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社会化
2018-01-23赵智勇
文 / 赵智勇
大学生心理问题既是一个高校教育管理问题,又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问题。因而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作为高校特有的一种专项治理手段,自然有着社会化的内在诉求和现实趋势。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有多维度、整体性和全社会覆盖性等特征,由于大学生心理档案涉及信息资源建设的管理服务内容,需要在档案建设过程中制定出社会化策略。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社会化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化趋势与诉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更加明显,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日益频繁。这一效应使大学生自身素质变得多元化和社会化,也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变得复杂化和扩大化。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已充分融入互联网,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意识与网络信息时代深度交融,心理问题更多呈现出的是网络生态下的个性化特征;另一方面,网络应用有着高度的开放性和无门槛性,改变了当前的社会环境,使大学生具备了更多的虚拟人格,高校实体机构的管辖规范边界越来越模糊。真实与虚拟交错的社会生活给大学生带来开放自由的同时,它的复杂性和负面性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频繁发生[1],如大学生网恋、沉迷网络游戏、就业竞争压力、网络欺诈等,都涉及大学生特有的心理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开放性和社会化,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疏导也要遵循开放性原则和社会化治理手段。
(二)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多维度数据化趋势与诉求
学生档案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档案建设则具有较大的现代意义[2]。由于心理信息资源具有精神性、主观性、个体性、异质性等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必须突破传统的平面化、单向度的档案构建模式,这就需要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大数据具备完整的数据维度,属于一种全数据模式,能够在全维度的基础上对检索主体进行信息记录,客观、全面地描述检索主体的本质、特征、功能等规定性指标[3]。高校作为社会资源集中的教育科研机构,承载着传承文明、开展科研的使命,需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建设。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实现自身核心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向社会输送全方位合格人才的基本前提。高校应强化自身的多维度甚至全维度数据化建设战略。这种双重效应同样体现出高校社会化的整体趋势。大学生既是高校核心业务的“产品”,又是投向社会的“资本”,他们的心理档案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开放的社会化指标,理应得到高校的重视。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信息资源内容与类型贫乏
我国的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与治理较为滞后,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一般来说,心理档案在国内高校并未得到应有重视,大多为完成硬性检查任务而与大学生体检一并处之。虽然一些高校也做过周期性心理普查,但只是直接引用国外高校的大学生心理测量方法,并未做本土化、本校化,因而考虑不到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信息的重大差异,普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与此同时,还因为心理测量手段比较单一,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资源内容和类型贫乏,通常是根据大学生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在内容方面体现不出大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性不足,高校自身的管理模式较为封闭,并未开启开放的社会化模式。封闭管理模式加上传统思维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往往会隐藏真实的心理动态和心理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内容与形式相对贫乏单一,难以反映出真实多样的大学生心理状况。
(二)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形式单一封闭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类型。从目前的情况看,它的服务覆盖面较为单一封闭,仅仅是提供实地查询、实地借阅等服务,而服务主体大多为主持学生工作的教师、辅导员等。而大学生作为核心主体,反而会因为查询手续、接触途径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限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自身的心理档案。这说明,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较为落后,仍然停留在高校心理健康中心、辅导员班主任掌握学生情况的单线程、平面化工作模式之中,并没有得到全方位、社会化、开放式的有效开发。尤其是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个人隐私观念等限制下,大学生心理档案始终得不到高效、全面、开放、辐射式的利用,难以成为全社会视野下的一项重要大数据资源,体现不出社会化服务的价值。
(三)档案信息社会化的制度设计与执行缺位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许多高校关于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相关制度设计,主要偏向于校内的信息管理约束,针对性和目的性比较强,但是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社会化目标制度设计缺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的档案建设观念落后,对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社会化的认识程度不够,仍然停留在严格限于校内管理的认知水平,因而在制度设计方面呈现出封闭性、内部性、单向度和专项性,档案信息制度设计越来越脱离社会化背景、诉求和潮流,服务面不广泛,受用群体单一。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社会化的具体策略
(一)运用社会化手段强化心理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
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起点是心理信息资源的收集。它的社会化工程必须充分运用社会化手段。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过程中,应改变一劳永逸的观念,降低对心理普查的依赖性,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心理档案信息[4]。因为判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时,应建立多重标准,采用多种形式,尽可能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收集完整。这方面可以采用心理测试、心理观察等较为科学的手段,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心理访谈和学生自我评价等突出学生个性的调查方式。只有将收集到的大学生心理信息和最终得出的结论纳入心理档案,才能确保学生心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丰富性[5]。而这种多样化信息收集方式的推进和保持,仅仅依靠校内相关部门的“内循环”是远远不够的,可以采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秉承开放原则,引入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机构和信息咨询机构,有效推动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集成来自社会各行业相关领域的技术、制度和人力资源,确保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资源收集的开放性、共享性和科学性。
(二)利用大数据整合效应实现心理档案信息的社会化共享
大数据的优势在于数据的全维度管理,能够描述主体目标在动态环境中的状态并预测未来的复杂趋势[6]。大学生心理档案所涉及的信息资源,通常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包括社会发展信息、市场经济信息、互联网背景信息、文化多元化信息等。这就需要推行社会化、全景式的信息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整合效应实现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社会化共享。大数据的整合效应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管理水平,对大学生经常发生的一些心理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如“大学生做恶梦频度”这一指标,可以在“精神紧张程度”“致压因由类型”“性别体征差异”等多个维度下进行描写和测量,从而形成“精神紧张评价细则”“典型压力型事件”“生理特征致压分析”等多个论述方案。我国的一些高校开始尝试采用“一周心情指数”的形式,对大学生情绪状态、原因等进行动态掌握,形成动态记录表,累积目标对象连续一段时期内的情绪状态指数,将相关事件信息进行汇总。大学生不同的情绪状态指数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级别进行显示,有利于高校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排除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发生。这些用于心理干预的数理依据,主要来自大数据的整合效应。为了充分发挥这种整合效应,高校需要将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对社会开放,通过与社会互通互联的方式共享大数据,突出大数据整合效应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如加强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信息检索机构的合作交流,确保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突破用户的校内生活轨迹,反映出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况。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与社会规范的联动对接机制
如今,心理健康问题在全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大学生心理问题治理也应走向社会化。高校可以考虑外聘专业人员担任兼职讲师,或者与社会相关机构共同开办大学生心理辅导课,使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得到更多专业力量的支持。高校还应改变大学生心理测试的传统做法,在心理档案建设的过程中邀请专业人士担任测试员,他们往往拥有丰富的心理测试知识,提供的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还应该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紧密结合,不定期地聘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并积极配合心理档案建设工作[7]。这种教学、服务机构配套机制,能够确保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在学校制度的范围内,拥有更多的开放性和社会性,构建起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与社会规范的联动对接机制,从人才层面实现校内外制度化规范之间的对接,如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度化规范前提下,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档案建设需要,探索制定合理的针对性强的大学生心理档案服务制度,有效对接各种社会规范,坚持社会化、公开化的原则,充分发挥出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社会化价值,建立高校与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资源共享互动机制。多元主体包括高校档案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心理咨询服务社会性机构、第三方信息服务与仲裁机构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等,在对接过程中紧紧围绕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社会化主题,通过各方权益的调配,实现集体支持和集体共享。
总之,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社会化进程,能够有效支持大学生心理工作的开展,促进高校信息公开化、高校服务社会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在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过程中,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从社会化角度进行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能够使大学生心理档案资源变得更加充实,凸显出社会人力资源和知识经济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