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思考
——基于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视角
2018-01-23付加佳
付加佳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马克思、恩格斯将农民阶级看成是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的阶级基础,二者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农民问题,既分析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并对工农联盟建设及其改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列宁、斯大林在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农民问题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农村土地、农业生产及工农联盟问题的思考,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的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1],他结合我国革命、建设的实际,在依据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农民革命动力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工农联盟思想”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现实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免除农业税”“农业生产补贴”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政策,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阐述,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为重要依循而做出的战略部署。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依靠坚实的农业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工作重点。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同时,更要深刻认识到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体地位,不断夯实我国农业根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的指引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对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需要的阐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要从当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群众基础,以及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契合三个层面综合分析。
(一)顺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战略安排
全球化的推进与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在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力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使得发展过程中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新时代要把握住社会主要矛盾,既要认清现今社会的主、次矛盾,同时也要把握住矛盾的主、次方面,因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本质。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方法论要求要抓主流,解决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力的提升,制度、文明建设的不断完善,都展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荣景象。但是,在繁荣的“热”潮下,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2]。在马克思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下,突破城乡差距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限制,发展乡村、振兴乡村,多渠道、多层次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及乡村发展的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乡村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成为我国内生的、可持续的内需动力源泉,这将为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新的经济动力[3]。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抓住问题的关键,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各方面建设,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顺应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了重要作用。
(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群众基础的重大举措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我国农情国情,深刻分析我国城乡关系阶段性变化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这个问题导向提出来的重大战略部署安排[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克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现实羁绊,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群众基础,是我党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的具体举措。恩格斯主张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夺取政权,“应当首先从城市跑到农村,应当成为农村中的力量”。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更不能忽视农民的需求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领导核心的地位,要体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上。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民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以及脱离群众等现实的危机与挑战冲击着我党的执政根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毋庸置疑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一直强调农民的作用,并且我国历代领导人一直坚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取得成就的同时,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小农思想的束缚、城乡二元结构、乡镇基层党政机关权力执行缺失等问题。要发展乡村,实现共同富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要发挥党和政府的调节作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及农民生活如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有很大影响,注重乡村发展问题,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群众基础的有力举措。
(三)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契合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最高、最理想的社会,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直为之而奋斗。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5]。我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也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之时,人们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和对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的满足使距离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进了一步。
在建设现代化强国时期,在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漫长过程中,我们会面对很多的困难和阻碍。我国的发展仍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阻碍了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振兴乡村,使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得以解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以战略性的思维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的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和主要依靠力量,实现乡村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扫除障碍,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契合。
二、“乡村振兴”的现实羁绊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的具体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举措。在其实施过程中,农民群众是主力军,乡村地区是承接“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基层党政机关是贯彻落实该战略的领导者。所以可以从农民、农村及基层党政机关这三个层面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挑战。
(一)薄弱的农业基础,狭隘的“小农思想”束缚
农业是民生之本,而“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6]。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来看,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三个重要时期,一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随着工业基础的完善,第三产业的崛起,农业的基础性生产地位被掩埋。农业生产支持力度提升,土地政策完善,“农业税”取消及“农业生产补贴”落实,乡村群众在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也看到农村薄弱的农业生产基础问题仍然存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拼资源、拼消耗、拼环境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居主导地位,农业还远未走上绿色发展的路子[7];农业从业人员的流失、耕地退化、农业生产机械化进展缓慢,以及农业生产配套设施欠缺,甚至包括自然天灾等不可估测的“硬件”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而“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在“软件”上的现实阻碍,主要体现在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对农民群众的束缚,使得“作为政治力量的因素,农民至今在多数场合下只是表现出他们那种根源于农村生活隔绝状况的冷漠态度”[8]。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以“农村包围城市”为特色的农民战争的胜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中,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农民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农民思想趋于封建保守,农民思想文化、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导致农民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的主体作用难以展现。狭隘、保守、落后的小农生产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农民的农业生产行为与思想,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切已死的先辈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9]。“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落实,会被这种潜在的观念阻隔,让农民群众看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成效,从而制约了农民群众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硬件”设施的欠缺及“小农思想”、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等“软件”的落后,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现实的藩篱。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问题的产生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演进过程,“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运动”[10]。城乡二元结构分化问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必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但正是在正确认识并处理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也一直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但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并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首先,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有利发展要素纷纷流向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发展要素。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由于城市在发展中各方面条件优于乡村,因此有利于发展的要素自动流向了城市,如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乡村地区普遍存在留守儿童、孤独老人等问题,乡村发展必需的劳动力资源缺乏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除缺少劳动力资源外,还缺少资金、技术等条件支持,导致乡村经济发展结构单一,农业集体化、产业优化升级等难以实现。其次,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重城市而轻乡村的发展现状导致乡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承接“乡村振兴”战略困难。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时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乡村在社会保障体系、住房补贴、医疗和教育等基础设施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这使得“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开展将面临困难。再次,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发展差距巨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也不断被拉大,广大农民群众的心理落差不断增加。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虽然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相比于改革开放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境遇下,农民群众在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就会相对减弱,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力也就相应减弱。在振兴乡村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由于丧失了信心,缺乏对国家发展乡村的大政方针的认同感,自然而然其推动乡村发展的主体作用就难以展现了。
(三)乡镇基层党政机关权力执行滞后,战略举措落实困难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要从中央统筹规划到地方贯彻落实,需要多层权力运行的高效协调与配合。科学战略思想要通过现实的战略举措落实到实际的执行才能展现出其现实价值。基层乡镇作为党领导下负责具体行政权力行使的权力运行机关,是国家大政方针的解释者与执行者,其职能的发挥也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成效。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与基层乡镇党政机关的权力运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基层党政机关职能运行存在的缺陷,尤其是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度的弱化,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效用发挥。
农民群众作为一支政治力量,一直以来是无产阶级政党团结的对象,马克思把农民阶级看成是无产阶级斗争的坚强革命力量,恩格斯也在《法德农民问题》中阐述无产阶级政党争取农民的重要性,指出“农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8]。因此,保证各项战略举措落地生根,一个关键的环节就在于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动员及组织引导职能,团结广大农民群众,激发农民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是现实情形下,乡镇基层党政机关的职能发挥却差强人意。例如,乡村基层党员素质低、能力不足,基层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现实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乡镇党政机关行政执法观念错误、工作人员对行政责任认知不足、行政执法技术落后,尤其是行政人员对权力的管理思想、法律规则意识的欠缺,导致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内涵把握不到位,断章取义,而在具体职能运行过程中,无法实现准确的战略目标。另外,基层乡镇政府职权行使混乱,“权力过度”与“权力不作为”问题突出,职能定位不完善,“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自我权力”意识膨胀,以及行政专业能力的不足,都会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造成障碍,从而限制其实际功效发挥。
三、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11]。“三农”工作一直是党政工作的重点。深刻把握十九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就要把握“小农思想”转变的前提,以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保证党政权力有效行使为关键,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路径选择,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有效实施。
(一)实现思想转变是先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正确的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前我国公民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及行为操守的基本准则。要想在新时代中展现农民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的主体地位,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削弱“小农思想”在乡村发展中的消极作用。毛泽东认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12]。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由于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加强对农民的情感塑造与精神熏陶,实现农民思想现代化。
首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和学习,促进农民对其的理解与认同,在思想上引领农民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中。在此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群众的价值选择与理想追求,从而引导农民群众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工作。其次,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环境,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与追求塑造良好的环境。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要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民的引领作用,就要注重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注重对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的营造,不能以牺牲农民权益为代价,正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4]。只有在保障农民现实物质权益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其投身于乡村现代化建设和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再次,加强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农民传统生产方式,以此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通过组织培训学习活动,聘请专业人员指导农民群众从事农业活动,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高科技农业设备的运用方法推广到农民群众中,消减农民落后的“小农思想”的束缚。
(二)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下一个地区,不能落下一个群众,要在正确把握当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前提下,正面对待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基层落地生根,取得实际成效,应着力发展乡村经济,缓解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性,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善。同时也要兼顾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实现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只有先发展乡村经济,乡村其他方面才能得以发展。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效率低下,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经济发展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针对乡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发展乡村经济时应有效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促进劳动力、资金等发展要素流向农村。例如,政府采取相关政策推动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乡村地区的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地区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农村就业岗位自然增多,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也会主动流向发展中的乡村地区。在促进乡村地区产业升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经济更好的发展。党和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资力度,积极推动农村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促进乡村经济平衡充分发展,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8],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要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乡村经济。“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更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15]。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正确认识并且运用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乡村的环境资源优势,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保证党政权力有效行使是关键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基层乡镇党政机关权力的有效运行作用重大。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历史发展中确立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上起着重要作用。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乡镇政府机关有效行使权力,能够为振兴乡村提供组织领导与方向保证。
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从提高基层党员素质和能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着手。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督促基层党员不断提高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力;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促进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执行政策的能力。基层党员应在不断提升服务乡村建设本领、强化服务意识的同时,增加振兴乡村、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信心,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自身扎实的理论素养深入到乡村建设的实际中,树立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要积极密切联系群众,主动走访基层群众,了解群众真正的需求,并及时反馈广大农民的意见建议。想民所想,忧民所忧,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与呼声。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也依赖于乡镇政府职能权力的有效运行,通过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强化行政人员服务意识、明确政府机关的职责来促进乡镇政府机关权力的有效行使。加强对基层乡镇行政人员的教育,提高其文化素养,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行政人员的法制观念,将乡镇政府干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对人民负责。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承载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任务、时代使命。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阐述,实际上也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深化农村改革的行动指南和行动纲领;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16]。这一战略必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增添强大动力,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43.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11,27,32,32.
[3] 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9.
[4] 李慧.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访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N].光明日报,2018-01-11(4).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
[7] 朱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2):32-36.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5,295,383.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10]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90.
[11] 董进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7(22):15-18.
[1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7.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1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1.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7.
[16] 全面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N].人民日报,2018-04-04(4).