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价值意蕴

2018-01-23赵昶

山西档案 2018年3期
关键词:诚信背景互联网+

文 / 赵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的十九大强调的一项重要内容。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大学生管理成为关乎学生成长、校园稳定、社会和谐的高校工作重点。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诚信档案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不仅是“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而且把握住了互联网时代的脉搏,为大学生管理注入了活力。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是对大数据时代的现实呼应

当今,互联网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互联网与众多领域结合所产生的奇妙效应。“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管理在高校的推广,促使我们对互联网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进行全方位思考。“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应运而生。

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的推广使高校的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等传统模式发生改变,从而给我国的教育带来改革机遇。“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1]近年来,“互联网+”在高校实现了丰富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刺激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完善反馈机制等连锁效应,如教育部倡导的“MOOC”模式就已经取得较大实效。然而在学生管理领域,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互联网+”尚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教育部近年来不断倡导的“易班”就是一个集学习、生活、管理、教育、就业等于一身的网络社区,体现了“虚拟大学”的丰富内涵。该项目已经在全国各省市及自治区得到推广(个别地方以试点方式开展),今后将实现“易班”落户所有高校并发挥“网络阵地”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是深入探索“互联网+”教育管理的子课题。大学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应该更多体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互联网技术不仅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探索热情,使学生主动融入诚信档案的收集、建设与评价,而且使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获得了高效参与形式和丰富实践内涵。互联网使用轨迹及其数据分析可以有效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大学生成为校园管理的主动参与者。大学生诚信档案因而成为集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现实表现于一身的综合评价档案。互联网技术与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结合符合现代管理学要求,“智慧校园”“虚拟校园”都致力于让校园变得更美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从学生对互联网的需要出发,以多样的形式反映学生的现实表现,以客观数据代替主观评价,使学生拥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是解决诚信危机的有效手段

互联网给高校管理和教育带来重大改革契机,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面对碎片化、快餐式的互联网消费和形形色色的互联网文化,他们往往产生价值迷茫、信仰混乱、丧失主体性等问题。互联网催生的网络诚信危机就是当代大学生众多思想状况中的典型问题。这主要表现为网络学术不端、网络课程学习造假、线上考试作弊、网上买卖行为不端、网络求职行为不端、网络交际行为不端、散布网络谣言、侵犯他人网络隐私等。

客观分析网络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除了大学生可能缺乏网络法律知识及相关道德意识、价值辨别力不足以外,“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和管理的“缺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中,构建诚信档案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发展理念,把握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不够,凸显科学性与系统性坚持不足,满足大学生成长与教育诉求不够,凸显人本化理念坚持不足,诚信档案建设工作的教育督导功能发挥不够,凸显道德伦理性坚持不足”[2]。坚持正确育人理念是突破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瓶颈的关键。它起着把方向、管大局、定思路的重要作用。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高地、培养人才的摇篮,各项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总目标来开展。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必须体现立德树人的人文关怀与科学方向。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是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化解诚信危机的创新型思路。它实质上就是一个网络征信过程。西方国家把诚信档案作为衡量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可能因为校园不良信贷记录而失去最佳就业机会。互联网诚信档案监督和管理的缺位造成大学生心存侥幸、以身犯险。因此,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培训经历、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助学贷款、获奖情况、交流学习、在校表现、参加活动、学习成绩、他人评价等数据进行电子化全程记录。首先由学生自我记录原始资料,随后管理方实施三级评价体系审核原始资料,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及时提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在管理者“正激励”和受教育者“自育”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充分体现。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实现校园与社会合力共治的桥梁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走向社会,这一广大人群的素质决定了中国公民素质的未来走向。无论是对学校管理、个人成长还是对社会治理而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都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因共享、平等、合作、共赢等特点成为新的全球政治共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民间治理的三级结构保证了国家、社会、个人作为治理主体的广泛参与性。如何将各层级治理成果有效衔接是治理中的难点。从高校学生培养来看,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在知识应用、素质拓展、价值判断等各方面出现的断层现象就是治理成果未能有效衔接的典型。“互联网+”与大学生诚信档案结合,对解决这一问题有重大意义,成为实现校园与社会合力共治的桥梁。

一方面,学校将大学生校园诚信记录以资源共享的形式供给社会,使社会的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有了更加客观的参考标准;另一方面,高校“将大学生在公共领域的失信行为纳入到诚信体系中,使其明确诚信道德内容,约束其日常行为,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实现其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飞跃”[3]。面对互联网带给高等教育和管理的各类挑战,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态度和立场,不能讳疾忌医,而要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以应对学校和社会的需要。“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把大学生的校内行为和社会公共行为统一起来,以大数据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记录。以校园行为为载体的信用评价实现了对学生更加生动而具体的考察,有效避免了“简历定终生”“面试决胜负”的片面化人才评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我展示的空间。“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为实现公平公正人才评价机制提供了资源支持。

四、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在新时代具有独特价值,尤其在标准化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显现出了传统档案所不具备的优势。相关建设是对大数据时代的现实呼应,是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校园与社会合力共治的桥梁。“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充分彰显了现代精神,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应该在三个方面深入探究、持续发力。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档案技术研究与开发。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最大瓶颈就是档案技术研发不足。我们不能把诚信档案当作是禁锢学生的牢笼,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使大学生诚信档案服务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者和管理者面对的首要问题是让本来缺乏情感态度的技术研发体现科学与人文兼具、正向激励与全面评价结合、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要求。“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应该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并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成为陪伴大学生成长的朋友。

二是坚持“三全育人”,扎实做好档案收集与整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要坚持“三全育人”原则,即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档案收集与整理要尽量完整细致地反映学生多侧面、动态化的校园生活全貌,体现教师、干部、学生等多主体全员育人。我们要把诚信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把诚信档案建设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档案建设中,让学校成为“三全育人”阵地。大学生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资料琐碎,需要高校管理者通过互联网有效地对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对大学生隐性上网行为、网络互动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大学生诚信档案成为体现主客观统一的科学档案。

三是坚持共享共建,切实发挥档案服务社会功能。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及时引入社会力量,大学生诚信档案又服务社会,这个双向互动过程中就实现了社会共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体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有效占领了网络监督与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开拓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新型平台,打造着诚信共育的社会环境,完善了社会共治的道德基础,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重点展开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是时代的产物,是基于互联网发展现状的积极实践。当然,我们决不能以牺牲教育理念和教育本质为代价、以传播互联网低级趣味的方式来换取对学生的纯粹吸引,而应该在尊重教育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发掘新媒体手段对传统教育管理的提升与创新。互联网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别人和认清自我。我们应该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同时提防其对人造成的“网络异化”,以自觉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诚信背景互联网+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