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儿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1-23隋莹
隋 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 麻醉科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01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儿科手术室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儿童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能够确保各项手术工作顺利实施,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儿科手术室患者来说,由于其疾病症状通常比较严重,患者年龄较小,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次实验研究选取儿科手术患者70例,为其中一部分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7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5例,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对照组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9.4±1.1)岁。其中包含5例车祸外伤患者、9例先天性髂关节畸形患者、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及9例小儿阑尾炎患者;观察组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7.4±1.2)岁。其中包含7例车祸外伤患者、12例先天性髂关节畸形患者、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及6例小儿阑尾炎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为对照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褥疮、感染发生率以及组织粘连等方面的差异。在心理护理方面,护理人员需要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严格遵循医嘱要求,重点考虑到儿科患者的特殊需要,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其次,各项护理工作需要考虑到手术室的特殊要求,由于儿科手术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治疗流程相对复杂,幼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为了改善心理服务质量护理部需要对,儿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做好交接班工作,确保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的心理沟通具有充分的合理性;第三,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与幼儿患者之间的沟通方法,在与患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保持态度和蔼并且仪表端庄,调整说话的速度,注意语言的连贯性,通过语言交流,最大程度上争取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第四,为了消除患儿在手术前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需要将相关的医疗知识进行简化处理,以患儿能够了解的方式进行阐述,适当增强患儿对于治疗工作与疾病发生机制的了解,建立起患儿而对于治疗工作的信心,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第五,患儿在接受全身麻醉之前,由于心理过分紧张神智比较清醒,容易影响到麻醉质量。为了配合医师,对麻醉药物的使用量进行控制,医护人员需要与患儿保持沟通,转移患儿注意力,使麻醉药物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起效;第六,患儿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需要将手术治疗的结果向患儿以及患儿家属进行一次详细的介绍,稳定患儿的心态,使患儿愿意配合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
1.3 统计学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通过SPSS18.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通过例数和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对组间资料进行对比的过程中,组间通过χ2值来进行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通过t值来进行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在褥疮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组织粘连发生率方面的对比:35例观察组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出现组织粘连2例,占比5.71%,出现院内感染3例,占比8.57%,出现褥疮3例,占比8.57%;35例对照组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出现组织粘连4例,占比11.43%,出现院内感染6例,占比17.14%,出现褥疮6例,占比17.14%。两组患者在褥疮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组织粘连发生率三个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35例观察组患儿对于护理工作感到满意共计19例,占比54.29%,基本满意12例,占比34.29%,对于护理工作不满意9例,占比25.71%;35例对照组患儿对于护理工作感到满意共计15例,占比42.86%,基本满意12例,占比34.29%,对于护理工作不满意9例,占比25.71%。两组患儿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论
手术对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应急源,它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对康复产生影响[1]。儿童的心理护理在儿童外科手术中尤为重要,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不管是处于什么年龄段的儿童,他们入院后都会产生陌生感、恐惧感、疑虑感、缺乏安全感、疲劳感等不良心理特点与表现,这时,必须积极有效地对患儿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护理。此时的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生长期的患儿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表现,分别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方法,做好相对应的心理护理,让患儿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基础护理[2]。总之,护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尚的医风医德,学习掌握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还要善于运用心理护理方法,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健康成长。对于手术后的患儿,尚在麻醉复苏中的患儿应提前将其妥善固定,保证安全。对已清醒的患儿,护理人员应用和蔼亲切的语言进行安慰和鼓励,积极倾听患儿的诉求。回病房后,除必需卧床者外,护理人员应鼓励患儿适当离床活动,可与患儿做游戏等,因为游戏可调节患儿情绪,使之忘记有限的疼痛,从而减轻患儿焦虑的心理状态,促进伤口早日愈合。在做好患儿心理护理的同时,特别应做好家长的解释说明工作[3]。经实验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疾病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为儿科手术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1]付建秋,陈晓旋.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4):210-211.
[2]张玉芹.心理护理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及家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330-331.
[3]杨素梅.心理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1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