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

2018-07-26刘玉婷姚慧君

山西档案 2018年3期
关键词:数字信息馆员图书馆

文 / 刘玉婷 姚慧君

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图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纸质馆藏为主的传统图书馆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数字图书馆逐渐发展起来。数字图书馆相比传统图书馆,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服务方式、存储方式、检索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等方面。在服务方式上,数字图书馆依托互联网技术能够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图书借阅,不受时空限制;在存储模式上,数字图书馆储存介质为硬盘,其扩张不受有限的物理空间制约;在检索方式上,数字图书馆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检索过程更加快捷;在信息传递方式上,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传输数字信息,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便利[1]。

但是,数字图书馆在更有效满足读者获取信息资源自由化和多样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资源配置不合理便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当前部分数字图书馆为了争抢有限的读者资源,在数字图书内容配置方面过分地追求大而全,导致数字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此,不少学者开展了数字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但鲜有人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对数字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进行研究[2-5]。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认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本文基于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拟从信息生态系统的视角,探索性地对数字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分析,旨在优化信息资源运转效率,更好地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

信息生态学研究最早由张时新院士引入我国。顾名思义,信息生态学融合了信息科学和生态学两门学科,既兼顾了信息科学高科技与信息理论的优势,又发展了生态学的传统理论[6]。基于上述特点,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吸引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关于信息生态系统,国内主流观点将其定义为:由信息、信息人与信息环境三要素构成并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人工系统,即以信息人为主体,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追求自身目标达到的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

数字图书馆在数字信息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字图书馆是连接读者和数字信息之间的纽带,通过对数字信息开展采集、组织、传递等相关操作,完成数字信息资源的生产、组织、传递、消费和分解。因此,可以进一步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定义为:由信息人、信息资源以及信息环境三要素组成的信息生态系统。其中,信息人作为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主要由用户读者和数字图书馆馆员等构成,是信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信息资源涵盖了各种数字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信息生态系统中进行流转,并实现信息增值;信息环境是指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

二、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链的构成和信息流转

(一)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链的构成

国内许多学者针对信息生态链开展了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娄策群等人的观点。娄策群等提出,信息生态链是信息在不同信息人之间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7],在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态链以动态形式存在,其节点是信息生态链的主体结构,即不同类型的信息人,涵盖了信息流动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的生产、传递和消费等。

基于纸质馆藏为主的传统图书馆的角度,信息生态链在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呈现单向流动的特征。这个过程中,图书馆馆员扮演着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图书馆馆员首先将图书文献资料等信息从生产者手中采集回来,经过组织、加工后,再将信息传递给有需要的读者,最终由读者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正向传递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信息的反馈作用。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信息人在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均是通过信息的双向流动来建立彼此的联系。尤其是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流动形式逐渐呈现多样性特征,信息生态链在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也由单向流动转变为多向流动。以读者为例,读者在阅读信息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会将阅读到的信息应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也就是说,读者在分解、消费信息的同时,也扮演着信息生产者和传递者的角色。

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通过信息生态链在各信息节点之间实现传递。信息生态链的基本结构类型根据形态的不同主要分为线形、环形和网状形等三类。基于数字图书馆信息流动的多样性特征很容易发现,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生态链是典型的网状信息生态链。如图1所示的网状信息生态链中,除图书馆馆员与用户直接联系外,馆员与馆员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均可以联系交流,信息在各个节点之间进行多向的流动和扩散,最终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的共享[8]。

(二)生态链的信息流转

只有在保证信息生态链中各个节点均平稳正常运行且各个节点的信息流向和过程都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数字信息在信息生态链中的有效流动和增值。因此,数字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规划信息流动路径,缩小图书馆与用户间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用户对数字信息的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字信息的采购和组织。通过信息生态链,数字图书馆将相应的数字信息传递到用户,使数字图书馆和用户之间得到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最终实现数字信息在信息生态链中的高效快速流转。

三、信息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优化策略

(一)优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

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应以信息消费者为中心,将用户需求作为数字图书馆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9]。但是,受用户趋同性的影响,各数字图书馆在资源配置方面过于求大求全,片面追求资源数量,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数字图书馆这种模糊的定位方式,既无法最大化满足用户对于数字信息的需求,又会造成数字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国内大部分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源采购时以复本数形式进行购买。与纸质图书类似,复本数代表了数字图书的数量。例如,某数字图书馆针对一本书向著作权人购买了4个复本数,即该书在该图书馆只能拥有4本,如果同时有不多于4个读者借阅,复本数能够满足借阅需求,但是如果借阅读者数超过4个,那么第5个读者就无法借阅。因此,当数字图书馆采购的数字图书不适应读者需求时,就会出现复本数浪费的现象。

图1 数字图书馆网状信息生态链模式

数字图书馆应根据目标读者进行明确定位,有针对性地确定数字信息内容,为读者提供更有效的服务。首先,数字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论证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这类图书馆地域性强,目标读者群相对固定,如高校图书馆、地方图书馆等。其次,数字图书馆应开展SWOT分析,充分论证自身的优势,找到自身的定位点。再次,在此基础上,数字图书馆应广泛调研读者的需求并以此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采购相关资源,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而对于非主要需求资源可以采用资源共享的方式来实现。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表现较好,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需求驱动模式”。该模式在进行资源建设时创新性地综合考虑院系专家、学科馆员和采访馆员三方的意见,最终实现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数字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部分高校图书馆对原有按书目订单进行选书的方式进行改进,创新了由书商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向用户提供新书流转书库的模式。在该模式下,系统如果发现图书被用户借阅便会自行采购补充,本着节约资源的原则实现了图书的按需采购。

(二) 优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节点

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在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高效有价值的流转,重点应着眼于信息节点。当前数字图书馆存在着管理混乱、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服务情况为例,借阅不及时、互联网传输速度慢等现象广泛存在。数字图书馆具有资源存储方面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资源分类繁琐、整合困难等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数字图书馆必须变革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思路,改变被动的服务模式。作为在图书馆变革中起决定作用的图书馆员,应该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不断加强信息技能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信息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借阅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在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在加强信息资源流动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信息资源的转化、增值和创新。从本质上来说,数字图书馆网状信息生态链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系统。它的显著特点是将信息生产者、组织者与消费者连接成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链以实现用户之间的知识传播和共享为导向,以实现用户知识的创新为目标,逐渐成为数字知识资源共享和利用的中心。

(三) 优化数字图书馆信息通道

目前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内容多样,既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也给用户带来了信息检索和文献利用等方面的困扰。因此,急需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信息组织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和高质量运行。

将分散混乱的数字资源拼接起来,重构形成新的系统,方便用户跨平台、跨数据库的检索,从而实现数字资源的集中管理,这个过程就是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这一整合的范围覆盖全部的资源种类,包括馆藏书目、电子图书、二次文献、电子期刊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虽然许多数字图书馆引进了大量的技术整合平台,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整合却很少实现。究其原因,一是缺少统一的规范准则,各个数字图书馆准则不一,造成不同图书馆之间资源难以共享,与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相冲突;二是沟通协调能力不足,整合过程中仅仅注重技术层面,未对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利用,最终造成了资源的二次浪费。

猜你喜欢

数字信息馆员图书馆
浅析公共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利用策略
基于BIM的企业数字信息归档与利用模式研究
北京尚水数字信息产品介绍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