年轻人的语音中罕见分不清舌根音“h”与唇齿音“f”;一些老辈人常用的词语如“巴锅巴碗、打大雁、夫子、掐会、烧老虎烘、做折子、丁头府”等也很难出现在年轻人的口中。冯青青通过对220个常用入声字在泗洪三种地方话中的读音检验发现,因受普通话和周边中原官话势力影响,泗洪话过渡性质明显,原有江淮官话特点正在消失。[6]我们认为,宿迁方言濒危的原因主要是,生存空间、交流空间、心理空间均有所改变或缺失。农村是宿迁方言生存的主要土壤,是宿迁方言维持稳态的外部条件。宿迁市建市以来,为改变经济发展滞后窘境,市委、市政府后发快进、弯道超车,强力推行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等发展举措,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进城入镇、土地流转的快速推进致使原有的村落逐渐消失或成为“鬼村”。例如,宿豫区新庄镇已明确提出2018年前所有村庄拆迁完毕;关庙镇水汉村已变村为田;笔者曾经居住过的村落——宿豫区来龙镇左庄村80%左右的村民迁居到市区或集镇。生存空间的消失或萎缩,改变了宿迁方言的生态系统。从1955年始,国家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的价值首要体现在它的表达手段和交流工具等功能上。失去了主要交流空间,影响了宿迁方言的使用价值。失去了交流空间,宿迁方言持有者本身会存有心里落差;再者,宿迁地区长期以来是江苏省的经济洼地,生于斯、长于斯的宿迁人缺乏文化自信、语言自信。语言本无优劣之分,语言势利实质上是语言持有者心态失衡使然。心理空间的错位直接导致宿迁人弃置宿迁话,转而接受普通话或其他强势方言。
三
显然,语言趋同在便利交流、巩固一统、发展经济等方面有所助益。然而,语言的百花园中“一花怒放”不仅遮掩其他花朵的光辉,也可能致使其他花朵的颓败,闪耀在语言花朵上的人类文明光环便随之褪色、消失。保护方言就是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就是捍卫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方言传承是可行的。目前主要的做法有田野调查、数码录音、双方言政策、制定方言保护规划等。这些方法不错,也具有可操作性。但总觉得还没有触及到方言传承与保护的实质问题,即方言保护的主体——政府与方言传承的主体——方言持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言自身发展的规律问题。政府在方言保护中应该起主导作用,应根据学界调查研究的结果,既通盘考虑、全面规划,又根据突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支持性保护。方言自身发展规律表明,方言的传承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群体行为;方言保护不是“物质化”的抢救,而应该是“活态化”的保护。[7]14“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说到底就是传承人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说到底就是传承人的消亡”[7]15。我们不能妄言所有的地域方言濒危皆因方言持有者心态失衡所致,但是,宿迁方言的濒危主因则是心态失衡。培养宿迁人的文化自信、语言自信为当前传承与保护宿迁方言的的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首先,要多渠道、多举措宣传宿迁方言的价值,改变宿迁人的语言自卑意识和否定本地语言的态度。这要求发挥学校教育作用,立足课堂,编纂校本教材,开设宿迁方言与文化课程;利用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新形势下,构建宿迁方言网站、论坛、QQ群、微信群和数据库等;实施跨界资源融合,推动方言与旅游融合、方言与电视节目融合等。这些举措,既适应了新形势,又接地气,不失为宣传宿迁方言、推介宿迁方言的好方法。其次,加强经济、社会建设。虽然语言不是上层建筑,但是经济的发展势必影响到语言持有者对语言的抉择。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文明,既是政府追求的目标,也是人们文化自信、语言自信的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