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探究
2018-01-23张红
张 红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辽宁 新民 110300)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是头孢哌酮和他唑巴坦合成的复合制剂,共同使用可以发挥协同抗菌的作用,药物对呼吸道感染,中度以及重度泌尿系统感染效果良好。头孢哌酮药理作用是对细菌细胞壁抑制合成从而达到杀菌作用[1]。他唑巴坦是通过抑制β-内酰胺酶达到治疗效果,两种药物协同治疗可增强药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我院对62例ARD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回顾分析,为以后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性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我院选取静滴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所致不良反应(ADR)患者62例,男性30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62.7±5.6岁)。
1.2 方法:对患者的原有疾病、药物用法用量,发生时间,涉及器官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分析。
2 结 果
2.1 患者原有疾病:患者原有疾病中泌尿系统3例,呼吸系统33例,肠胃系统14例,骨与关节系统3例,血液系统2例,其他7例。由此可以看出ADR中主要的原有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肠胃系统疾病。
2.2 患者使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用法和用量:用量为:2.5 g/12 h或者2.0 g/8 h,对于肾功能不全者用量为≤0.5 g/12 h,使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注射液或者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进行稀释,稀释为150~250 mL的溶液,进行静脉滴注,时间≥30 min,患者进行治疗的时间为7~10 d。
2.3 发生ADR的时间:ADR患者的发生时间在用药后的30 min内发生35例,占到全部的56.45%;7例患者发生ADR时间为30~60 min,占全部的11.29%;用药后1 h~1 d中ADR发生6例,占全部的9.68%,用药后1~3 d发生ADR患者有3例,占全部的4.84%,用药有3 d以上患者发生11例,占全部的17.74%,经多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后发现,患者最快发生时间为用药后2 min,最慢发生时间为3 d,62例患者中主要发生在30 min内。
2.4 发生ADR中主要涉及的器官、系统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在60例患者中,总共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有34种,这34种症状中包含了9个系统与器官。在皮肤及其附件中发生33例,其临床表现为血泡、荨麻疹、水泡、瘙痒、皮疹等,占全部患者的53.23%,血液系统中发生了
5例,其中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延长、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数量减少,占全部患者的8.06%,呼吸系统发生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咳嗽、呼吸急促、流涕、呼吸困难。占全部患者的6.45%,全身性症状发生9例,其中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畏寒、脸眼红肿、血管性水肿、面部水肿、过敏性休克,占全部患者的14.52%,循环系统发生6例,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潮红、血压升高、心悸、胸闷,占不全的9.68%,神经系统发生1例,症状临床表现为头痛,局部麻木,占全部的1.61%,用药部位发生1例,临床症状表现为皮疹、瘙痒,占全部的1.61%,肠胃系统发生2例,临床症状表现为胃肠道出血、恶心呕吐,占全部的3.23%,视觉系统中发生1例,临床症状表现为不自主流血,占全部的1.61%。
3 讨 论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是临床上常用药,主要治疗感染性疾病,但使用次数或者剂量不当会导致药效发挥不足,缩短药物疗效的覆盖时间,使病情反复发作[2]。在老年人中,由于年龄增大,身体的各项功能渐渐消退,多药物的排泄以及代谢能力减弱,使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静脉注射的风险较高,在静脉滴注中患者出现的ADR主要症状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和瘙痒,全身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水肿、发热以及过敏性休克,其中过敏性休克可能与患者的体质有相关关系[3]。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原有疾病中泌尿系统3例,呼吸系统33例,肠胃系统14例,骨与关节系统3例,血液系统2例,其他7例。患者用静脉滴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后主要发生在30 min内,占到全部患者的56.45%;患者的主要涉及的系统为皮肤及附件系统,临床表现为血泡、荨麻疹、皮疹等,占全部患者的53.23%。
综上所述,因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所致的ADR特点为:60岁以上的老人;带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发疾病;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内居多;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药物剂量把控,加强用药监护力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1]范晓.浅析静脉滴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3):8-9.
[2]钟询龙,冯霞,段炼,等.76例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5,12(10):623-626.
[3]金晶,李青,冷光.山西省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0):1159-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